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构建

2018-03-03徐海龙甄红菊

卫生软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医药卫生医务社会工作者

徐海龙,甄红菊

(山东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出现了一类新兴职业群体——医务社会工作者。他们以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岗位,以需要帮助的病患为服务对象,帮助病患解决因病引起的各种非医疗问题,减轻了病患负担,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体现出医疗卫生服务的人本关怀。尽管医务社会工作得到卫生、人事、民政的政策助推,但是从目前看,医务社会工作还处于比较艰难的起步阶段。无论是医疗机构还是病患群体,对于社会工作这一新兴服务还缺少最基本的认知,医务社会工作的宣传任务还十分艰巨。而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构建是这一宣传工作的前提和核心。目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处于探索阶段,如果没有专业价值观的引领,就可能出现服务职能定位不准确、服务效果得不到认同、医务社会工作总体出现偏差等问题。因而,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构建,是全面推进医务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构建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必要性及可及性,并提出构建路径的基本思路。

1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构建的必要性

1.1 是推进中国特色医务社会工作的必要之举

医务社会工作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是从宗教中逐渐分离出来的一项活动,对病患进行人道主义救助是医务社会工作的宗旨,最初是经济救助,后来扩展到其他领域。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借鉴了西方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但在具体实务领域又有自己的特色。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应当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也只有符合中国国情,与中国特色的各项社会制度相结合、相配套的医务社会工作,才有发展下去的现实基础。但目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探索在实务领域,理论研究、政策研究严重不足,价值观的研究更是没有展开,也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而推进中国特色的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引领是首要的,也是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区别于西方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标志。

1.2 是宣传、打造、提升医务社会工作影响力的关键之举

医务社会工作的认知度较低是医务社会工作推进中的困境之一。解决这一困境,就必须加大医务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是对医务社会工作理念、宗旨、方法等的凝练表达,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让听众从几个词中获知医务社会工作的本真含义。价值观也是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形象名片,通过这张名片,使服务对象在感情上靠拢社会工作者,在遇到困难时找到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信任、接纳社会工作者消除障碍。医务社会工作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依靠两条腿走路,一条是理论,一条是实践。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探索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相应的理论支持,医务社会工作也只能停留于表层。同时,如果没有价值观的引领和支撑,医务社会工作就会迷失方向,在根本性问题上有可能走入误区。价值观对于医务社会工作就像灵魂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医务社会工作能否赢得人心、获得公众认同,关键在于医务社会工作是否真正贯彻了它的价值观。

1.3 是全面深入推进医务社会工作的迫切之举

纵观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如果没有人道主义的救助精神,就不可能诞生社会工作这一职业。价值观先行是西方社会工作开展的宝贵经验。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够开展起来,一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体现尊重生命、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医疗秩序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国家对社会建设的重视、支持,使社会工作在全国诸多行业领域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社会工作赢得了好的口碑和赞誉。医务社会工作能否得到社会公众和政府的认同,取决于它自身的职能定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专业价值。医务社会工作能够得到全面深入的推进,政府的认同、支持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集中表达,医务社会工作应当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在这一领域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价值观,保证医务社会工作正确的价值导向,落实政府对于医务社会工作的根本要求,这是推进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同时,目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实务领域模式多样,但缺乏一个统领整体的价值观,导致医务社会工作碎片化,不能够整体推进。因而,全面深入推进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2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构建的可行性

2.1 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为价值观构建提供了实践基础

医务社会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推进模式,并且在促进医患沟通、协调医患关系、增进人本关怀、满足病患非医疗需求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首先,医务社会工作得到了政府的认同和支持。2007年,卫生部、人事部对于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社会工作的状况进行了调研,对社会工作者给予高度评价,称他们是“医生的助手、护士的伙伴、患者的朋友”。2009年卫生部医改文件提倡医院“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增进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上海、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成为医务社会工作开展较早并具示范效应的城市。其次,医务社会工作也得到了病患群体的认可。2017年9月,记者仇逸做了这样的报道[1]:在上海医疗机构,有一个日益壮大的群体,他们是医师的助手、护士的伙伴、患者和家属的朋友,他们站在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搭建起医院、医生和患者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提供心理疏导、人文关怀、法律援助、经济资助等服务,将问题化解在病房、解决在萌芽,作为社会治理精细化、人文化的生动载体,化解矛盾增进和谐……越来越多的认识他们,了解他们,依靠他们,他们,就是医务社工。医务社会工作不仅在上海、深圳、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开展,也开始在二线、三线城市开始试点与探索。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了解并认同社会工作,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到社会工作中来,这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了实践基础。

2.2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人本化改革为价值观构建提供了政策空间

2017年初,国家卫生计生委等22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重视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鼓励医疗机构引进临床与咨询心理、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加强精神医师、护士、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康复师、医务社会工作者等综合服务团队建设。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更多体现出人本关怀。医学的专业精神是拯救生命、治病救人,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宗旨有着高度契合。医疗卫生服务也将更多关注点放在为病患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上来,社会工作的发展获得了较大的政策空间。医务社会工作已经成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人本化改革取向使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构建有了政策依托。

3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构建的路径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构建既应体现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又应突出医务社会工作的独特职能,因而,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构建要有厚度、宽度、高度,还要有温度。所谓厚度,是指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凝练要有深厚的理论资源支撑;所谓宽度,是指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既要凸显社会工作核心价值,又要体现医学专业精神;所谓高度,是指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要求,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温度,是指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要突出人的价值尺度,要立足于服务人的需求定位价值观,体现医务社会工作对生命的尊重。

