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学教学中对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

2018-03-03王雅光穆长征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7期
关键词:组织学医学院校医学教育

田 鹤 ,王雅光 ,穆长征 ,2*

(1.锦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2.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医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医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为人类健康服务的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随着信息网络等技术的发展,医学教育也在高速发展,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培养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医学生的科研素养。一些世界一流的大学早已把科研能力培养纳入了本科生培养要求[1]。我国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指出: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2]。组织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和相关功能的科学,是医学生较早接触到的医学基础课程。组织学内容抽象,知识繁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在组织学教学中,将教师在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和新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查阅文献,拓宽视野,建立一种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

1 培养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必要性

医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决策力和终身自主学习能力的临床医生及科研复合型人才,医学生的诊断和科研是成功的基石。医学院校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具备创新能力的医药人才[3]。未来的医生不仅要会看病,还要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只有医生的素质提高了,医学才能不断创新发展。

地方医学院校,教师少,学生多。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就业压力大。教师教学任务重,科研能力相对薄弱,科研项目不多,只有很少的本科生有机会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而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若能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科研知识,就能够培养所有学生的科研能力[4]。组织学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课,对于刚刚接触医学的学生,是培养其科研素质的良好时机,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

在组织学教学中,我们改变以往教学方式,授课前教师查阅相关章节的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针对授课内容将科研方法和科研理论融入教学,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融入授课内容,集体备课时互相讨论,形成教学方案。在讲授神经组织这一章节时可引入神经系统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待学生掌握了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结构及功能后,向学生介绍发病率较高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AD)。AD的发病机制主要有3种假说:淀粉蛋白级联假说、APOE4假说和Tau蛋白假说,引导学生查阅文献,讨论AD的治疗方法。学生会查到一些药物能够靶向淀粉样蛋白,但是由于副作用等因素,这些药物均没能顺利通过临床试验。学生也会查到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在AD发展中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能够吞噬斑块,另一方面过度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可加剧疾病的进展。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激发了学习兴趣,拓展了将科学研究与临床结合的科研思维,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 课余时间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目前,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国家、省和学校均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鼓励本科生组建团队,申报项目,开展科研活动,并给予经费支持。结合学校的“导师制”培养制度,我们教研室教师积极帮助对科研有兴趣的学生,成立研究小组,全面指导学生。在实际操作方面,从动物的培养、模型的制作到形态学实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分子生物学实验(Western blot、PCR)均让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理论方面,为学生设立研究方向,指导学生查阅文献,撰写课题申请书和论文,教师进行修改。通过参与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学生的科研思维、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都得到了提高,为以后从事临床工作或者读研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组织学教学既要传授理论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组织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教研互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组织学医学院校医学教育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