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性手术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3-05徐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癌变预防性腺瘤

徐焱

当前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很多致病因素被发现,预防性的手术能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等进行有效的预防[1],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预防性手术方法受到了极大地重视。在胃肠外科中,人们已经发现了胃肠道肿瘤的致病因素,使用预防性手术介入治疗能够为病情的控制提供可能。为研究预防性手术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76例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所有患者满足临床诊断标准,并自愿参与研究。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22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39.5±2.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40.2±2.7)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内镜息肉摘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要结合其年龄以及病情等确定最佳的手术时机。一般情况下,18~20岁是采用预防性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家族性腺瘤息肉病患者如果息肉比较多,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最为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如果患者是地毯样息肉,可以使用腹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2],要谨慎的选择治疗方法,主要是回肠直肠吻合术、末端回肠造口术、结肠切除术以及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等[3]。在手术之后需要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做好肠镜的复查工作,避免患者的病情被延误,错过患者最佳的治疗时间。在手术之后一般需要进行半年左右的跟踪随访。

1.3 观察指标

结合FAP的临床诊断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一般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通过治疗发现,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9%,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7%,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随访情况

观察组38例患者,进行全直肠、结肠切除术、永久回肠造瘘术的患者6例,比例为15.8%;进行全结肠切术、直肠吻合术9例,比例为23.7%;全直肠、结肠黏膜剥出、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18例,比例为47.4%,进行全直肠、结肠切除术、回直肠吻合术+直肠息肉电灼术5例,比例为13.2%。手术之后,对照组患者中出现癌变的有6例,癌变率为15.8%,观察组患者中出现癌变的有1例,癌变率为2.6%,两组患者均无死亡情况发生。

3 讨论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家族性的遗传疾病,是常染色体显效遗传的疾病,会遗传给子女,发病率达50%[5]。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便血、贫血等情况,大肠黏膜上还会有很多小型腺瘤,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防止出现癌变的情况。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治疗中,对手术有很强的依赖性,也是临床治疗中唯一防止癌变的方法。在当前的临床治疗中,预防性手术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在手术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身体以及病情进行。开展预防性手术对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进行治疗,需要结合疾病的特点进行,手术是首要的治疗方法,主要涉及全大肠切除+末端回肠造口术、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等[6]。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遗传性的疾病,如果任由病情发展容易出现癌变[7]。近些年来,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癌变几率是比较高的,医院的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从而实现好的预防性治疗效果。如果使用内镜息肉摘除手术是无法实现控制癌变的效果的,再生息肉也得不到有效的根除。有研究表明使用预防性直肠-结肠摘除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防止癌变[8],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的接受程度也比较高,同时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但是依旧会有5%左右的癌变机会。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囊袋肛管吻合术在近些年来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能够使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生活治疗得到提高,也使术后的排便情况得到改善,防止出现直肠癌变。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对照组的癌变率高于观察组,两组都没有出现死亡情况。总之,在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中,预防性的外科手术是极为有效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癌症情况进行控制,从而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也使胃肠外科的治疗水平得到提升。当前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医疗技术也获得了极大地发展,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中应用预防性外科手术方法在临床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其发展前景也是比较好的。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1]万冬强.预防性手术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16):78-79.

[2]宋磊,梁鲁,姚碧辉,等.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9):8,10.

[3]石蕊.预防性胃肠减压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必要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20):1701-1703.

[4]刘杰,毕崇尧.胃肠外科的预防性手术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29):76-77.

[5]秦亮.损伤控制手术在小儿胃肠外科危急重症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8):41.

[6]许合林,杨亚娟.预防性手术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6):111.

[7]杨宗平.胃肠外科的围手术期处理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 [J].中外医疗,2010,29(30):91.

[8]马进,陈刚,陈立,等.胃肠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0):1-3.

猜你喜欢

癌变预防性腺瘤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下咽癌的区域癌变现象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姜兆俊治疗甲状腺腺瘤经验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
Eag1 在大鼠口腔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癌变·畸变·突变》2014年第26卷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