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诚信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

2018-03-04马秀艳

商场现代化 2018年24期
关键词:会计构建

马秀艳

摘 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这是我国前总理朱镕基对会计工作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诚信对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来说,是其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对于会计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近几年会计诚信缺失屡见不鲜,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构建会计诚信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会计;诚信评价体系;构建

引言:会计诚信体系是由与会计诚信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保障、组织机构、市场管理、文化建设以及宣传教育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学科体系。构建会计诚信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各个相关部门进行协调使其共同参与其中,对守信行为大力鼓励和发扬,对失信行为坚决抵制和惩处,避免发生做假账、欺诈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恶性事件,营造出“诚信第一”的会计行业文化氛围,进而保障市场经济稳步发展。

一、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会计诚信缺失有以下三种典型危害:其一,对投资者不负责任。投资者一般不会直接参与企业的运营活动,他们主要参考企业对外报出的财务报告信息来进行投资。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如果企业财务人员诚信确实,出具的财务报告存在偏颇,那必将影响投资者的判断,使其投资失利,诚信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倒下,势必带来更多的灾难,投资者撤资,企业资金短缺等;其二,不利于会计人员的发展。诚信是会计人员需要的最基本的素养,如果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违背诚信,如果并未事发,其必将小错不断,以后终究酿成大祸,一旦查处,必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使得会计人员以后的发展受到制约;其三,对市场经济运行秩序产生不利的影响。企业是社会最重要的经济体,会计部门对于企业来说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是企业有效运行的中枢部门,为企业良性循环发展提供有序的战略与战术,因此提高会计工作质量能够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会计人员的诚信缺失行为会使会计信息的真实度下降,不仅使企业利益者的决策因此产生变化,还会影响社会经济中各项指标。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1.会计诚信缺失的处罚力度不足

《会计法》中表明了单位领导人和相关人员需要承担的会计责任,这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状况,但是會计信息不真实的情况仍然存在。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就是对于违规人员的处罚力度过小。例如在《会计法》中只是规定会计人员不应该怎么做,但是相应的惩罚措施制定的过少,或者虽然针对违规人员虽然提出了相应的惩罚策略,却因为由于处罚力度过小,不能让会计人员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从短期来看,会计造假的代价远小于造假为企业带来的收益,这也助长了各种造假思想和行为的气焰,可见会计诚信缺失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处罚力度过小。

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乏

一些会计人员或因单位领导授意,或为了一己私利,在会计工作中出现“造假”行为,最终不是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就是给企业带来了经济困扰。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屡现造假行为,如:万福生科、绿大地、紫光古汉等会计造假均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乏的原因也与企业的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有关,他们对于会计人员的行为监督缺位,是会计人员造假得天独厚的条件。更有甚者,某些官员为了买通关系还包庇会计人员造假行为,最终使得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构建会计诚信评价体系的措施

1.加大会计违法、违规惩处力度

在会计法律法规中具体的陈述出相关会计造假、舞弊等行为的具体事项,明确处罚的主体、标准、责任人等,并以政府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强制执行做保障,会计诚信缺失现象将会得到显著改善。美国的萨宾斯法案(Sarbanes-Oxley Act)(《萨宾斯一奥克斯利法案》是美国针对安然、世通等系列公司财务丑闻所暴露的问题,为进一步规范资本市场而于2002年出台的一部重要法律)。早在2002年就对会计诚信的违背和实施造假者将要受到的法律制裁,以及相应具体的处罚标准做出来了明确说明:如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有权利对会计造假者实施民事制裁措施,如永久取消相关会计人员加入执业会计师的资格,对自然人和非自然人分别处以10万美金和20万美金以下罚款。在故意的情况下分别处以75万美金和1500万美金以下的罚款等;如果在任何配合调查的过程中有过销货、篡改以及伪造会计文件的,将面临罚金处罚,20年以下监禁,或者两罪并罚。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经理和执行总裁亦做出了相关规定:要求其必须对定期的财务报告出具真实性的书面证实文件,并对此承担责任。一旦查处违法事实,将面临罚金500万以下美金的处罚,20年以下监禁,或者两罪并罚,等等。凡此种种充分说明会计诚信不能只靠道德约束,需要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制度对此进行约束,只有法律立法的权威性和惩戒性才能对会计行为执行者产生巨大的威慑力,最终实现会计及相关人员从不敢造假到不想造假的转变。

2.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

同时,构建会计评价体系。制定会计诚信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构建会计诚信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会计信息是单位的内部资料,一般不容易获得,在构建会计诚信评价体系时要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着手,而且在制定评价指标时要始终坚持系统性原则。

定性评价指标需要考虑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的实际信息资料。会计法律法规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为会计人员建立相关从业档案,档案内容涵盖相关会计人员的具体信息,以及重点相关诚信信息,包括:是否有过犯罪记录以及相关犯罪等,对未来会计工作的影响程度;学习学业生涯中是否存在作弊现象,以及在会计相关职称评审中是否有违规操作行为;以及贷款是否能及时还清,具体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可以避免的,等方面进行归档。

定量评价指标就需要考虑会计核算以及管理中的诚信状况,会计法律法规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会计人员诚信定量评价指标的评估,会计核算诚信状况主要包含:资产失真率、会计信息记录失真率等,会计管理诚信状况主要表现在违规查处率、票据确实率等方面。

3.培养诚信会计人,营造诚信大氛围

在經济发展的浪潮下,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各个领域建设跑步进入了现代化建设,会计人员更要紧跟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适当的做出调整,要始终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以保证经济体的有效运行。培养诚信会计人,从初始会计教育和后续会计教育联合进行。在会计教育体系重加重对诚信的重要意义教育及会计造假、舞弊犯罪的惩处教育,使会计人员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意义以及逆向操作的严重后果,从不敢造假到不想造假,最终到诚信做好会计人为最终目的。

建立诚信的社会从业环境是建立诚信社会、诚信经济的前提条件。要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营造一个诚信者多助、失信者寡助的社会大氛围,培养诚信文化。只有人们长期处于这种“诚信第一”的环境氛围内,诚信教育才不再是一直的说教,而是真真切切成为人们的不二选择。

4.划分合理的诚信评价等级

构建会计诚信评价体系,要对诚信评价进行合理的等级划分,这也是评价体系构建的重点环节。在划分诚信评价等级时,要遵循激励、公平以及公正的原则,确保评价等级划分的合理性。然而由于定性评价指标没有十分明确的量值区分,因此,在划分评价等级之时,要在评价指标进行赋值之后,按照会计人员的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打分。把最终根据定量和定性的评价结果按照等级方式排列出来,使得会计人员都能够明确自己的诚信状况,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

四、结语

会计信息的质量,一方面直接关系到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决策及财务管理质量,另一方面也影响到国家经济政策及宏观调控决策的制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企业要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有效,才能适应市场变化,实现长期发展。要构建会计诚信评价体系,必须加强法律制度保障,知法、懂法才能不触碰法律的底线,这是成为会计人的前提。加强会计人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是会计诚信文化建立的保证,通过各级财政部门主管的会计后续教育,加强对会计人员会计诚信文化培训,实现对会计人员的全面教育和培养。诚信体系是使企事业单位及会计工作人员自觉肩负起诚信责任,保障企事业单位自身及社会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晶百.我国会计诚信体系构建研究[D].延边大学,2015.

[2]张元斌.对构建会计诚信评价体系的几点认识[J].现代经济信息,2015,22:177.

[3]臧寰寰.对构建会计诚信评价体系的几点认识[J].全国商情,2015,22:84-85.

猜你喜欢

会计构建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