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名词量词化”现象及其表达效果
2018-03-03郭纯青
郭纯青
在原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有一篇明朝张岱的散文名篇《湖心亭看雪》,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寥寥数句,生动体现了西湖雪景之空阔,雪景下长堤、湖心亭、小舟、人物等之渺小。栩栩如生,极具画面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痕”,原指创伤愈后留下的疤,而在诗中将长堤勾勒成淡淡一抹,轻卧在西湖雪岸上。“点”本是“小黑也”,此时的湖心亭仿若茫茫雪景中的“小黑”,点缀其间。“芥”者,“小草也”。作者描写自己所乘之舟为“芥”,在空阔的雪景中,景与舟,大与小,对比极其鲜明。最妙的是“粒”。在笔者看来,这是最大胆、最具匠心的用词。“粒”指小且圆之物,比“点”更小,更具立体感,因“舟”已为“芥”,舟中人自然微如米“粒”。“粒”字之用,果真妙也。
在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中,量词叫做单位词,王力先生认为“一般说来,单位词是由普通名词演变而成,并且它们的语法意义就是由它们的本来意义引申的”。由此可见,名词与量词天生关系亲密。
古诗文中存在大量“名词量词化”现象。它们中有的词本义基本消失,只作为量词出现,表达语法关系,成为“专用量词”,如个、只、条、匹等。而有的则在某种特定语境中临时借用作量词,形成新的语言链接,词的本义不变,脱离这个语境还是名词,如上文提到的四个词。
这些被量词化的名词,用在句子中新鲜别致,蕴含无尽意趣。本文梳理了初中教材古诗文中的“名词量词化”现象,并以此探讨其表达效果。
一、修辞效果
量词化的名词与被修饰词常构成修辞,不仅提高句子的审美内涵,还使诗文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常见的修辞有比喻、夸张、借代等。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沉舟側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万里乾坤如甑,一轮火伞当天。(施耐庵《水浒传》)
顶上万株绿树,根头一派黄沙。(施耐庵《水浒传》)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第一句中“芥”字量词化后,既修饰“舟”,又形象地将舟比作草芥,后半句又将人夸张成“粒”,生动传神地写出湖心亭的清幽寂静,反衬诗人内心的孤独落寞。第二、五、六句借代。“帆”是船的一部分,也是最显著的特征,这里借用“帆”代指船。“骑”指一人一马,这里用“千骑”代指军队。“钟”本指古代量器,“万钟”代指优厚的俸禄。第三、四句运用夸张,强烈突出了太阳的毒辣、环境的荒凉,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二、形象感鲜明
“名词量词化”后,由于名词本身所反映的事物具体可感,使得被修饰的事物更具体化,从而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画面感。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梅尧臣《鲁山山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白居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处”指地方。不写“几只”,而说“几处”,给读者展现了早莺三五成群忙着抢占各处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的情景;“轮”既绘月又写秋,描绘出一幅青山吐月的峨眉秋夜图;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在回答诗人“山中有人家”,生动绘出一幅原生态山行图;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八月秋风怒吼而来,卷起屋上层层茅草,既有动作感,又有画面感;点点碧苔,声声鸟鸣,构景严密,浓淡相宜,充满闲情逸趣。
三、用词精巧别致
“名词量词化”,不仅将其运用在表示事物的单位上,还用于被修饰物美的表达上,用词往往打破常规、别出心裁,为诗文营造独特意境。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穿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记》)
“滩”指水涨退后露出的平地。诗人写鸥鹭,用“只”太少,用“群”太俗,巧用“滩”,惟妙惟肖写出鸥鹭群起惊飞之景,使整个画面由静变动,意趣盎然; “顷”本是面积单位,此处用来形容颜色,突出碧色之广,天地连成一片,让人产生美妙的联想; “川”本义是平野,用来写碎石,写出风猛沙石多,营造出苍凉悲壮的意境,远比“一地”“一片”要新颖巧妙。用“头”修饰鱼,较为少见。恰是这个妙用,使得鱼在水中摇头摆尾悠然自得的样子活灵活现,意境深远。
正是这些“名词量词化”的运用,给文章增添了雅趣,丰富了画面,开阔了意境,引起读者强烈共鸣,让人在细品之间惊觉其妙不可言。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南校区(5180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