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结合饮食控制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的效果分析
2018-03-05勾玲会吴晓华
勾玲会 吴晓华
目前社会生活中,生活质量的提升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妊娠期糖尿病成为我国孕妇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其发病人数每年都在增多,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1]。妊娠期糖尿病临床表现为:高血压疾病、蛋白尿排放量大、身体水肿等,妊娠期糖尿病不仅会为孕妇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巨大的威胁,同时会增加孕妇流产的几率,严重危害到孕妇及胎儿的生命[2]。运动干预结合饮食指导是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典型手段,能够有效的降低孕妇的血糖含量、血脂及脂肪因子含量,降低孕妇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在医学上推广使用[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内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72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6例。所选患者均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妊娠期有多饮、多食、多尿症状,孕妇体质量大于90 kg。排除肾功能严重障碍者、家族糖尿病史患者、心脏疾病患者、血管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承诺书,本研究已获我院批准。观察组中,年龄24~39岁,平均年龄(31.5±7.5)岁,孕周24~37周,平均孕周(30.5±6.5)周;对照组中,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32.5±9.5)岁,孕周25~34周,平均孕周(29.5±4.5)周。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1)为患者进行血压、血糖、尿常规、血常规、心电图、B超等检查;(2)患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用药;(3)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舒服合适的卧位;(4)护理人员应安抚患者,减轻焦虑、担忧的情绪,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5)护理人员应多对患者普及一些妊娠、分娩以妊娠期糖尿病方面的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病情有一个了解。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增加运功干预和饮食护理,主要包括:(1)对患者进行运动干预,根据患者的运动耐受性和身体情况为患者制定适合的运动方案,例如,散步、瑜伽、分娩球操、夫妻体操等,每日午餐后1 h进行运动,运动时间控制在30 min,运动能增加患者身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葡萄糖进入肌肉组织,增加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但在运动时,应注意孕妇与胎儿的安全,定期对孕妇和胎儿进行检查。(2)根据患者的身高与体质量制定适合的饮食控制方案,将患者每日所需的能量和热量进行各种营养成分的分配,脂肪含量约20%,蛋白质含量约25%,碳水化合物含量约55%;患者禁食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低糖、低胆固醇食物,并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血糖水平对患者的饮食控制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孕妇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脂及脂肪因子含量,包括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例如,胚胎发育异常、妊娠期高血压、酮症酸中毒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所得数据纳入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血糖含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为(4.27±0.31)mmol/L,对照组为(6.12±0.43)mmol/L,组间空腹血糖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939,P=0.000);观察组患者餐后2 h血糖 为(6.15±0.33)mmol/L, 对 照 组 为(9.21±0.57)mmol/L,组间餐后2 h血糖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876,P=0.000)。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血脂及脂肪因子含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脂及脂肪因子含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 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胚胎发育异常的2例,妊娠期高血压的1例,酮症酸中毒的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占比11.11%;对照组患者中胚胎发育异常的4例,妊娠期高血压的6例,酮症酸中毒的3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占比36.11%,组间不良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327,P=0.000<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血脂及脂肪因子含量对比(±s,n=36)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血脂及脂肪因子含量对比(±s,n=36)
观察组 4.54±0.58 1.25±0.21 2.21±0.33 1.29±0.38对照组 6.82±0.64 1.69±0.28 3.52±0.56 2.42±0.54 t值 15.839 7.543 12.092 10.268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妇妊娠期间糖代谢发生异常,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均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由于我国饮食结构的改变和孕期传统的护理方法,导致大多数孕妇在怀孕期间由于缺乏运动和摄糖量过多导致营养过剩、膳食不平衡,形成了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会抵抗胰岛素的作用并出现糖代谢异常的现象[4]。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毛细血管壁增厚,造成血管管腔狭窄,增加了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几率,而且供血不足会导致肾脏渗透从而加大了蛋白尿的排放量[5]。因此,积极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避免孕妇的身体出现供血不足,从而导致蛋白尿的增加,使得妊高症的发生几率得到增加。
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均有影响,对孕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血糖含量较高、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容易患感染性疾病;出现胎膜早破、早产、难产的现象;使患者的血管发生病变,影响到患者的心脏和肾脏功能;产后子宫收缩不良,造成大出血[6]。对于胎儿的影响则表现为胎儿发育出现异常、胎儿出现先天性畸形;胎儿的肺部发育会受到影响,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现象;新生儿大量分泌胰岛素,形成新生儿低血糖[7]。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缺乏运动和营养过剩,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控制这两项病因,来减少孕妇患病的几率,例如:(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限制孕妇食盐的摄入,禁止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控制体质量[8];(2)多食用豆制品食物,增加蛋白质的含量;(3)多食用蔬菜水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多食用含铁和含钙高的食物,例如鱼、牛奶、动物肝等[9];(4)适量食用含有脂肪的食物例如干果,以维持每天的供热量[10-11]。
本研究中,主要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加以运动干预和饮食控制,从而达到降低患者血糖的目的,为患者定制适合的运动方案,例如,散步、瑜伽、分娩球操、夫妻体操等,增加患者身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葡萄糖进入肌肉组织,增加细胞的新陈代谢[12-13],并为患者制定适合的饮食控制方案,将患者每日所需的能量和热量进行各种营养成分的合理分配,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运动干预结合饮食控制的观察组患者,血糖含量、血脂及脂肪因子含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运动结合饮食的护理方案使患者的血糖含量恢复正常,极大的降低了患者血脂及脂肪因子含量,并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安全性较高,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1]杨琴.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的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1):78-80.
[2]周荣,闫香芹,朱慧芳.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4):691-692.
[3]陈芸,周淑贞,徐烨频.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前运动锻炼的安全性及对血糖控制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14-16.
[4]寇铭丽.饮食控制和运动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8):57-58.
[5]李金娥,黎锋华.运动和饮食控制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和妊娠结局影响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0):51-52.
[6]冯英微,吕振青.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调控的作用[J].罕少疾病杂志,2017,24(3):57-58.
[7]图尔雄,陈茱蒿.中医饮食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对于改善糖尿病妊娠结局的效果分析[J].新疆中医药,2016,34(5):14-16.
[8]曹晓华,陈雪,石晓聪,等.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联合泰山磐石散合玉液汤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效果评价[J].新中医,2017,49(6):63-65.
[9]贺琰.孕前肥胖患者饮食运动指导干预对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3):4941-4943.
[10]孟珊,邓青春,陈继明,等.产前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20):1-3.
[11]韦亚.运动联合健康饮食指导对GDM孕妇血糖控制及降低母婴并发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河北医学,2016,22(12):2040-2042.
[12]刘小英,刘红梅,谯艳,等.家庭运动干预联合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脂肪因子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4):3114-3117.
[13]李玲玲,严婷,刘俊,等.饮食运动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研究[J].华西医学,2014,12(11):2069-2072.
[14]张迎愉.饮食指导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6):817-818.
[15]王立敏.控制血糖对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4,24(23):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