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绩效管理制度在护理管理中对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的效果研究

2018-03-05郭菁蕾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幸福感管理制度岗位

郭菁蕾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主要组成,为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我院自2016年1月开始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实行按护理人员系数分配的绩效管理制度,并将实行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职业满意度评分、工作幸福感指数进行纵向比较,以探讨在护理管理中实行绩效管理制度对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6年1—6月,我院儿科中心实行绩效管理制度,在制度实行前(2015年7—12月)、实行后(2016年1—6月)选择30名儿科中心在岗护士,职称分别为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各10名,因护士长为管理人员所以不参与此绩效分配。30名护士在2015年7月—2016年6月均在岗。

1.2 方法

我院儿科中心自2016年1月开始在护理管理中实行护理人员绩效管理制度,绩效分配原则依据护理人员的岗位难度、工作负重等进行分割分配,体现多劳多得原则。绩效分配分为群体共有绩效、职称绩效、岗位绩效三个部分,具体分配细则如下:

1.2.1 群体共有绩效 占当月护理人员总绩效的20%,凡当月全勤的护理人员均可获得此绩效。

1.2.2 职称绩效 占当月护理人员总绩效的20%。

(1)个人职称系数分为护士1分,护师2分,主管护师3分,副主任护师4分,正主任护师5分五个档次。

(2)个人职称绩效计算=总绩效×20%/群体职称系数总和×个人职称绩效系数。

1.2.3 岗位绩效 占当月护理人员总绩效的60%。

(1)岗位绩效先根据不同的护理岗位进行分割。具体分割如下:①白班岗位分为重症岗位、次重症岗位、责班岗位、主药电三班岗位、主药电单班岗位。②重症岗位护士负责照顾病情危重或手术当天的患者,系数为1.25分/班次。③次重症岗位护士负责照顾手术后一日以上的患者,系数为1分/班次。④责班岗位护士负责照顾手术前的患者,系数为0.75分/班次。⑤主药电三班岗位护士负责当日主班、药疗、电脑三项工作,系数为0.65分/班次。⑥主药电单班岗位护士负责当日主班、药疗、电脑三班其中一项工作,系数为0.5分/班次。⑦夜班岗位因工作性质、时间及工作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系数为1.95分/班次。⑧护理人员如长期额外承担科室工作者给予相应的加分系数,科室总教学老师加1分;感染监控员加0.5分,宣传教育员加0.5分,考勤员加0.5分。

(2)个人岗位绩效计算=总绩效×60%/群体岗位系数总和×个人岗位绩效系数。

(3)个人岗位绩效系数计算是依据本人当月护理岗位不同进行累计计算。

1.3 观察指标

比较绩效管理制度实行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职业满意度评分、幸福感指数。

1.3.1 护理质量评分 由中心护理质控小组进行评分,采取数字评分法打分,在数字0~100中选择一个数字作为分数,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则护理质量越好。

1.3.2 职业满意度 采用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总分为20~100分,得分越高,则对工作越满意[1]。

1.3.3 幸福感指数 采用工作幸福感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包括31个问题,每个问题答案为坚决不同意、比较不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完全同意,对应1~5分,总分为31~155分,得分越高,则工作幸福感越强[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较行χ2检验,采用(%)表示,计量资料比较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绩效管理制度实行后,护理质量评分较实行前有效提高,且护士的职业满意度评分、工作幸福感指数均较实行前提高,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整体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就医过程中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护理服务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还会对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产生影响,如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是医院护理管理的关键,因此,医院管理方面应重视护理管理工作,尤其是护理人员管理方面,应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以改善护理服务质量[3-5]。

研究发现,我院儿科中心自2016年1月实行绩效管理制度后,护理质量评分、护士的职业满意度评分、幸福感指数均较实行前提高,P<0.05,说明在护理管理中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可切实提高护士的职业满意度及工作幸福感,使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医院护理质量。主要表现在绩效考核制度实施前,个别护理人员存在不愿意上夜班、缺乏学习动力、护理服务欠佳、挑拣班次等现象[6]。在实行绩效管理制度后,将绩效作为护理工作导向,切实提高护理人员对岗位的热情,使其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有所提高,能够更加主动地转变护理服务态度,积极学习护理专业知识及技能,规范护理操作,对护理问题予以耐心解决[7]。绩效管理制度的应用使医院内形成良好的护理管理氛围,增强护士队伍的凝聚力,管理者可根据护理人员实际情况按照职称及个人能力分配护理岗位,并结合奖惩情况对护士的绩效进行加减再分配,最终确定每月个人所得绩效。此绩效分配制度较为合理、全面,可使绩效制度落实到位,并体现多劳多得原则,有利于调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提高管理者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协调能力等[8-9]。

表1 比较绩效管理制度实行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职业满意度评分、幸福感指数 ,分)

表1 比较绩效管理制度实行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职业满意度评分、幸福感指数 ,分)

时间(n=40) 护理质量评分 职业满意度 幸福感指数实行前 79.58±7.63 79.45±6.78 92.57±18.51实行后 88.37±9.54 87.64±8.09 120.29±24.83 t值 4.551 4.853 5.661 P值 0.000 0.000 0.000

综上所述,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实行绩效管理制度,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职场正念、职业满意度及工作幸福感。

[1] 陈玲,刘宏,尚彦彦,等. 医院护士工作幸福感问卷的初步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5):2091-2096.

[2] 陈国凤,向凤玲,李小红. 重庆市某医院临床护士职业满意度现状调查[J]. 齐鲁护理杂志,2017,23(9):10-12.

[3] 陈莉,代雨欣,雷延兰,等. 护理绩效管理关键行为结构模型的构建[J]. 重庆医学,2013,42(17):2050-2052.

[4] 左四琴. 绩效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4):117-118.

[5] 熊莉娟,刘义兰,王玉梅,等. 护理岗位绩效管理的实践成效[J].护理学杂志,2016,31(13):41-44,81.

[6] 王红,许红凤,张茜茜,等. 国内护理绩效管理的研究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6):5314-5318.

[7] 齐晓霞. 基于要素计点法的内科护理绩效管理模型构建及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2):193-196.

[8] 王海燕,刘秋鸣. 护理绩效管理改革对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108-110.

[9] 成俊芬,杨莹,陈影红,等. 浅析“综合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在提高基层医院中层干部 执行力中的作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17-18.

猜你喜欢

幸福感管理制度岗位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