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

2018-03-05汪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气肿气管肺部

汪琴

从气道梗塞患者医治角度而言,其中,气道切开能够直接、快速、有效消除其梗塞引起的症状。但是,切开后,因气管长时间暴露于外界,可增加患者感染的几率[1-2]。为明确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本研究针对本院收治90例患者予以对比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0例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男女比例为25∶15,年龄56~68岁,平均(62.00±2.04)岁;实验组(50例),男女比例为30∶20,年龄57~67岁,平均(63.00±3.04)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用药指导、生活护理等;实验组予以护理干预:(1)定期打扫ICU室内,保持其干净整洁,并每日定时通风,从而减少室内细菌密度;另外,严禁家属探视。(2)吸痰护理:护士于吸痰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吸痰后与吸痰前均应对患者予以吸氧护理,并予以雾化吸入护理,从而缓解患者局部干燥性引起的不适;且充分把患者气道内痰液吸出。(3)气管切开伤口护理:护士应定时巡视患者气管伤口,并依据患者伤口的干燥程度及时予以换药,且换药过程中,动作需轻柔,以免引起出血。(4)生命体征监测:护士应随时观察其生命体征的波动,包括:体温、脉搏、血压、呼吸、血糖、瞳孔及意识等,且及时对各项指标予以记录。(5)体位护理:将患者床头处保持在30°~45°,并每2小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避免压疮的发生,于翻身时,需保持管道通畅性。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依据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3]对患者心理状况予评分,SDS分界值为≥53分,SAS分界值为≥50分,分值愈低,患者心理状况愈轻;对比两组并发症:局部感染、脱管、皮下气肿。

1.4 统计学方法

本数据予SPSS 21.0软件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通过t进行检验;正态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对比则予χ2检验,当两组对比,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评分对比

实验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对比

对照组局部感染3例(7.50%)、脱管4例(10.00%)、皮下气肿2例(5.00%),实验组分别为1例(2.00%)、0例(0.00%)、0例(0.00%),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较对照组的22.50%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2,P<0.05)。

3 讨论

重症监护室(ICU)为医院集中接受病情较为严重患者医治与诊断的场所,ICU气管切开虽能够迅速改善患者不良症状,但可致使其呼吸道防御功能迅速降低,易发生肺部感染[4-5]。为明确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本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90例患者予以对比分析。

实验组SDS评分(14.66±2.00)分、SAS(19.67±1.00)分较对照组低;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00%较对照组低;表明将护理干预应用于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中,不仅可缓解其焦虑、抑郁等情绪,且可显著降低其总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可能为:一是,对于部分清醒患者需加强其心理干预,因ICU中严禁家属探视,且患者病情重,故该患者极易产生不良心理。此时,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并以热情、亲切的态度对患者阐述病情发展状况及基础治疗与护理,从而可显著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4-5]。二是,由于患者气管切开后,极易使局部干燥,故护士需定期对室内进行通风,严格控制室内温度(20°~22°)与湿度(50%~60%),从而可改善患者局部的干燥度,进而可降低室内细菌的密度,达到减轻其感染的程度[6-7]。另外,应定期对病室予以空气消毒;严格限制家属探视,并维持病房内的安静。三是,护士需增强对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若患者伤口敷料出现痰液及渗出液,应及时予以换药,并应用常规碘伏予以消毒,2次/d,从而可降低其气肿及感染的发生率[8]。此外,护士应做好患者呼吸道湿化工作,于每8小时予以一次,从而达到稀释痰液作用。四是,于应用抗生素前,护士需积极遵医嘱对患者进行药敏实验及细菌培养实验,从而针对性对患者应用敏感性抗生素,进而可显著改善其感染状况。五是,护士应全程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各项呼吸参数,定时为患者测量体温,并掌握其肢体与意识等状况,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其进行治疗。受内部因素等限制,关于将护理干预应用于患者中的护理满意度未分析,待临床进一步探究,并予以充分补充。

综上所述,将护理干预应用于患者中,不仅可显著缓解其不良心理,且可显著降低其皮下气肿、脱管、局部感染等并发症。

表1 两组患者心理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心理评分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对照组 40 37.09±2.00 34.65±1.21实验组 50 14.66±2.00a 19.67±1.00a t值 - 10.325 9.87 P值 - <0.05 <0.05

[1]杨君丽.探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6(8):1124-127.

[2]邵春梅,王淑敏.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5):2097-2100.

[3]唐少莲.重点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及死亡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6(9):1167-1169.

[4]贵艳玲,蔡萍,程明琨,等.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对血清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1):2494-2496.

[5]柳小霞,顾晓菊.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83-84.

[6]李纯华.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2):183-185.

[7]吴永红.舒适护理在ICU气管切开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6):11-12.

[8]符春花,周保娇,李珍美,等.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34(8):760-763.

猜你喜欢

气肿气管肺部
羊气肿疽诊治分析
肉牛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防治
羊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