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凸显高中语文德育功能的实践与思考

2018-03-03陈书杰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人文高中语文德育

陈书杰

自古以来,对于学校教育和教师来说,“传道”是义不容辞的基本任务和工作职责,不仅如此,还明确排在“受业”和“解惑”之前而位居首冲之列。时至今日,“关注人文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新形势下教育领域中的最强音和核心语,并日益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强劲发展之势,更是为各类课程教学活动做出了战略性指向和战术性指导。“文因道存,道以文显。”作为母语学科和最基础的语言文字学科,积极开展“德智相融”的语文教学活动,不仅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根本要求,而且是不容偏废的应有之义,有利于切实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基本特点。下面笔者就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凸显其德育功能。

一、挖掘教材

语文学科具有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和情感美的内涵特征。尤其是编入教材中的课文,不仅文质兼美,富有典型性,而且蕴含着丰富多元的思想道德和精神力量,那些历史名家和传世之作中的经典元素,是开展人文教育活动的良好素材和优质资源。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孔子大力宣扬积极向上的进取思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为后人樹立了忠君爱民的道德典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传递着匡世济民的社会责任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抒发了广阔博大的胸襟和无比崇高的理想;“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用革命猛士的浴血情怀来激励人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更是以乘风破浪的壮志豪情来昭示着后世……教师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并利用这些,能不断放大德育活动的效益和效应,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文道合一”的课程目标。

二、拓展延伸

教材是“教书育人”的主要依据,然而“无非就是几个例子”而已。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善教者必须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超越教材、走出课堂”的拓展延伸活动,把人文教育不断地引向更广、推向更深。

如教学《拿来主义》后,笔者组织学生就“拿什么?如何拿?”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高中生毕竟拥有较强的质疑意识和批判能力,他们谈及的话题很广泛,有政治、历史、军事、文化和社会热点等。其中最有意义的是: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前一段时期,我国有关部门对引进电视剧把关不严,所谓偶像剧及其偶像明星等可谓照单全收,甚至形成了疯传状态。那些不切实际的剧情、明显做作的表演,还有剧中人无所事事的奢靡生活,以及灰姑娘变成公主,抑或动辄青蛙王子、富家子弟的荒谬故事,对现代社会流毒甚广、遗害无穷。许多人认为,这就是严重缺乏“拿来主义”特质的现象。只有把“独立自创”和“拿来主义”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

三、自主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学习如此,人文教育亦是如此。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开展寓教于动、寓教于乐的自主体验活动,以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经历,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人文教育目标。

比如,教材中有许多篇章都蕴藏着可观可感的故事性、情节性、趣味性和哲理性元素,非常有利于学生在诵读与赏析、品味与感悟中开展自主体验活动,有利于他们在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中不断积累与积淀人文元素。在《廉颇蔺相如列传》《烛之武退秦师》《长亭送别》《鸿门宴》《雷雨》等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合作探究为平台,积极开展课本剧表演等活动;在《劝学》《师说》《祝福》《六国论》《阿房宫赋》等课文教学后,教师可以激励、引导学生就人物形象、主题内容和相关论点等开展有利于人文教育的辩论研讨活动,以逐步地健全其人格,凝炼其道德情操。

四、开发资源

“教人求真”与“学做真人”是开展人文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什么是“真人”的标准呢?显而易见,它绝非只指才丰学富、智高一筹的人,而是现代社会建设和发展中所需的“德才兼备”的人。笔者认为,要让学生能够学习与触摸完全而又实实在在的“人生之道”,教师必须善于把“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有限的教材资源与无限的各类资源有效地融合起来,以此“激励、唤醒、鼓舞”他们从更多内容、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和更多途径中不断地求知强学、健心积德。

以多媒体资源教学为例。王勃笔下的《滕王阁序》,由于时空跨越较大,文字相对生疏,仅凭教师的口头讲解,很难让学生感受其情其境其美。有鉴于此,笔者借助多媒体播放了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在滕王阁录制的现场配乐朗诵,并且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滕王阁的壮丽景色,提供了一场如临其境的“视听盛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涵咏文字,就能让他们感受到令人震撼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之美。

综上所述,教师善于把“德育”与“智育”相互渗透并融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增加语文教学的内涵和厚度,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情感实践中向善“做人”,更好地学做“真人”,努力做一个“大写”的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高级中学(226534)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高中语文德育
人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