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APP搭载对促进全民健身意识的影响研究

2018-03-04林洋邰玉明滁州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运动用户体育

□ 林洋 邰玉明(滁州学院 安徽 滁州 239000)

随着“互联网+体育”产能提升以及体育运动APP主题受众的持续拓展,越来越多的健身爱好者开始搭载运动APP装备,运动过程中无意识的影响了其运动行为,运动APP给参与者带来了可视化的效果、数据化的反映、以及及时进行圈内的社交和分享,对全民健身产生积极性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盲目追求数据而造成的运动性损伤和疲劳,忽略自身体质状况、数据采集不准确从而导致误导用户进行错误的健身运动以及大量广告植入给使用者带来情绪上的影响。

体育运动APP以即时的运动记录、丰富全面的运动资讯、便捷迅速的运动配套服务、有趣有效的社交网络等软件形态,正在更替这大众关于智能体育的想象。这一热现象无论是作为全名健身运动的短时冲击,亦或作为国内“互联网+体育”深入大众运动生活的有效利器。

1、可搭载运动APP在国内的开发现状

目前国内鲜有针对运动APP的大规模研究,其发展前景和增长态势还是有目共睹的。根据速途研究院2013年8月发布的《Android手机健康类APP市场分析》报告显示,7.2%的Android用户安装类运动APP;另一方面,包括运动APP在内的健康类应用用户覆盖率也迅速增长。目前,运行在Android平台和IOS平台的运动APP有上千款。就功能而言,运动APP可以分为健身(包括力量训练,瑜伽等)和跑步(包括骑行、徒步等)两大类。

绝大多数列入统计的跑步APP均基于微博、人人、微信等社交软件或基于自建运动社区的训练分享、跑友社交、点赞等圈组互动共能,部分跑步APP还能提供勋章系统、里程夺宝、跑步挑战赛等丰富多样的激励措施激发用户跑步兴趣,少数主流运动APP提供了嵌入式的音乐播放功能。

2、运动APP搭载对全民健身意识的积极影响

2.1、运动积极性显著提高

据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在20岁以上人群不参加全民健身的原因中,前四名分别是:没时间(30.6%)、没兴趣(11.6%)、缺乏场地(10%)、惰性(8.4%),而运动APP的设计者试图缓解影响全民健身的难题正在于此。

运动APP以积累碎片化时间的锻炼成效的方式来呈现运动效果,这实际上是在提示人们:空闲时间、短暂时间健身的充分利用仍然是有效的。美国的达勒姆健身教练说:刚开始参与健身的人中途放弃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在于目标实现的无望而放弃。而运动APP在这一方面的价值在于,以图示化的方式标识出人们的锻炼信息,借此提示人们运动的有效性和目标的可实现性。

2.2、优化运动方式,打破传统健身局限

通过运动APP,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去锻炼、去运动,在上下班路上,APP会记录用户的步数和运动时间,计算热量消耗。在家中,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想要锻炼的项目根据APP中健身视频的指导来健身,用户还可以通过APP互动平台约跑,大家志同道合一起去运动又结识了新朋友,甚至还可以通过APP预约专业的健身教练来自己家中指导自己健身。因此运动APP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人们的运动方式,打破了传统健身的时空局限。

2.3、健身内容个性化,结果可视化

体育运动APP根据用户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信息打造属于用户自己的运动计划和饮食计划,并给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通过用户录入自己每天饮食的种类和重量以及自身的体重变化,体育运动APP会跟踪记录并给出用户最合适的运动强度建议,为用户长期运行运动信息的统计,通过云台的服务真正做到了用户健身个性化定制。在用户运动的同时APP记录了运动时间、运动轨迹、运动强度、运动所消耗的热量等运动信息,用户能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运动情况。

2.4、运动的专业理论支撑得到提升

对于单个用户来说,运动APP所提供的运动后数据一般是用户个体的自我比较,属于绝对评价而非相对评价,从而有利于形成正相关运动技能,能够有效保护自我概念,提升体育锻炼的行为频度,从而在意识上强化为体育习惯。根据南京体育学院学报,刘传海等 《运动类APP对体育锻炼行为促进和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86%的运动APP能够提供较为专业的训练/饮食计划,使用户可以按照专业教程进行跟学。

2.5、促进健身圈经验与感受的交流

通过专业的APP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之后,使用者分享给圈内好友,及时与健身爱好者沟通与交流,并交换感受和意见,不仅促进了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更对健身爱好者更好的健身与锻炼起到了重要作用。

