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审视民族体育项目发展
——以民族原创体育项目和球为例

2018-03-04苗议丹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蹴鞠体育项目民族

□苗议丹(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1、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现状

1.1、民族体育项目发展的现实困境

(1)民族体育文化的缺失。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的渗透也在不知不觉的对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产生着影响。受儒家文化的深厚影响,我们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取向趋于天人合一、崇礼、尚和,这一点在文化瑰宝中医中有所体现。而西方体育文化强调竞争对抗,在这一点上与我国的价值取向是相悖的。正所谓“中国文化主静,西方文化主动;中国文化重合,西方文化重分;中国文化向内,西方文化向外。”

(2)民族体育项目的消亡。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的差异,各个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或是地理环境的阻碍,或是民族狭隘的观念,有些项目渐渐失传,有些项目濒危,这些项目大多长久的流传,但缺少系统性的归纳总结,只是口口相传或言传身教,将这些项目推向灭绝的边缘。“踏脚”、“木球”、“打瓦”、“凳龙”,陌生又熟悉,可望却又不可及。

(3)民族体育项目发展机制的不固定与僵化。

我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它们发展的机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有些项目缺乏系统的整理,都是以口口相传言传身教的方式,并没有实际的文字记载,导致体育项目模糊抽象,缺少统一的标准。而有些项目受到了民族狭隘观的影响,门派之间互相保密对立,缺少合作,这一现象在我们国家武术门派中最为明显。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发展的机制无固定的规律可循,而已存的机制却出现了僵化的现象,不断的减少了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活力,减少了人们对其的关注度。

1.2、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困境发展的根源

(1)中西方文化的冲突。

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植根于悠久的农业文明,而西方的体育文化依托于海洋文明。两种文明的碰撞必然会产生冲突。现今,西方体育项目独大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会偏向西方的竞争对抗,这一点上对于本民族体育项目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这种错综复杂的文化冲突很容易使国人迷失方向。

(2)盲目崇拜与文化自卑。

以奥林匹克体育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在中国的广大城市与体育教育中占据了主流地位。由于其权威的树立,国人中盲目崇拜者芸芸,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传统体育项目的存在。

另一方面,自宋朝起,竞争性较强的体育运动不再被重视,反而是表演性较强的身体运动为人们所认可。从事体育运动,被人们认为是一种低贱、粗鄙的行为。这种观念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3)继承与发展未能兼顾。

前文中,对于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消亡有所陈述。新世纪以来,国人对于这一方面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也对于濒临灭绝的体育项目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例如土家族的摆手舞被人们改编成了简单易学的舞蹈,进入学校成为了同学们的课间操。面对西方体育占据主流体育文化的今天,国人也在尝试扩大传统体育项目在国际上的影响,几次三番的尝试将中华民族传统的武术进军奥林匹克体育项目。而国人在努力的同时,对其进行了“迎合式”的修改,削足适履,破坏了武术原本的面貌。在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与发展中,国人的适度原则仍然是拿捏不好。继承过度使得传统体育项目与国际脱轨,而发展过度则令许多体育项目面目全非。

2、新兴民族原创体育项目的涌现——以和球为例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与发展一直困扰着人们,人们在继承与发展求平衡的同时,一些人另辟蹊径,将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进行加工融入现代竞赛规则,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原创体育运动。于是以和球为代表的民族原创体育项目应运而生。

2.1、和球简介

《中庸》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者,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其中的和,就是节制,也道出了和球这项运动的初衷。它沿袭了唐代隔网蹴鞠的运动形式,又结合了西方的竞技规则。唐代的隔网蹴鞠是和球研发的前身,在场地中间用木杆挂起一个高三米的网,网的中间有一个直径一尺的洞,对阵双方手脚并用将球击打过网。和球的要义讲求的是“竞”与“和”的平衡,既要重视身体运动的竞争性,但又不与我们国家体育价值取向偏颇。“竞”意味着崇尚竞争,不懈追求胜利;“和”是团结协作、驾驭胜负,提升运动者的体力、智力和心力,追求“和于身”、“和于人”、“和于自然”,最终达到“和而乐”的境界。

2.2、和球的继承

(1)内容的继承。

①参赛人员:唐代的隔网蹴鞠分工明确,由负责进攻的正协,也有攻守全都负责的散粒。在参赛人员的名称和分工上,和球沿袭了隔网蹴鞠,将其细化为正协、左散粒、右散粒,职责上考虑了在场地上的位置。对于和球的裁判员等级也以“九品”划分,类似于我国古代官员制度的等级划分。

②比赛器具:在前文中有提到隔网蹴鞠中的网中间有一个直径一尺的球门唤做风流眼。在和球中,我们将比赛的场地规范化,在网的中央挂一张网,中间有一个3×0.8米的长方形空洞,亦唤做风流眼。

