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微博在新媒体时代的作用看草根声音的力量

2018-03-03蒋翠莲王莉杨帆

报刊荟萃(上) 2018年2期
关键词:微博网络新媒体

蒋翠莲+王莉+杨帆

摘 要:自2010年开始,我国互联网迎来微博时代,论坛、博客、轻博客等网络新生事物接踵而至。层出不穷的网络媒介成为快餐文化下的必然产物。微博由于自身的简洁明了、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特点成为草根民众表达真实意愿的最佳网络途径,为草根民众提供了一个能直接说真话、讲真事、零门槛、无成本的网络平台。

关键词:微博;新媒体;网络;草根声音;快餐文化

曾几何时,谈到媒体,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电台、电视台、报纸与杂志。自网络时代到来之后,我国信息市场日益繁荣,“微博”这个西方舶来物在2010年一夜走红,吸引了草根民众的热切参与,甚至吸引了很多主流媒体、广大公众以及政府部门的关注。草根声音的力量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正能量在网络微博中扩散开来。

一、草根力量在新媒体时代的微博现象

对于“微博”这一新兴网络事物,百度词条是这样解释的:“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 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消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我国的微博从2009年8月新浪启动微博测试开始,“微博”以140个字和图片及相关地理信息、音乐、投票点等要素组成的新兴媒体一夜爆红。

特别是在社会突发事件中,微博的传播往往先于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

2008年3月,刚迈入而立之年的退伍军人彭高峰3岁多的儿子彭文乐上完幼儿园回家后和小伙伴们一同玩耍。彭高峰正忙着照顾生意,转眼间,孩子就不见了。2009年,网友邓飞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新浪微博上第一次发了彭文乐的照片,之后每次逢年过节都会再发一遍。2011年在兔年即将到来时,一位回乡探亲的大学生发现村里一位小男孩很像网上疯传了两年多的寻人启事中的当事人,随即联系彭高峰。在警方的配合下,彭高峰终于找到了丢失两年多的儿子。正是由于草根声音的力量,由于于建嵘、薛蛮子、邓飞和那位大学生等网络公民的善念,创造了网络寻人的奇迹,通过网络为社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善事。

这些微博的撰写者,毫无例外都是草根人群,通过草根的力量使这些微博在互联网上火爆。随着草根声音在新媒体时代的呼喊,草根的力量在微博上不断发展壮大并呈现出节节高升的走势。

二、微博在新媒体时代被草根青睐的原因

近年来,微博在许多社会突发事件中的突出表现让我们不得不去感慨这种在新媒体时代新兴的传播方式正以最快的速度、最深的影响力在潜移默化中贯穿于我们的生活。

首先,微博短小的篇幅和字数限制给草根群体中那些文字表达能力不强的人们提供了平等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只需电子邮箱或是手机号码便可以注册使用。微博的零门槛、零手续使所有的草根人群都可以将自己的所听、所见、所闻、所想通过网络发表出来。《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显示,2010 年7 月,新浪微博的总微博数超过9000 万,每天超过300 万,平均每秒钟都会有近40条微博产生。“1970年,个人电脑革命的十多年前,加里·冈珀特(Gary Gumpert)就论及‘微型传播(mini-comm)的兴起。他所谓的微型传播是,人们用印在T恤、运动衫等衣服上的语词来‘广播个人的讯息或者符合自己口味的讯息。与印刷领域的一切均有改进一样,数字时代的个人讯息和政治讯息凭借新新媒介比如推特网的更新,使‘微型传播大踏步前进,于是,任何语词都可以立即在全球范围内‘印刷、发表了,而且接受者还可以将其复制并转送给自己的追随者。如果写微博的人愿意,凭借一个新的‘微博,那些语词还可以刹那间修改或改变。”

在新媒体时代,随着网络的全方位普及,手机与网络的融合更使得微博的发布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用户更可以通过互动关注、私信、@对话等方式来进行沟通。“在功能上,这些新闻网上的微博是一种无线服务,就像美联社或路透社一样。‘追随者收到这些微博,一般不回应。在这样的传播中,虽然接收者能用微博互相交流,但这里的微博是大众传播媒介,而不是人际传播媒介。(和掘客一样,微博容许单向追随者,A收到B的所有微博,而B没收到A的微博;微博也容许双向追随者,A和B都看到对方的所有微博。)另一方面,微博可以是一对一的人际交流;此时,微博的功能不仅是一种珠宝首饰,而且是一种新的电报。”

三、草根声音的力量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力

“微博”被广大网友亲切地称之为“围脖”。“微博”的传播方式与“博客”十分类似,但“微博”较“博客”更快速、更便捷。在实际操作方面,“微博”与手机、“博客”以及诸如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站联系起来,大大实现了其互动性和开放性。

由于微博的开放性,草根群体可以在自由宽松的微博空间里针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发表看法、进行争论,进而对社会热点问题提出很多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也起着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无论是对政府、对权利机构还是对社会来说,都像一个摄像头和一只巧舌头。随着微博越來越迅速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其中,草根声音的力量将会越来越壮大,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也会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微博的匿名性、开放性和零门槛等特征,在一些重大社会事件的传播过程中,由于“把关人”力度的缺失,微博在转发或评论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非理性的情绪化言论。这些言论的煽动性和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力也不容小觑。草根声音的力量并不完全都是正面的,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它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负面影响。不排除有些人为了博取粉丝,为了赢取利益,有些人为了转发量就捏造谣言,使得网络成为制造虚假信息的温室。

微博的诞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草根声音的力量需要我们共同地去依靠道德、依靠素质去维护去引导才能最大程度地消除负面影响。因此,在重大社会事件的传播中,草根群体要在敢用微博的同时,善用微博,借用微博之力推动社会事件更好的解决,才是草根声音的力量在社会中作为正能量的正确途径。

四、结语

我们在看到“微博”的优势并将其充分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微博带来的问题。其实,微博作为一种技术产物,本身并没有好坏善恶,关键是看人们如何使用它。从微博在新媒体时代的重要作用看到它背后草根声音的力量,看到草根,这一社会群体所呈现出的越来越重要的力量。我们探讨微博的特性与弊端,探讨草根声音的力量在新媒体时代的微博现象、草根声音在新媒体时代的力量等等,只是希望通过这种理论研究使人们更好地、更全面地认识微博这一新兴事物,认识草根声音的力量,从而使之更好地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新新媒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2]李林容,黎薇.《微博的文化特性及传播价值》[J].《当代传媒》,2011(1).

[3]石磊.《新媒体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4]喻国明.《解读新媒体的几个关键词》[J].《媒介方法》,2006(5).

作者简介:蒋翠莲(1981—),女,汉族,四川人,中级记者,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简析。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博网络新媒体
传统媒体所办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分析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