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动画片发展的民族化及其实现路径

2018-03-03万桂红

关键词:民族化动画片动画

万桂红

(黄冈师范学院 文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动画片是少年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新兴综合艺术,在科技制作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故其对于民族的艺术教育、人文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纵观几十年来我国动画片的发展历程,既有可喜的成绩,也有不少遗憾,如动画片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等方面尤显着力不够。比如,在中央一台连续播出的国产动画片《熊出没》在人文内涵的发掘、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等方面大有可提升的空间。该片大量充斥着搞怪、打斗、疯癫乃至神经质,甚至把成年人世界的种种陋习、劣行、恶迹带进片中,其浅表化、平庸化的娱乐降低了该动画片的人文价值。这类动画片普遍缺乏人文教育的精神底色,这也是中国当下动画片遭人诟病的主要原因。

追求人文内涵的民族化,应该是中国动画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毕竟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辞海》中对艺术的民族化的定义是“运用本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1]民族风格作为艺术作品的地域性标识,是动画艺术必须坚持的方向。当今中国动画片发展的文化困境的之一就是对民族化认识的分歧与表达的误区。笔者认为,在当前我国迷茫的动画产业中,民族化是中国动画发展的必然选择,动画片的民族化也是民族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民族化对中国动画片与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一种双赢。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动画片的民族化应该是从内容到形式的民族化。

一、民族化是中国动画片发展的必然选择

针对当前学界关于动画片是否民族化的认识的分歧,我们要认识到,民族化仍是中国动画片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动画片的民族化,“这不仅是由于人们对于动画艺术民族化重要意义的认识有所提高,还包含了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感情和期待动画事业蓬勃发展的殷切希望。”[2]

(一)民族文化是中国动画片发展的立身之本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格局,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博大精深、和而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发源、生长、成熟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凝结的精神成果,是该民族生活方式、运转图式的内在动因与根基,是彰显其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独特表征[3]。灿烂的民族文化是动画发展的根基和土壤。我们有无数经典的民间故事和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我们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传统的剪纸、绘画、刺绣、皮影、木偶等;中华民族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如戏剧、曲艺、民间音乐等;中国文化中的多元哲学思想、儒释道文化……民族文化承载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审美情感,是中国动画片发展得天独厚的文化基础与资源库。

“艺术的生命离不开文化的土壤和空气。”[4]动画片是寓教于乐的艺术作品,动画片的创作离不开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厚感情、离不开对本民族文化全面的理解、挖掘。民族文化为中国动画片提供了其他国家难以复制的特质和资源,这是中国动画产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立身之本。只有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蕴,赋予传统以鲜活的生命力,才能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国产动画片。

(二)民族化是中国动画片摆脱国际市场劣势的关键所在

我国动画片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沿着民族化道路发展,自觉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之后提出了“走民族风格之路,探民族形式之风”的纲领性口号。中国动画片从一开始就是把中国的剪纸、绘画、 戏曲等民间艺术表现形式运用到动画片的创作之中。20世纪 50年代的剪纸片, 60年代后的水墨动画片, 以及后来工笔式的民族漫画式的动画片, 这些都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片。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与多样的民族表现形式的确立,使得中国动画片找到了自身独特的话语表达系统, 最终形成了风格独特的“中国学派”,也确立了中国动画片当时在国际舞台中独特的地位与价值。如《大闹天宫》《三个和尚》《牧笛》等29部动画片曾多次获得伦敦电影节、戛纳电影节、西柏林电影节等多个奖项。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日等文化产业大国的产业优势凸显,美国电影的出口额占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80%,日本的动画片占全世界动画市场份额的60%。美日动画充斥着中国动画市场,中国动画片开始走向衰落。纵观近20年间国产动画的发展,中国动画产业在原创能力、质量、品牌建设等方面与美日动画产业存在着明显差距,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动画艺术的灵魂——民族文化的缺失。日本作为世界上第二动画产业大国,从较早期的 《聪明的一休》《铁臂阿童木》一直到宫崎骏的系列作品, 始终带着鲜明而浓郁的本民族特点与民族风格。“国际化”显然不是我们的长处,“民族化”才是“中国学派”和日本动画片给我们的经验启示,也是当下的中国动画片摆脱市场劣势的关键所在。

动画片是一种以文化为依托、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为主旨的精神文化产品。动画片要高度凝聚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审美特点并承载民族艺术精神。“每一个民族因为其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生活条件、社会制度等因素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族心理,体现着各自民族的审美特点,形成了各自民族的艺术精神。”[5]中国动画片必须坚持民族化的发展方向,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探索与坚守民族艺术精神,在传统中创造出具有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的动画精品。

