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车头体协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调查分析

2018-03-04丛文平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火车头教练员部位

□丛文平(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1、前言

摔跤是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也是最早步入奥运会正式比赛的项目。摔跤运动是两个人直接接触进行角斗的运动项目,不仅强度大、对抗性强、竞争激烈,而且使用动作时,常常是变化莫测,具有不规则的突然性。选取火车头体协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自由式摔跤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对运动员损伤发生的规律进行科学分析,一方面,有助于教练员和运动员了解摔跤训练中损伤的易伤部位,及时采取各种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易伤关节的周围肌肉力量和平衡协调性训练;一方面,有利于对火车头体协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损伤部位、常见损伤及原因等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防止运动损伤的过多发生,使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以便于更有效地提高火车头体协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运动水平。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火车头体协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研究。从火车头体协随机抽取50名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作为调查对象,对他们在摔跤训练中的损伤特点、原因、预防等进行调查研究。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中国维普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查阅有关摔跤、运动损伤和运动员伤病预防等方面的著作和文章,对与本文有关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专家访谈法。对火车头体协自由式摔跤教练员、北京体育大学摔跤教练员、运动医学、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了解摔跤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部位以及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3)问卷调查法。

从火车头体协自由式摔跤队队员中抽取50名摔跤运动员发放调查问卷,了解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47份,回收率为94.0%。其中有效问卷为45份,有效率95.74%。

(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07对问卷调查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总结数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3、结果与分析

3.1、火车头体协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损伤部位及损伤种类的统计分析

(1)不同水平运动员损伤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本研究中对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按运动员运动等级进行统计分析。本次共调查了45人,其中健将1人,国家一级运动员8人,国家二级运动员36人。从表1的调查结果显示45名运动员中有37名运动员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生率为82.2%。通过对运动员的访谈得知,水平越高的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就越小,他们运动损伤的发生时间主要是在以前的训练中。由此推断,运动员的运动等级越高,所接受的训练就更加科学,科学的运动训练可以有效的预防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

(2)火车头体协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损伤部位。

通过调查统计我们已经得知火车头体协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损伤发生率为82.2%,为了更好的了解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让运动员在以后的训练中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有必要对运动员的易伤部位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可知,火车头体协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一共发生了55人次的损伤,也就是说有一些运动员不止发生一个部位的运动损伤,可能发生过2个甚至3个的不同部位的运动损伤。从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分析,受伤部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膝 (23人次,41.8%)、肘关节(9 人次,16.4%)、踝关节(7 人次,12.7%)。膝关节的损伤在摔跤运动员的损伤部位中居第一位,远远超出其它部位的损伤,一方面因为膝关节是摔跤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的重要支撑点和发力点;另一方面膝关节本身结构又比较复杂,是容易发生损伤的部位。肘关节损伤居第二位,可能与摔跤中较多使用跪撑技术有关,运动员一旦使用跪撑技术,如果落地不注意就非常容易造成肘关节损伤。从整体上分析,摔跤运动员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上下肢(膝关节、肘关节、踝关节),这是因为在摔跤运动中,作为抓握器官的上肢与支撑器官的下肢在训练和比赛中使用攻防技术发力最多,从而增加了受伤的几率。所以,在训练中要加强上、下肢肌肉力量和肘、膝关节柔韧性训练,正确地运用上、下肢动作的攻防技术,以预防这些部位的运动损伤。

(3)火车头体协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致伤训练内容。

摔跤是两人直接徒手对抗的技能主导类项群,具有强度大,对抗性强、动作复杂多变、非周期性等特点。摔跤技术动作多变,有站立技术、跪撑技术,还可以通过实战将这些技术运用在比赛中,因此,有必要对不同训练内容时运动员发生的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摔跤损伤是否跟摔跤的专项技术特点存在较大的关系。通过火车头体协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发生损伤的训练内容可知,37人的受伤中最易发生损伤的训练内容是跪撑技术,一共有18人次受伤,占总数的37.5%;其次是实战训练,一共有14人次,占总数的29.2%;运动员在站立技术的训练中受伤也较多,一共有9人次,占总数的18.8%。这说明摔跤运动员在摔跤专项技术的训练中容易受伤,尤其是跪撑技术的训练,和将技术进行灵活运用的实战训练,同时也说明了摔跤运动员较高的损伤发生率与摔跤的专项技术特点密切相关。了解了运动员容易受伤的训练内容以后,在以后的专项技术训练中运动员和教练员都需要提高警惕,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3.2、火车头体协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损伤性质及对训练的影响程度分析