3.1 以马克思主义人与社会的理论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虽然没有关于医务社会工作的相应理论框架,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的思想为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了厚实的理论基础。什么是人?马克思回答说,“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存在,离开社会关系的人就失去人的本质[3]。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使我们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我们如何表述社会工作价值观有很重要的启示。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凝练必须面向人的需求,对社会工作如何满足实现人的需求进行理念和方法路径的概括。

同时,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也为我们构建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提供了借鉴和思考。赵廷(2014年)[4]概括了美国社会工作的6个核心价值观,即:服务、社会公正、人的尊严与价值、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诚信、能力,认为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可以超越国界、民族和意识形态,从而被大家所接受。文军(2014年)[5]呼吁社会工作者应遵循“接纳、尊重、个别化、案主自诀、保密”等为核心原则的价值观。同时,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仁者爱人、人皆有不忍之心的思想。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源为我们思考医学社会工作的价值有重要启示。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构建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为基础,借鉴西方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方法,融合我国传统人文观的内容,夯实价值观的理论厚度,丰富价值观的理论滋养。

3.2 找准医学专业精神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交叉点

医学是一门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学问,它的服务对象是病患。“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有名的墓志铭至今被认为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写照。医学面对的人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同时也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医学不仅要解决人的生理疾患,还要关注人的社会需求的实现,因而,医学不仅有自然科学的属性,也有社会科学的属性。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助人自助”。它关注处于病患期的人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着力于调适病患的心理变化,使之形成与治疗相适应的健康心理。它同时关注病患群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帮助解决病患经济条件的恶化问题;它还充当病患与医者的沟通桥梁,为建构和谐医患关系而努力。社会工作就价值理念来讲,与医学对人的关怀是一致的,服务的对象一致,但工作的方法、解决的问题有所差别。

医务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介入医疗卫生服务产生的新兴职业,它的价值观是医学价值观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构建要有学科宽度,既要体现医学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融合,又要体现出它与医学与一般社会工作在服务场域、服务对象以及工作方式方法上的区别。医务社会工作中,医者和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都是病患群体,但双方承担着不同的服务职能。或者说,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把原来由医者全部承担的治愈职能的一部分让渡给社会工作者,使其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发挥职能。鉴于此,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构建重点要突出医疗卫生服务的价值原则和意义,同时突出社会工作的方式方法。

3.3 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构建要有政策高度

针对医药卫生过度市场化带来的诸多问题,自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新强调了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强调政府保证医药卫生资源公平性、可及性、社会性方面的责任。十八大以来,政府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新医改目标下我国医药卫生服务供给侧改革被提上日程。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构建主要解决社会工作在推动医药卫生服务供给侧改革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医务社会工作应当在国家医药卫生改革的大背景下对自身进行定位,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构建也要在国家宏观制度背景下考虑,和政府的精细化治理、人本化治理理念相结合,将社会工作看作医药卫生领域治理手段的一种创新,看作提升医疗质量、增进医疗卫生领域人们获得感、幸福感、补充政府公共服务责任的重要方法和举措。

同时,要把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它从国家、社会、个人3个层面提出了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是价值观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是引导、规范所有行业、领域核心价值观的价值遵循。医药卫生领域也是社会的一个场域,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制定要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国家提升公民幸福感、获得感的价值目标,体现社会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追求,体现公民个体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

3.4 必须体现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如何不断提高个体人文修为和临床人文技能,使自己由看病治病的病理医生转变升级为关爱帮助病人的社会医生,使医疗卫生服务成为最具人文关怀色彩和最具温度专业的社会服务,这既是时代赋予医护人员的神圣使命,又是医学专业精神的客观要求,还是现代医生的社会角色[6]。

价值观的构建要解决“我是谁、为什么人服务、解决什么问题、达成什么目标”的问题。如果说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是特定境遇下急需救济的人,那么,在医药卫生服务体系之下的社会工作,它的服务对象就是有着各种困难的病患群体。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要体现社会工作扶弱助残的助人宗旨,体现医疗卫生事业的综合性服务理念。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构建应当有一定的倾向性,虽然在职业定位上是独立的第三方,但在价值取向上,它是服务于弱势群体、帮助困难群体发声并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救助的一种声音和力量。

综上所述,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构建应当结合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实践,落实政府医药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取向和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遵循,以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吸取我国传统文化优秀思想资源,凝练有理论厚度、有学科宽度、有政策高度、有人性温度的价值观,尽管这一探索还在路上,但是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必将使这一共识性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上海:医务社工,传递润物细无声的力量[EB/OL].(2017-09-19).http://www.sh.xinhuanet.com/2017-09/19/c_136621399.htm.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 赵 廷.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研究,社工中国网[EB/OL].(2014-04-09).http://theory.swchina.org/research/2014/0409/12926.shtml.

[5] 文 军.理论研究:增强社会工作学科的理论自觉[EB/OL].(2014-10-10).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8-01/17/nbs.D110000renmrb_01.htm.

[6] 刘继同.中国健康社会工作实务体系范围与现代医生人文关怀型社会工作角色[J].人文杂志,2015,(2):110-115.

猜你喜欢

医药卫生医务社会工作者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工作条件、家庭支持与职业发展:中国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誓 言
——医务工作者之歌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上海故事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