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效果
2018-03-04杨志海丁进峰
杨志海,丁进峰
(台州医院,浙江 临海 317000)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早期患者症状不明显,病灶持续发展则需要予以手术剔除。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首选的微创手术,其治疗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少[1-2]。术前患者需要予以全麻,麻醉药物的选择与麻醉效果联系密切,我院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麻醉,就麻醉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40例腹腔镜子宫剔除手术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所收治,术中实施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为观察组。年龄分布为24-53岁,平均年龄为(26.31±1.21)岁。肌壁间肌瘤患者18例,黏膜下肌瘤患者12例,浆膜下肌瘤患者占10例。同期另外40例腹腔镜子宫剔除手术患者则实施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为参照组。年龄分布为23-51岁,平均年龄为(26.10±0.23)岁。肌壁间肌瘤患者17例,黏膜下肌瘤患者12例,浆膜下肌瘤患者11例。患者均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精神病,排除长期应用镇痛药物、近期有止吐剂以及镇静剂等药物使用史、药物滥用史患者。患者上述信息资料经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意义。
2.方法。患者术前均予以禁饮禁食,麻醉前半小时取苯巴比妥钠100毫克+阿托品0.5毫克肌注。进入手术室后对患者静脉通路开放,吸氧3分钟,之后予以静脉麻醉诱导。取丙泊酚1.5mg/kg+咪达唑仑0.04mg/kg+琥珀胆碱1.75mg/kg混合静注。参照组患者予以瑞芬塔尼0.25μg/(kg·min)维持麻醉,手术完成前5分钟停止输注。观察组患者予以舒芬太尼0.7μg/(kg·min)维持麻醉,手术完成前5分钟停止输注。
3.观察指标。(1)优:患者手术过程中无不适感、疼痛感,肌松恢复理想;(2)良:患者手术过程中存在轻微不适感,需要应用镇痛药物辅助治疗;(3)差:患者手术过程中疼痛明显,需要调整麻醉方式。记录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情况以及相关数据,并对此进行比较,记录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并对此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相关数据,并对此进行比较。
二、 结 果
1.两组麻醉效果比较。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与参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n)
2.两组术后麻醉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与参照组相比更短,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情况比较(min)
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与参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三、讨 论
在目前,腹腔镜技术日益成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也成为子宫肌瘤手术的首选术式,其创伤性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在剔除病灶的同时还保留了子宫,同时对卵巢功能不会造成较大影响。然而,手术麻醉的安全性也受到了关注。患者术后是否能够早期苏醒以及恢复,成为腹腔镜手术的重点,这也使手术麻药的选择受到更多人重视[3]。
丙泊酚是静脉麻醉药物的一种,麻醉起效快,血浆清除率高,且血药浓度下降快,可予以连续输注,在诱导麻醉以及全麻维持中应用广泛。然而丙泊酚对机体循环存在抑制效果,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心率下降、血压下降等情况,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4]。
瑞芬太尼是超短效麻醉药物,是芬太尼类μ型受体激动剂,在全麻诱导、全麻中维持镇痛均有应用,其进入机体后,1分钟内即可血脑平衡,半衰期短,且不会因患者机体情况、个体原因而影响其代谢,药物作用时间短,药效消除快。而相比之下,舒芬太尼是强效阿片类镇痛药物,属于特异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药效持续时间长,镇痛效果好,镇痛效果以及药效持续时间均优于芬太尼,且药物的血液动力学稳定好,有效满足了心肌氧供应。且舒芬太尼对机体心血管具有稳定作用,对机体刺激性较小,安全性高[5]。我院研究得出,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术后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率均优于参照组。
综上所述,联合丙泊酚以及舒芬太尼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麻醉,麻醉效果好,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