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4+2模式下体育教学问题及对策解析

2018-03-04万丽莉上海市闵行区文来实验学校上海201107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育课小学生

□万丽莉(上海市闵行区文来实验学校 上海 201107)

体育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小学体育课程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首先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创建小学兴趣化的方法,促进小学体育课堂的更好发展。

1、改善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1、改变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学校必须改变以前的错误观念,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以前的体育课上只是让学生跑跑步,做做俯卧撑、仰卧起坐,都是一些单调的项目,难以吸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现在,我们可以多多开展多样化,比如篮球、羽毛球、健美操、吸盘球等有趣的体育活动及器材。这样学生会非常愿意参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自主选择,使学生拥有主动权。学生认为这样的课程新颖有趣,改变自己对体育课的原有印象,就会更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另外,学校为了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还可以多组织集体运动的活动,如常见的课间操,课间集体跑步,并不要求速度,目的就是培养他们的运动习惯和运动观念。这样能改变学生原有的认为体育课程枯燥、没意思的看法,同时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使学生生病请假的情况大大减少,还促进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的提升。

1.2、更新学生的体育锻炼观念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需要适当参加锻炼,促进健康成长。而学生目前错误的观念和不良的习惯正在影响着自己身体的正常生长。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就要多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还要定期举行一些有趣的体育竞赛活动,使学生为了取胜而积极锻炼。教师还应在教学评价时注意运用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体育锻炼观念的标准,促进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体育锻炼和体育教学中。同时,体育教学中的一些项目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这也是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

1.3、重视小学体育课程,发挥积极作用

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缓解繁重的学业给学生带来的疲劳和精神压力,培养学生从小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生正处于发育期,这一时期也是小学生人格塑造和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通过使用正确的体育教学方法来开展高质量的体育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体育锻炼的参与热情,使小学生喜欢体育课,爱上体育运动。使小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其一生都有好的作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在人格和性格上的培养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开展高效的体育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我协调能力。在小学这个阶段,由于年龄的原因,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还不够健全。在学习的过程中,面对各方面的学习压力,学生不会利用正确的方法来协调自己的情感,调整学习压力。这就需要高质量的体育教学,通过多形式的体育锻炼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体育课中,缓解自己情感或学习上的压力。使学生通过高质量的体育教学,学会控制情感、协调自我,提高抗压能力,从而达到好好学习,健康生活的良好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发展。

1.4、分析制约原因,改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利的因素,直接限制了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体育课堂气氛枯燥沉闷,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做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大部分还是传统的“一个哨子一个球,体育课堂不发愁,一根绳子一个圈,围着操场跑半天”。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体育教学任务无法高质量完成,从而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强调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掌握技巧,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课堂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精神涣散,精力不能集中,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效果。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师生间缺乏沟通交流,互动的机会较少,师生关系不够和谐。教师常常处于主导地位,带领学生做一些体育锻炼。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够先进,教师本身的专业技能和自身素质良莠不齐也是限制学生能力、素质、学习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自身修养,掌握一些先进的体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

1.5、提高教学质量,创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

要使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应从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开始。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照顾孩子的心理感受。上课过程中要以积极的心态和愉悦的心情和学生在课堂上互动、交流,传授知识,不要过于严厉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多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进行课程传授指导,对于理解能力较差或动作不协调的学生多给予微笑和语言上的鼓励,减轻学生压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民主的体育教学环境,突出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帮助指导,师生共同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采用科学多样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由于小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广泛、爱动爱玩,因此教师要善于使用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具有创造性和主动性强的特点,符合学生兴趣广泛、爱动爱玩的实际情况。使小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在游戏中对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增进理解。教师还可以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授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如在上篮球课前先让学生观看一段世界级高水平的篮球比赛,观看的同时教师加以引导和讲解,使学生对高水平篮球比赛有所向往,从而激发了其学习篮球的积极性和对篮球运动热爱。授课过程中,对于较为复杂的篮球技巧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反复播放、慢放,使学生能够看懂会用,这对于提高体育教育质量也有很大的帮助。在体育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实践,敢于与教师进行交流探讨。教师也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在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进感情,有效开展互动教学,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体育课程作为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意识和习惯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2、体育游戏的作用

小学体育教师应当重视体育课程的教学,善于利用体育游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下面通过几点来突出体育游戏会带来多么不一样的效果:

2.1、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积极性的调动

兴趣是青少年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原动力。要想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一个有趣的体育游戏的采用往往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这样一个融入体育游戏,寓教于乐的体育教学较之单调枯燥的教材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相关体育技能。

2.2、培养学生敢于拼搏、勇于进取的竞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体育活动具备竞争这一基本特征,参与双方遵守竞赛规则的前提下展开激烈竞争并力求胜利,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展示自我并获得相应的肯定。譬如篮球,篮球以其激烈的竞争性和竞争结果的未知性吸引着许多篮球爱好者。而篮球游戏可以将其融入更多的游戏趣味因素,能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从而使其竞争精神和团队精神得到培养。所以我们可以将篮球游戏纳入体育教学中,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3、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的全面发展

体育游戏的创编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身体技术特征,并满足课堂教学变化和不同赛事的实际需要。游戏是否能做到形式多样直接影响到体育游戏能否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以及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提高的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2.4、消除疲劳

在体育课将结束时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游戏转移学生兴奋点,有利于使学生通过游戏缓解疲劳,放松机体,使各项生理机能得到调节。

3、体育游戏的运用

3.1、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中的运用

现在高校体育课前的准备活动多以慢跑、定位操等形式,这类形式的准备活动由于重复使用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烦和枯燥。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具备类似功效的游戏诸如蛇形跑、螺旋跑来达成热身效果。这些形式多样且新颖的游戏不仅便于组织而且富于趣味性,此外,还有一些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游戏,比如“人手一球”、“有效无效口令”。这些形式多样游戏较之传统热身运动,更有利于调节学生兴奋性,使其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生理状态。有利于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顺利开展。

3.2、体育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合理运用游戏法改变体育技能教学过程中的单一训练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变化中提高学生动作技能,形成动力定型。跑步原本是一项有利于学生心肺功能发展和意志品质培养的活动,但是一旦按照竞技比赛的要去让学生被动地绕着田径场跑,则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恐惧心理,这不仅不能有效达成锻炼的目的反而会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相反,如果采用一些通过各种形式为跑步赋予一定情景的跑步游戏,例如:追逐游戏、越野跑等,就可以以一种更为轻松愉快的方式达成教学目标。

3.3、体育游戏在整理活动中的运用

在整理活动中也可以利用游戏等方法来消除体育课后的疲劳,加快身体机能恢复,加快人体从紧张到安静状态的过渡过程。用以帮助学生整理的游戏活动应当力求轻松、精彩、活泼,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尽快放松。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适当安排发挥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自觉性。促进传统教学向快乐教学转变,以便更好地完成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学任务。此外,我们要正视体育游戏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计划性地组织游戏与教学充分结合,将体育游戏作为教学活动的有力辅助工具,提高其运用质量,为体育教学服务。

总而言之,在如今各科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小学体育教学也不能放慢脚步,要按照改革的方向结合自身的课程特点,为进一步改善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增强小学生的体质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我们要使改革后的课程更有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积极地锻炼身体,磨炼坚强的意志,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还能够更好地强化小学生的体质。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育课小学生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体育课
我是小学生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非常小学生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