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融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
2018-03-04杜雪玲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1400
□杜雪玲(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 101400)
1、素质拓展概述
素质拓展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它是指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和相应的设施设备,让体验者通过身体练习进行体验活动,在身体练习过程中不断引导参与者积极主动的思考,从实践中感悟活动所蕴含的深层意义,通过活动后的总结、反思提升被训练者综合素质的一种动态教学过程,又称外展性教学活动。
有专家认为:外展性训练对于个体及团体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模式,通过对某一群体进行有效实践培训,利用培训师精心设计的拓展项目活动以达到磨练意志品质,陶冶精神情操,完善人格魅力,锻造团队力量的培训目标。也有专家认为:通过拓展训练能够重塑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参与者社会责任感,培养参与者人际交往能力,增加团队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等潜在优势。这样的素质拓展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迎合我国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增进学生健康,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和锻炼的习惯,提高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主观能动性。随着全球化的影响,素质拓展的目标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不断成熟。素质拓展的目标体系也由最初的环境生存性训练逐步拓展到心理健康训练、人格精神训练、教育培训训练和管理模式训练等,它作为一种可趋向性目标逐步融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它的可行性和影响力也值得当下学者深究。
2、素质拓展项目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1、“体验式”教学理论与高职体育的深度融合
素质拓展融入高职院校体育课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体育课的实操性,是根植于体验式学习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深层次教学模式的尝试,是素质拓展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构建的 “三位一体”的可行性尝试。
“体验式”教学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大卫提出的新式教育理论,整个教学模式贯穿于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基础之上,整个学习模式是一个不断循环、逐步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有序教学过程,他要求:体育课上要从学生的具体体验和实践经历出发,通过教师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新的环境当中凭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意识、情感和态度,不断适应新的环境,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完成和克服拓展素质项目的有目的性的学习过程,最后通过教师进行总结归纳,以此来用新的理论体系指导新的教学活动。体验式学习理论作为一种新式互动式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实现对体育课程理念和知识的内化,强调知行合一。
素质拓展作为一项体验式学习课程,其构建的体系与传统体育课程相比,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创新。素质拓展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意识,教师通过学生的强烈诉求去创设多样的学习情节,体验者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体验、感受、分享、总结,以最好的姿态去完成情景教学,从而将活动所得应用于之后的学习工作中。在体验式教学理论中,更充分地发挥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者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以下是可应用在体育教学中的及格具有代表性的团队拓展项目:
(1)破冰项目:破冰项目能快速消除队员间的隔阂,激发队员间的团队意识,为之后的教学活动做好前期准备。在高职院校的体育第一课中,如果用破冰项目代替传统的准备活动,既能消除学生间的陌生感,又能提高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热情。因此,可根据班级情况在准备部分安排2-3个破冰小游戏进行预热。
(2)能量传递:该项目是团队合作项目,以多组竞赛形式进行,用时最短的队伍团队协作体现最好。各小组成员每人拿一个U型管并纵向排列成一队,然后小组成员将一高尔夫球从起点位置开始,通过U型管的接力方式传递到终点的小圆桶里。在竞赛的过程中能充分体现团队的领导力、沟通协调能力、计划的严谨性、时间与效率的控制、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具备在规定时间内调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项目能够代替传统体育教学设计当中游戏的部分,能够使学生明白竞争的残酷,要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社会压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有轨电车:该项目是团队合作项目,要求队员两脚踩着木板,手提两根与木板连接的绳子,统一口令,步调一致,在规定距离内用时最少的队伍获胜。该项目可以培养队员间团结一致、共同解决困难的能力,可以训练团队在短时间里建立统一指令、达成一致的应变能力,可以体验领导的作用对集体的影响以及指挥与服从意识的培养,可以学习在条件限制与手忙脚乱的情况下进行良好沟通的方法,符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大纲对于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
(4)超音速:该项目是团队合作项目,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队成员按顺序找出本队的号码牌,在各队竞争的情况下,用时最短的团队取胜。此项目包含团队工作中所代表的诸多意义,如聆听、组织、领导、配合、沟通等,队员通过此项目可充分感受一个团队在完成某项大型工作时团队协作所能产生的力量与效果。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主动思考学习的能力,通过将以上具有代表性的素质拓展项目融入到体育课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实施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体育教学课程体系,在更大范围内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面技能型人才的全过程,正是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深层次体现。
2.2、“从做中学”教学理论与高职体育的深度融合
“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强调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地位,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着重考虑学生个人身心素质全面发展,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在教与学过程当中,人们所保持的所习得的知识由每个人的意识形态所决定,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做的过程,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获得要求从活动中去学习,从经验中去学习。
素质拓展能够很好的诠释杜威理论,即当下十分流行的“五步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和个人学习能力创设教学情景,并通过积极引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碰撞,以及如何利用自身储备的知识为团队贡献力量的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将素质拓展深入到职业素质体育教育之中,为高职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方向。个人挑战项目的目标一般包括自我激励、适应能力、信任他人和积极思考能力,也包括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等能力。当接受个人任务时,团队与个人互相影响,互相信任。以下是可应用在体育教学中的充分调动个人能力的拓展项目:
(1)信任背摔:该项目为半高空体验项目,源于心理拓展训练,它对学生的心理锻炼有很强烈的作用,尤其对责任感及增强同学间的信任等集体精神的培养非常有效,且此练习具有极限挑战性和趣味性,深受学生的欢迎。该项目能够培养学生的勇气、沟通、协作、信任、奉献的能力,切身体验“充分信任、相互依赖”。现实生活中氛围在完成各种工作或做成功某件事时至关重要,每个人都须通过团队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
(2)空中断桥:该项目为个人高空挑战项目,是在距离地面8m的高空搭起一座独木桥,桥的中间是断开的,间距1.2-1.4m,队员要爬上8m的高空,从断桥一侧迈到另一侧,再从另一侧迈回来,最后原路返回,要求队员完成两次跨越。通过活动发掘学生自身潜能,增强学生面对挑战时应具备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空中单杠:该项目为个人高空挑战项目,该项目运用在体育教学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感受体能的极限、运动锻炼的实际意义,它以体能训练为载体,在身体的最大负荷范围内体验生理极限和心理极限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坚持就是胜利的决心和毅力,从而达到心理和胜利同时提升的目的。
素质拓展项目融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设计,能够更好实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标,作为“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新型培训方式,它更强调培养每位学生的素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保证每位学生成为主角,快速适应,激发每位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着重培养,为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3、素质拓展融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
3.1、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互动发展
两者的目标和教学手段具有很强的相似性,都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是通过反复重复的身体练习和团队协作达到教学目标的需要。但是素质拓展能够更好的体现出“体验式教学”理论体系的先进性,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引导,达到教学目标。因此,素质拓展作为一种新成果引入体育课程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3.2、素质拓展可以满足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发展需要
素质拓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实践,是符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求的,这一创新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开阔学生体育活动眼界,增强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双向需要。同时,素质拓展摆脱了“放羊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通过实践活动带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创造性,使其个性智慧和团队意识都可以更好的提升。
3.3、素质拓展方式灵活多样,易于实施
素质拓展实施中所需场地比较简单,易于在学校开展。很多器材不需要购买,也可以动手自制,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又加大了教学目标选择性,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功能性、可操作性和兴趣性,使素质拓展与体育教学更好的衔接在一起。
4、小结
素质拓展融入到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是可行且高效的,它不仅能扩展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同时还可以满足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团队协作和个人心理方面的教学缺失。这样学习内容,能够更好的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