2.6、健身习惯的养成

意识的力量很强大,主要是它能够创造出神经渴求。健身锻炼行为的暗示,是为了获得健身锻炼行为后的奖赏,这种奖赏创造出人们对于体育锻炼行为的不断渴求。研究表明,锻炼的原因可能是想获得“胜利感”或“成就感”类似的奖赏,这种自我奖赏足够哦让体育锻炼形成意识。众多研究表明,暗示加上奖赏本身并不足以让意识持续下去,只有人们的大脑开始预期奖赏,渴求内啡肽的分泌或成就感时,人们才会自觉的参与运动。而运动APP的暗示作用,就在于不仅能够触发人对于即将到来的运动奖赏的渴求,比如运动后将运动数据轨迹等群晒、点赞、发朋友圈等,运动中促使内啡肽、多巴胺、线粒体等生化指标的分泌增多,使人有强烈的流畅感作为奖赏,从而促使人们会每天想去运动锻炼,从而形成健身意识。

3、运动APP搭载存在的风险分析

3.1、盲目追求数据导致运动性损伤

由于运动APP数据会清晰立体的展现在健身者面前,虚荣心理可能会使健身者在心理上感觉高人一等而盲目追求数据,导致其数据并不能更好的反映身体状况,从而造成运动性损伤和疲劳,长此以往对身体造成永久性损伤。

3.2、数据采集信息不准确

运动APP的主要物质载体为智能手机,而手机对于运动的记录往往基于GPS定位,提供LBS服务,由于其硬件功能的制约,在用户进行较为静态亦或没有位移的健身运动或静力性运动,如瑜伽、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用户实际消耗的卡路里并不是智能手机中的硬件可以计算得出的;此外,用户进行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时,单纯靠LBS服务对衡量健身效果也未免有所误差。

3.3、广告植入影响用户体验

在互联网+体育的产业带动之下,大量运动APP受到了市场的青睐,对于当下的互联网产业而言,抢占用户并保证用户的活跃度成为盈利的关键。也就是意味着广告投放的高概率及盈利变现的高回报率,然而活跃用户的增长量与商业广告植入的受欢迎度与人们的健身热情并非同步,即过度的商业参与影响了用户体验。

3.4、存在误导用户的风险

社交功能的开发对于运动APP的推广功不可没,但对于运动精神的传达却存在潜在风险,运动APP的分享运动相关资料图片的背后,实际上是软件使用者的心理满足过程,但这种“晒运动”的满足感被放大之后,极易使运动APP的用户被软件所“绑定”,人们更多的关注共享资料而非健身本身,失去了健身最初的意义。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运动APP作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和可穿戴技术的体育锻炼辅助方式的新兴事物,对于健身人群促进健身行为,养成健身习惯效果显著;

(2)当前国内运动APP多种多样,简单便携,大多数具有丰富的功能,操作方便,使用者使用时目标清晰明确、有很强的自主性和拥有感,深受健身人群喜爱;

(3)运动APP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把相同的健身爱好者融入一个圈内,彼此促进、交流、沟通,以及通过理论学习,达到更加科学、有效的健身效果;

(4)运动APP对健身态度的养成有积极的影响,使用运动APP的时间越长和频率越高,健身人群总体情况越好;在积极的影响下,健身人群在不断扩大和发展,中国国民健康状况会越来越好。

4.2、建议

(1)穿戴式运动APP的使用,对人群的视觉刺激和感官体验上不够充分,增加更加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健身视频;

(2)APP不能对个体差异性区分,设计对不同身体素质和不同年龄段的健身爱好者,开发和制定不同的健身计划和模式;

(3)运动APP记录数据仅作为参考和借鉴,开发商是基于大数据基础下研究,个人应以运动APP为模板,咨询专业健身者,搭配专业运动处方,科学合理使用运动APP。

参考文献;

[1]陈坚伟.从健身应用分析“互联网+健身”的现状、问题和前景[J].体育科学,2016,9.

[2]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EB].2015,11.

[3]刘传海.运动类APP对体育锻炼行为促进和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6.

[4]安楠.从第61届美国运动医学会看促进健康实施领域的未来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

[5]“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编委会.“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

[6]吴若熙,李恒江.体育健身类APP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M(4).

猜你喜欢

运动用户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不正经运动范
关注用户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