(1)火车头体协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损伤性质。

对火车头体协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损伤性质的分类主要从肌肉肌腱损伤、韧带拉伤、软组织挫伤、骨折、关节扭伤、皮肤擦伤、劳损、脱臼八个主要方面去分析,运动员损伤性质情况分析可知,火车头体协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常见损伤性质以皮肤擦伤(21人次)、软组织挫伤(16人次)、肌肉肌腱损伤(7人次)最为常见,韧带拉伤和关节扭伤的发生概率也较大。骨折这类比较严重的损伤发生概率较小。教练员应该根据运动员常见的损伤性质,在训练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和训练监督,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

(2)火车头体协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运动损伤对训练的影响程度。

运动员损伤的程度不同对他训练比赛的影响也会不一样,本文将运动员的影响程度根据其对训练比赛的影响进行划分,分为完全停止训练、部分停止训练和正常训练三种。本次一共调查了45名运动员,37名运动员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从表8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后对训练的影响程度分析,运动员发生损伤后有2人是完全停止训练,这2人完全停止训练的运动员中1人是发生脱臼,1人是发生严重的关节扭伤;有21人发生损伤后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训练;有14人发生损伤后仍然可以正常进行训练,这些正常进行训练的运动员主要是发生皮肤擦伤之类的,运动员只要对伤口及时进行消毒就行了,不会影响正常训练。

3.3、火车头体协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致伤原因分析

(1)生理和身体素质方面因素。

导致运动员发生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从分析可知导致运动员发生损伤的生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是过度疲劳(11人次)和体力不佳(15人次),这说明运动员训练或者比赛中承担的运动负荷较大,导致运动员出现体力不佳和过度疲劳的现象。其次导致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身体素质方面的原因主要是运动员的力量素质(21人次)、协调素质(12人次)跟不上。

(2)训练和技术方面因素。

运动员成绩的提高主要是依靠科学合理的训练,运动员如果能够适应教练员的训练计划和方案,运动成绩就会较快增长,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也会相应降低,反之亦然。在运动员的训练方面,结果显示,17名运动员认为运动负荷过大是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12名运动员认为带伤训练比赛是他们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在技术方面,导致运动员发生损伤的原因主要是运动员技术动作不熟练和对待技术动作的态度不正确,在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方面有14人因为技术动作不熟练而导致发生损伤,有9人因为技术动作要领不正确而发生运动损伤,在运动员对待技术动作的态度方面,认为技术动作简单就掉以轻心而导致发生运动损伤的有11人。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火车头体协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损伤发生率为82.2%,受伤部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膝、肘关节、踝关节,运动员在摔跤专项技术的训练中容易受伤,损伤发生时段主要是专项训练时段和赛前期训练时段;

(2)运动员常见损伤性质主要是皮肤擦伤、软组织挫伤、肌肉肌腱损伤,除2人发生损伤后完全停止训练,其余受伤运动员发生损伤后均能进行训练;

(3)造成运动员发生损伤的生理原因主要是过度疲劳和体力不佳,身体素质原因主要是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协调素质跟不上,训练原因是运动负荷过大,技术原因是运动员对待技术动作的态度和对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

4.2、建议

(1)提高运动员自我保护意识,使运动员有一定的自我诊断能力。运动员受伤后要及时治疗,在医务人员和教练员的指导下进行伤后练习;

(2)加强医务监督和易伤部位的运动防护,提高专项训练技术水平,对训练中常见的致伤动作予以注意并加以改正,重视核心力量和易伤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训练;

(3)教练员要做好正确的技术辅导,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在训练和比赛中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安全教育,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猜你喜欢

火车头教练员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社区少先队的“火车头”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老火车头的故事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不高兴的火车头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