二、动画片的民族化是民族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动画片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滋养。动画片是一种文化产品,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从民族文化的发展角度来看,动画片的民族化发展也是民族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其对于民族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一)民族化的动画片是中国本土文化战胜外来文化入侵的重要武器

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伴随着文化的全球化,一些欧美国家和亚洲国家的文化产品大量进入中国。今日中国到处可见外来文化的“泛滥”:国内刮起的“日韩热”、好莱坞大片等席卷中国娱乐市场,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深受国内青少年追捧,还有随处可见的美国的“星巴克”咖啡、“麦当劳”快餐等餐饮文化……他国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文化输出将他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已经悄然渗透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在温馨的商业消费的外壳背后隐藏着浓厚的意识形态或政治目的。这本质上是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一种文化入侵,甚或可以说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

中国要有效地抵抗外来文化入侵,就要大力弘扬本土文化。相对于外来文化,本地的、本民族的文化就是本土文化。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本土文化——民族文化。动画片是民族文化传播的有力载体,当然也是他国进行文化扩张、文化入侵的重要工具。国外动画片的大量引进,对我国来说,不仅仅是经济利益上的损失,更是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和侵略。动画片是一种文化产品,兼具娱乐和教育的功能。动画片的主体受众是青少年,青少年是一个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少年强则国强”。据《中国动画传播状况研究》中夸克市场研究公司在2000年对京、沪、穗三地进行的14—30岁青少年卡通及卡通消费调查,调查数据显示,京、沪、穗三地的青少年最喜爱的动画片中,日本片占60%,欧美29%,内地及港台总共11%。[6]我国青少年对国外动画片的迷恋让我们担忧。因此,我们不但要占领中国动画片市场,更要通过动画片提高青少年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民族化的动画片也是中华民族建构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是本土文化战胜外来文化入侵的重要武器。

(二)民族化的动画片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媒介与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根本上来说,在于其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政治学家约瑟夫·奈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既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威慑能力等硬实力,还包括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吸引力,这种‘以吸引而非威逼利诱实现目标的能力’就是软实力。”[7]他进一步指出软实力的实质是一种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文化在软实力的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只有当一国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在国际社会广为流传并得到普遍认同时,文化软实力才算是真正地提升了。文化软实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而文化软实力必须通过文化传播、文化贸易来实现。动画片以艺术的表现形式输出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是一种传播媒介,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软实力与文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世界,世界各国在国际文化贸易方面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和资本的竞争,也是文化的竞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不仅贴合大众对文化的需求,也符合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本质和全球化竞争的潮流决定了世界文化强国必然是一个全球文化贸易的大国。文化的创新力决定着文化贸易力的水平。中国动画片必须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中不断创新发展。从2004年到现在,中国动画人一直在探索动画产业的发展及相关产业集成,不断提升动画产品的贸易力。在继承与创新中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与创新力的动画片精品,是中国动画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切实之需。

三、中国动画片发展的民族化路径

每一门艺术都需要寻找到自身的定位,才能有规律地循序发展。“民族化”是中国动画片长远发展的根本方向。在“民族化”表达的过程中,真正地提高民族文化在动画片中的表现力与识别性,这是中国动画人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中国动画片的民族化发展,就是要让动画片体现民族特性的总和,达到民族化的内容和形式互为表里的有机统一。在具体实践中,动画片的民族化就是从创作理念、思想内容、表现形式、情感陶冶等多路径来实现的。

(一)创作理念的民族化

创作理念的民族化,是一切民族艺术民族化的前提。动画片民族化发展的前提就是创作理念的民族化。在具体的动画片中,创作理念的民族化就是在动画片的创作构思之初把握一个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和经济生活,遵从和体现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价值取向与审美观念等,并使这些集中体现在动画片中。

“中国学派”就是坚持民族化创作理念的结晶。《大闹天宫》是“中国学派”动画的标志,它因具有的浓郁的中国特色而家喻户晓,也因此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大闹天宫》从京剧艺术中引进孙悟空的造型,运用了剪纸的方式和民间艺术的造型方法,其服饰、道具、场景等的设计也很好地借鉴了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正如当时国际上对我国动画电影所做的评述:“中国美术片具有民族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在国际上都是第一流的。”[9]当今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必须继续秉持民族化的创作理念,不断创作出具有民族风格的动画片。

