痛风膏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疗效观察
2018-03-05吴淑琼曹春丽章晶晶吴朝虹
吴淑琼 曹春丽 章晶晶 张 静 吴朝虹
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紊乱性疾病,与嘌呤代谢紊乱以及尿酸的生成增多或(和)排泄减少相关,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饮食、情志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致病。急性关节炎常是痛风的首发症状,其临床症状主要特征为关节疼痛、变形、活动受限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加上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学习压力过大等因素导致痛风发病率逐年急剧上升。目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病率随人们年龄的增长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且常伴发多种慢性病[1-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西医临床常用药物包括有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物、秋水仙碱等,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药物副反应较多[3],且疗效有限[4]。本研究旨在探讨我院自制中药痛风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中医特色治疗提供实践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12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均为2016年3月—2017年8月间于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诊断标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12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变量性别(男/女)年龄/岁病程/年试验组60/41)47.85±4.311)48.12±4.26对照组58/62.18±0.781)2.01±0.67 20.4340.3100.295P值0.7440.9580.967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1.2 纳入标准
①西医诊断:采纳美国风湿病学会1977年制定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5];②中医诊断:采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之《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之湿热蕴结证[6]:表现为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发病急骤,病可累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伴有发热、恶风、口渴、心烦不宁或汗出头痛,小便短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1.3 排除标准
①有皮肤病、皮肤过敏或局部皮肤破损者;②合并肝、肾、心脑血管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及精神病者;③胃十二指肠活动性溃疡者或有长期腹泻史者;④晚期关节炎和重度畸形、丧失劳动能力者;⑤治疗期间因资料不全或未按规定治疗,无法进行疗效判断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低嘌呤饮食、碱化尿液及非甾体抗炎类等西医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除采用上述常规治疗外,加用本院自制中药痛风膏进行外敷治疗。中药痛风膏是由我院自行研制,其批准文号为:鄂中西医发[2016]9号。痛风膏方剂组成为:大黄、黄柏、车前草、蒲黄、侧伯叶、生栀子、土茯苓、透骨草、活血藤、乳香和没药。用法:将上药按一定比例配制,碾末成粉,将适量的凡士林加热成液体状,倒入上述药粉中调制成药膏。将此药膏均匀摊在棉垫上,涂敷厚度约为2~3 mm,外敷贴于患者关节疼痛部位,先用胶布固定,后用绷带缠绕包扎固定,1次敷3~4 h左右,每天2次,1 w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制定临床观察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前后关节肿痛及功能的改善情况,于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的变化,并换算成各自积分。比较两组内及组间治疗前后关节肿痛及功能评分(包括VAS视觉疼痛评分、关节肿胀指数及关节活动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1.6 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
1.6.1 症状积分量化指标 ①关节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最严重疼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能忍受,可从事正常活动;4~6分表示中度疼痛,影响工作及睡眠;7~9分表示较严重疼痛,生活不能自理;10分表示剧痛或难忍。②关节肿胀:关节无肿胀,0分;关节轻度肿胀、皮色红,1分;关节明显肿胀、皮色发红,2分;关节重度肿胀、可出现水泡、皮色暗红,3分。③活动受限:关节活动正常,0分;关节活动受限,1分;关节活动明显受限,2分;关节活动严重受限,3分。
1.6.2 临床疗效评价 临床治愈: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的总积分下降100%;显效: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的总积分下降≥66%;有效: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的总积分下降≥33%;无效: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的总积分下降<33%。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81.3%,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肿痛及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关节肿痛及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 每组内治疗前后比较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评分相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64,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1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情况比较 分)
3 讨论
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在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8]。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痛风性疾病,临床主要以非甾体抗炎药物、秋水仙碱片、糖皮质激素等西药治疗,此类西药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大量服用具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脱发、皮疹等毒副作用。故探寻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医家[9]把痛风的病因病机归结为:平素多食高梁厚味,致脾失运化,痰湿内生;或因先天禀赋不足,兼受风寒湿热外邪侵袭,日久寒邪化热,湿热生痰,阻滞经络;或为素体阳盛,积热日久,热郁为毒,脏腑蕴毒。其发生与肾、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痛痹”、“热痹”等范畴,多因嗜酒、过食肥甘厚味等而致痰湿化热、湿热下注,导致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而致关节肿痛。
大多数学者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法当以清热解毒、化湿通络为主[10-11]。陈宝贵教授[12]治疗痛风急性期首重于祛邪,注重清热解毒、利湿泄浊、化瘀通络。中药外敷法,是依据“透皮吸收”理论的一种外治法,是运用药物不同的理化作用,通过“体表穴位至经络,再达络属脏腑”的传递性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药外敷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许多医家运用其治疗痛风,显示其具有通过皮肤直接渗透到患处,见效迅速,无明显毒副作用,简便易行的特点,临床易于被患者接受[13-14]。
在总结并吸收历代中医学家治疗痛风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患者,我院自制中药痛风膏外敷配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此痛风膏方剂组成为:大黄、黄柏、车前草、蒲黄、侧伯叶、生栀子、土茯苓、透骨草、活血藤、乳香、没药。方中大黄、黄柏、车前草清利湿热,蒲黄、侧伯叶、生栀子清热解毒、凉血止痛,土茯苓、透骨草、活血藤、乳香、没药具有通利关节、舒筋活络之功,诸药合用,共达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舒筋活络之效。本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改善关节肿痛、关节活动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表明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采用我院自制中药痛风膏外敷辅助治疗,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其在改善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综上所述,采用我院自制痛风膏外敷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湿热蕴结证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与纯西药治疗相比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且安全性高,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RICHETTE P,BARDIN T.Gout[J].Lancet,2010,375(9711):318-328.
[2] 承良凤,陆进明.痛风药物治疗新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与治疗学,2015,20(9):1066-1071.
[3] 戴国斌.自拟痛风合剂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8):56-57.
[4] 李贵安,陈鸿筠.四妙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86例[J].陕西中医,2013,34(8):975-977.
[5]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6):410-413.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9-30.
[7]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8] 路 杰,崔凌凌,李长贵,等.原发性痛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2015,54(3):244-247.
[9] 陈 磊,汪 元,潘 惠.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8):70-76.
[10] 王健凯,杨锡燕.曹克光治疗痛风病经验[J].四川中医,2013,31(2):6-8.
[11] 王跃旗.清热利湿活血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12] 张菁华.陈宝贵教授正本清流治疗痛风[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20-21.
[13] 王颂歌,徐小燕.四妙汤加味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6):110-142.
[14] 姚薇娜,宋德香,陈 亮,等.中药外敷结合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