③比赛形式:在和球的比赛形式上,我们沿袭了唐代隔网蹴鞠中的手脚并用的形式,增加了比赛的趣味性。

(2)礼仪的继承。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礼仪的国家,号称“礼仪之邦”。在和球运动中也自然少不了礼仪的规则要求。和球的礼仪分为三种,分别是用于致意、致敬的抱拳礼、用于致谢、致歉的鞠躬礼还有用于致敬、致谢的握手礼。正所谓“不学礼,何以立”,在比赛的过程中都会安排特定的时间相互问候致礼。

(3)要义的继承。

和球之道在于礼、义、智、勇,礼之核心在于尊重,尊重队友、尊重对手、尊重教练裁判、最终在场的观众;义之核心是担当;智之核心是钻研;勇之核心在于拼搏。和球要义在于“和”为追求、“德”为基础。《易经》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和球的要义与其不谋而合。它既鼓励参赛者顽强拼搏又要告诉他们不容忽视个人的道德修养。

2.3、和球的发展

(1)比赛规则:和球采用了现代球类运动常用的计时盘局制,比赛分上下半场,每半场分两节,每节净时9分钟。每个半场的分数单独计分,采取“二二决胜法则”,其详细的规则不在加以赘述。简而言之,和球拥有完备且成文的现代体育规则;

(2)上场人员:在上场的人员中,两男两女组成比赛的一方,这打破了过去传统体育的性别沟壑,与现代体育中男女平等的精神不谋而合;

(3)比赛类型:和球比赛按照身高分为公开级和U175级,打破了身高上的硬性限制,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体验其乐趣。同时又增加了比赛的公平性。

教练、运动员、裁判等级:为了保证和球运动的专业性和稳定发展,对于参与的人员(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等)采取与国际接轨的等级划分制度,但同时与中国古代的等级名称相结合,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更具有中国的特色。例如:裁判员的等级划分为三级九品。

2.4、和球的影响

现今和球运动已推广至全国18省、市、自治区,北至东北三省,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东至江苏、上海沿海等地区。共开展高校50余所,中小学达到两百余所,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被列为和球运动基地校。天津、吉林、辽宁、宁夏等地已开设省市级和球协会。培养出骨干教练员716人,优秀裁判员368人,参与到和球运动中的高校以及中小学的运动员据不完全统计达到两千人以上。2017年12月,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和球锦标赛在吉林长春拉开帷幕,比赛被CCTV5转播。和球的强大生命力与感染力正在吸引更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参与其中,敬竞相和,交友天下。

3、文化自信视域下民族体育项目发展新思路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不断的强调文化自信这一战略性要义,它关乎国家、政党的理想与价值观年。习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这意味着我们作为华夏传人,不仅要植根于传统文化,更要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树立强大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无论是道路自信还是制度自信,都离不开文化自信的滋养。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认可和总体肯定,从而产生出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自豪感和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文化心理成熟的标志,是一个民族强盛的表征。同样,审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文化自信是一道坚实的心理防线,我们要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充满信心。

3.1、传统体育项目包容式发展

以和球为例,和球是古代隔网蹴鞠的继承与发展的结合体。它保留传统体育项目的要义与基本面貌,融入了现代体育精神和基本规则,使其规范化。它的包容式发展使其更适合于现代社会的基本情况,有助于推广和普及。参与其中的人既能强身健体同时又可以了解古代的文化,感受古人智慧结晶的魅力。它将体育运动内涵化,塑造出属于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我们在继承与发展其他传统体育项目时,可以参照和球的发展模式,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与国际接轨的民族原创体育项目。

3.2、体育项目群众化发展

以和球为例,和球的比赛分级别进行,打破了那些由于生理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参加比赛的局面,拓宽了该项运动的受众面,使得更多人参与其中。此外和球推广的战略先从学校入手,学生是最具有朝气、学习能力最强的群体,通过和球进校园的活动增加和球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知晓、参与、热爱这项运动。

3.3、体育项目的国际化

在推广体育项目时,我们要重视“走出去”的战略。想要我们的体育项目能走向世界,必须要先让我们的体育项目具有国际化的特质。他必须有国际化章程,也同时符合全人类的价值观与理想。以和球为例,他的比赛规则与场地器具等与现今世界流行的大球项目大同小异,和球所讲求的要义:尊重、担当、钻研、拼搏都符合与人类的共同理想。

4、结语

祖先留下的瑰宝不能断送,民族体育项目谋发展少不了我们基于文化自信的新思路。综上所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应该是包容式、群众化和国际化的,我们既要预防闭门造车、盲目自信,又要杜绝妄自菲薄、盲目崇拜。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沈宁.文化自信主题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机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06).

[2]江武贵,王颖,郭洪亮.文化自觉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审视[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4(05).

[3]张建丰.基于文化自信的武术文化身份认同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4).

[4]曾文军.“文化自信”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网络课程构建探微[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0).

[5]杨刚.基于文化自信谈武术与文学之间的渊源[J].武术研究,2016,1(05).

[6]白永正.文化视域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走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04).

猜你喜欢

蹴鞠体育项目民族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浅谈中国古代蹴鞠的起源与兴盛
我国蹴鞠的起源与发展及消亡研究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历史上有一个大转折点是谁决定了古代足球的兴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