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8-03-04,*,,,,,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认同感医患医学生

,*,,,,,

(1.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医患关系是指医生和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形成的特殊人际关系[1]。医学生面临着角色转型的关键时期,是未来的一线医务工作者,目前发生的不和谐医患事件影响了医学生的职业认知[2]。本研究通过了解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医学教育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调查方案与对象。 2016年4月在临床医学本科生中开展预调查,检验并完善问卷。同年11月,抽取黑龙江省某教学型三甲医院的2014级研究生、2016级研究生与规培生开展调查。共发放问卷679份,回收653份,有效问卷639份,有效率为97.86%。

2.研究方法。 问卷包括医学生基本信息、医患关系了解途径、医患关系认知(21个条目)三部分。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分数越高符合程度越高,经内部一致性与结构效度检验,模型的拟合度较理想,结构可靠。总体认知水平为各条目得分之和,百分制标化后分析总体及各维度认知的影响因素。运用Epidata3.1录入数据,SPSS22.0进行描述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医学生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中女生居多,占69.6%,实习科室主要集中在内科与外科,身边医护人员收受红包的现象占83.3%(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n(%)

对医生职业感到认同和非常认同的学生,共437人,占69%,2014级研究生、2016级研究生与2016级规培生人数分别为191、118和128人(见表2)。

2.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与影响因素。 标化后总体认知平均得分为68.78分,不同年级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存在差异,

表2 医学生职业认同情况n(%)

2014级研究生、2016级研究生与2016级规培生得分分别为69.81、67.7和68.36分。

医患关系认知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生源地、职业认同感、身边收红包现象是总体认知的影响因素。2016级、来自城镇和农村、职业认同感较低以及认为身边收红包现象较多的学生的医患关系总体认知水平更低;职业认同感影响到临床医生客观行为、医患沟通、医患互动三个维度;生源地对患者客观行为、医患沟通两个维度有影响;来自城市的学生在这三个维度的得分高于城镇和农村的学生;在医患沟通维度,女性得分低于男性(见表3)。

表3 临床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影响因素

三、讨 论

1.职业认同影响医患关系认知。 职业认同感与医患关系认知呈正相关关系,由于职业发展的延续性,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识直接影响其未来从事这项职业的信心,反过来,医学生对职业认同的高低也会影响到他们对医患关系的认识[3]。同时强烈的职业认同也会降低医生的离职倾向,促使医患关系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2.不良就医行为降低了总体认知。 身边医护人员收红包现象是最显著的影响因素,认为身边医护人员较多收红包的学生其医患关系认知水平更低。红包现象是不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使医患之间信任缺失,原本应是生命托付的关系演变成了市场化交换关系,导致不良医患关系认知的产生[4]。

3.年级、生源地、性别因素的影响。 高年级学生通过临床实习接受到相关教育,更多的接触临床实践,目睹或亲历医患交往状况,对医患关系有更深刻的切身体会,因此其总体评价较高[5]。低年级学生由于在临床阶段学习时间较短,并未深入了解医患关系现状,对医患关系认知更易受社会舆情影响。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医学生认知水平较低,由于医患矛盾很大程度上是患者需求增长与医疗资源有限所引发,而城市医疗资源丰富,居民就医可及性和健康文化能力高[6-7],可能影响到医学生的认知。女生在医患沟通维度的得分低于男生,与不同性别其性格特质及处理问题方式上存在差异有关[8]。

四、小 结

改善医学生的医患关系认知,学校应积极传播正能量,正确引导其对医患关系和医疗职业的认识;其次,应针对不同年级开设临床和人文社科类课程,加强与医患关系、人文素质、人际沟通相关的理论讲授和临床实践教育,创造机会让医学生们早期接触临床或社会实践,帮助他们树立职业信心,增强职业认同感,改善处理医患关系的水平和能力;最后,全社会应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的医疗环境和社会氛围,确保医疗资源合理分布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猜你喜欢

认同感医患医学生
专科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
——以某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为例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