(二)思想内容的民族化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精神。中国动画片唯有将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等思想内容融入其中,才能创造具有民族风格的动画片。具体来说,动画片思想内容的民族化主要体现在题材和主题两个方面:一是题材的民族化。动画片不仅仅是一种“会动”的画的艺术,更是一种电影艺术,因此,只有好的故事才能打动人心,故事的讲述是至关重要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为中国动画片的思想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资源。当然,不是取材民族文化题材就标志着动画片成功地运用了民族化的题材,成败的关键是要看这个题材是否在新的时代被深入地挖掘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桃花源记》都是民族题材的经典之作。二是主题思想的民族化。主题思想是动画片的内核,任何一部优秀的动画片其中都潜藏着一个积极美好的主题思想。好的主题是可以跨越种族逾越语言障碍的,是世界性的、全人类的共有财富。比如和平、爱情、自由、民主、人性等等。如2005 年中国电影华表奖获奖动画作品《小兵张嘎》,可谓是当代动画片中主题思想民族化的典范,作品表现了为了自由而抗争的精神,展示了永远的人性光辉。中国文化中的多元哲学思想、儒释道文化与“中和之美”“天人合一”等都是中国动画片的主题源泉。中国动画片就是要表达出中国文化的精神旨趣,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三)表现形式的民族化

中国的京剧、传统美术、造型艺术及中国的传统民乐艺术等都是中国动画艺术表现形式的源泉。动画片的表现形式的民族化包括角色形象、场景的美术风格以及表现手法的民族化。一是动画角色形象的民族化。动画角色形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动画本身的成败。动画角色形象是故事的灵魂,只有成功塑造了角色形象,才能完美演绎故事主题、吸引观众。“中国学派”就是将民族文化融于动画角色形象中,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动画造型:如《骄傲的将军》中采用戏剧脸谱勾画的将军,带着地道的中国意味;《小蝌抖找妈妈》中水墨造型的小蝌蚪,带着传统国画的恬淡空灵……这些经典动画很好地诠释了角色形象民族化的重要性。动画片可以通过角色形象突出主题、反映客观的审美价值,也表达出动画创作者对它们的主观态度。二是场景的民族化风格。场景与故事情节的演绎、矛盾冲突等紧密相关的,也为故事的发生、发展与角色形象的表演与塑造起到烘托、渲染作用。场景是动画片的一种镜头语言表现手法。场景的设定直接体现为动画画面的空间结构,也为整部动画奠定了时空背景。场景的民族化,是动画片民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秦时明月》中的场景设置贴切历史时代,连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和装饰物都融合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审美情趣。三是表现手法的民族化。中国动画片因表现手法的不同而划分出不同的种类。如“中国学派”曾创造出的清新古拙演绎国画意境的水墨动画片,讲求雕镂的剪纸动画,充满童真趣味的折纸动画等等。如《猪八戒吃西瓜》这是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它采用了豫北剪纸的造型风格。民族文化为动画片带来表现形式的多姿多彩,使中国动画呈现出民族化的艺术风格。动画片的表现形式伴随着艺术的发展而发展,时至今日,动画片的表现形式与以往“中国学派”时期大有不同,但民族化的表现形式仍是中国动画片的优势与方向。

(四)情感的民族化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情感。民族情感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优秀品质,而大部分的民族情感又是人类社会共通的情感与追求。比如,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动画片因展现出民族情感才会引起本国民众的共鸣,也因表达出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与情感而被世界所广泛接受。因此,歌颂与表现优秀的民族情感是动画片的应有之义。只有融入了民族情感的动画片,才有可能获得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如以中国武术和传统文化为背景、表达中国人爱好和平与自强不息的26集动画片《中华小子》在2004 年戛纳电视节上仅以两分半钟的样片展示就赢得了4000 万元的预售合同,至今已经销售到全球 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坚持民族风格和国际运作的跨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民族的才是世界的。”[10]只有蕴含了鲜明民族特色的动画片,才有可能被世界认同。

动画是一种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要立足文化本身。“现代艺术创作中,技术虽不可或缺,但绝非唯一。技术之外,内在支撑起动画作品的是文化意义,是叙事、人物、形象、话语和价值判断等,是它们将技术元素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吸引或打动观众的整体性作品”[11]。“民族化”是一个民族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中国动画片只有立足民族文化,实现从内容到形式的民族化的创新发展,才能提升其文化价值和艺术水准。在吸收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要遵守“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原则,要细心挖掘、择取和借鉴利用。当然,中国动画片的发展既要坚持民族化的发展道路,也要吸取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还要在动画片中融入现代观念、现代科技与艺术等以符合现代人的精神需求与审美需求。因此,中国动画片只有在继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民族性、世界性、现代性的高度统一,才能提升其核心竞争力、适应时代要求。

猜你喜欢

民族化动画片动画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我的动画梦
推荐一部动画片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