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思考

2018-03-04刘格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5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教学方式理念

□刘格(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51)

高校教育的改革和深入发展,促使高校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终身体育理念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终身体育理念的提出,对于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以及体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发展,都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有助于不断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效率,改善体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在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需不断总结高校体育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在终身体育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对体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从而不断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促使高校体育教学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1、终身体育的内涵

终身体育是指个体在出生至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都在体育锻炼思想的驱动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即个体在自身生活发展的过程中,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且将它认为是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指个体受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对于终身体育的思考和理解,是从生命的角度出发的,并且从哲学角度讲述了个体、体育锻炼、自身发展、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终身体育理念的提出,是为了增强人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学生接受系统体育教育的平台和途径,有助于终身体育理念的贯彻和实施,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他们的体育技能,最终,让学生理解健康生活、健康学习的重要性,展现体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总之,终身体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不仅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此外,多元化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也有助于不断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激发他们的锻炼热情,最终完善他们的健康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

2、终身体育的特点分析

2.1、全民性

终身体育在选择参与体育锻炼的主体时面向全部群众,因此,它具有全民性的特点。参与终身体育的主体,并不一定是运动健将或者爱好体育的个体,它积极倡导社会全部民众参与其中。因此,终身体育理念的贯彻和落实,有助于促进我国全民积极参与健身运动,从而推动大众体育的发展进程。

2.2、多元性

终身体育包含的体育锻炼项目和内容非常丰富,因此,终身体育又具有多元性特征。对于参与体育锻炼的群体来说,终身体育充分分析了每个个体的差异性特征,并且根据每个人兴趣爱好的不同,为他们设置相应的锻炼项目。对于参与体育锻炼的个体,终身体育充分考虑了个体在不同人生阶段的身心特点,并且据此,为他们选择了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运动项目。

2.3、终身性

作为终身体育理念最明显最重要的特征,终身性即是指体育锻炼活动贯穿于人的一生,一个人在他一生中的任何阶段、任何情况下,都在自觉的进行体育锻炼。

3、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3.1、教学方法比较落后

新课改的提出和发展,促使高校体育教学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下,加快了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虽然取得了一些可观的成绩和效果,但是,当前的体育教学中还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和实施。沿袭原有的教学方法,采取反复训练的枯燥教学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体育训练项目的记忆,并且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生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要求,导致学生缺乏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并最终丧失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兴趣,因此,在终身体育理念的推动下,学校需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改革。

3.2、教学内容相对单一

综合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可以看出,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包含较多以竞技性为主的体育活动,缺乏休闲娱乐内容。作为非运动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接受专业性较强的体育教育,往往会让他们感到枯燥单调,因此,无法激发他们的运动热情。体育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对于体育课往往具有反感和消极情绪,经常逃避体育课程,而纵观从小学至大学阶段的体育课程,大都存在一些类似和重复的体育项目,缺乏新颖性,因此,也无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落后和单一,不利于学生贯彻终身体育的思想,而且,高校体育课程和社会体育实践活动的脱节,不利于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3.3、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讲解

通过分析我国高校一直以来的体育教学课程,可以得出我国的体育教学大都在室外进行的,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和简单的训练,缺乏室内理论知识的讲解。而且有些院校缺乏体育课程的教材,这就导致了学生严重缺少接受理论知识的途径,从而促使高校体育教学缺乏较强的针对性。由于缺乏系统、专业的理论知识,促使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动作要领和技术原理认识不到位,最终导致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认识不足,缺乏运动热情和信心。

4、终身体育理念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4.1、转变学习观念,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纵观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大都注重竞技体育项目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一定的运动技术,忽视了对使学生意志品质、体育能力、运动方法等内容的教育。而且,高校的体育课程不具有连续性和长效性,往往随着学业的结束和终止。因此,为了积极响应体育教学改革的号召,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必须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切实贯彻和落实终身体育教学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并且加强对体育教育的宣传和改革。此外,还需加深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激发他们进行自主训练的信心,并且不断增强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高校也应将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同终身体育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促使高校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增强学生进行终身锻炼方面,发挥出重大作用。

4.2、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运动兴趣即是指人们根据自身喜好,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获得体育知识的一种愿望。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切实贯彻终身体育教学的思想,教师需加强对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调动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参与积极性,促使体育课堂更加活泼有趣,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意识,并且逐渐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例如,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关于“足球”体育项目的讲解,为了深化学生对足球项目的认识,增强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喜爱,需转变传统的足球教学方式,将充满趣味性和竞技性的游戏项目,引入到足球课堂教学中,例如,让学生双腿夹着球进行往返跑,根据他们往返的次数,来确定各自的成绩,并且对于获胜的一方,给予一定的奖励。这种带有趣味性的体育教学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运动热情,激发学生的体育意识,让他们将体育训练当作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其中,发挥自身的运动才能。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体质,也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和实现。

4.3、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形式

为了贯彻终身体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首先,需注重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伴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制度的实施和发展,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需转变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方式,从实践教学转变为创新教学,不断增强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促使他们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积极创新多种教学方法,并且将它们灵活的、有针对性的运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再者,需注重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发展。依据终身体育理念,积极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并且使其顺应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形势,根据学生需求的不同,来为他们创建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从而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学习等。

4.4 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为了更好的落实终身体育教育理念,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改革措施,需创建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校园体育文化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体育知识文化和运动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倔强不服输意识等等,这些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构建,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第一,在校园内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如篮球竞赛、拔河比赛、校园运动节等,号召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且培养自己的体育运动技巧,针对成绩较好的个人或者团队,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来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运动积极性,从而创造一个生动、活泼、有激情的校园体育活动氛围。第二,加强对他们专业知识和观看体育比赛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比赛项目,来达到陶冶情操、增强他们喜爱体育运动、热爱体育比赛的目的。

5、结语

综上,在终身教育思想的驱动下,所衍生出来的终身体育理念,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锻炼、强身健体的的能力,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其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教育在教学时,需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的,在终身体育理念的指导下,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体育型人才。在教学的过程中,需注重对学生终身体育信念的培养,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体育意识,并且通过体育教学和体育课外活动,来完善学生的体育能力,促使他们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寻找到乐趣,从而更好的促进他们的生活、学习等。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教学方式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