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碎片化学习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03周明瑶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微课科学中职

周明瑶

(哈尔滨市卫生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近年来,在全球信息化的大潮下,碎片化学习现象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碎片化学习有利于学生充分合理利用时间进行学习,提高时间利用效率与学习效果。中职内科学教学效果不理想,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急需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因此,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碎片化学习应用于内科学教学中,以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果。

1 中职学生在内科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内科学作为一门系统学科,具有比其他临床医学学科更加完整的理论体系。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学生基础薄弱,内科学学习难度大。其在内科学学习中的问题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中职学生理解教材能力不强。内科学教材理论枯燥乏味、专业性强,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差,对内科学教材内容无法有效消化,课前预习效果不佳。

(2)中职学生学习信心缺失。中职学生通常存在一定自卑心理,对学习信心不足,有畏难情绪。

(3)中职学生反感传统教学模式。中职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喜欢新颖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十分反感,上课参与积极性不高,逃课、上课玩手机现象普遍。

(4)中职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职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计划,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常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内科学知识。

(5)中职学生对内科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课程,是其他临床医学课程学习的基础,而中职学生对内科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利于对其他临床课程的学习。

2 碎片化学习的特点及其在中职内科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2.1 碎片化学习的特点

碎片化学习是通过对学习内容或者学习时间进行分割,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碎片化学习。现代通信手段如微信、微博、微课、论坛等都属于碎片化学习的载体。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碎片化学习作为新的学习方式并逐渐普及,在高速的现代生活节奏下成为人们广泛接受和热爱的学习方式。据相关资料统计,中青年群体是我国碎片化学习的主力,其中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121.7分钟[1]。

2.2 碎片化学习在中职内科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张克永提出:“碎片化学习拥有更新信息速度快和随时随地皆可阅读的特性。”[2]碎片化学习有利于实现阅读全民化、普及化,亦可成为经典导读的有效途径。

内科学是中职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学科,为临床医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做铺垫,教学内容多、学时少,理论知识复杂枯燥,而中职学生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展碎片化学习存在以下优势。

(1)灵活度更高:在分割学习内容后,每个碎片的学习时间变得更可控,提高了学生掌握学习时间的灵活度。

(2)针对性更强:在分割学习内容后,学生可重点学习对自己更有帮助或启发的那部分内容,这样吸收率更高。在分割学习内容后,由于单个碎片内容的学习时间较短,保障了学习兴趣,在学习成效上对于知识的吸收率会有所提升。

3 如何在中职内科学教学中合理利用碎片化学习

3.1 微课

微课(Micro Learning Resourc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时间短、内容少、知识点集中、资源容量小、主题突出、指向明确且易于检查,最适合中职学生开展碎片化学习。

3.2 预习作业

明确每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课前将问题发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有利于学生明确预习方向,把握重点,实现高效预习。

3.3 课后作业

组建班级QQ群,让学生上传课后作业,摒弃以往的书写方式,经由语音方式上传。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及时点评,师生、生生可在QQ群互相交流讨论[3]。

4 碎片化学习在中职内科学教学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碎片化学习在中职内科学教学中应用虽有较大优势,但也存在一定问题。碎片信息易于习得,能够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但是它们往往只能接受表面的知识,却不能挖掘背后的原理以及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4]。

4.1 注意力匮乏对经典教学方式产生影响

经济学家赫伯特曾提出:信息的聚敛必然意味着注意力匮乏。学生在适应了碎片化学习时,较难长时间集中精力进行课堂学习,所以课堂教学常出现“卧倒一片”的情况。因此,教师应灵活采用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2 形成惰性阅读思维对知识的正确和谬误不再追索

碎片化学习会使学生形成一种惰性化的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或者交互来获得知识碎片,不容易形成深度的、批判性的、理性化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常常使阅读者和学习者对所见知识全盘接受,即使知识错误或不准确也不拒绝。它对人们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以及理性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构成挑战。因此,教师应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将传统学习方式与碎片化学习有机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4.3 割裂式的表达影响知识体系的形成

在碎片化学习过程中,完整的思维系统被信息碎片割裂。碎片化的知识大都是借助于电子媒体传播,其表现形式较为丰富,导致人们在阅读时思维容易受到干扰,信息从四面八方汇于眼前,降低了对核心内容的专注性。因此,教师应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教材内容,以传统学习方式为主,以碎片化学习为辅,完善知识体系。

分析碎片化学习的特点及中职学生实际情况,在开展碎片化学习的同时,注重传统学习方式的引导,运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使学生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综上所述,碎片化学习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是值得利用和鼓励的。碎片化学习在中职内科学教学中应用优势显著。在现代生活中,时间的碎片化引发了学习的碎片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对微课、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进行碎片化学习是可行的,也符合教学需要及学生学习特点。但与此同时,应该注意在课堂上建构学习大体框架,同时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猜你喜欢

微课科学中职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科学大爆炸
科学
科学拔牙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