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平台在中职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3-03卢碧燕占小多袁锦玉黄素然
卢碧燕,闫 勇,占小多,袁锦玉,黄素然
(1.东莞卫生学校,广东 东莞 523186;2.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 523059)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是现今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趋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病理学是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目前,病理学传统课堂教学质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护理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为打破传统病理学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提升中职医学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共享病理学教学资源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显得尤为重要[1]。
1 病理学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现代社会以及护理学科发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二孩政策的实施、人口老龄化等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对护理人员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护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2]。此外,现代护理学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得到长足发展。从以往简单的清洁卫生护理到当前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现代护理学已发展成为一门集专业知识、社会以及人文知识于一体的综合应用学科。但目前护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却相对落后,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和学科的发展要求。
护理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被过度简化,对解剖、病理、生理等专业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不够重视。由于缺乏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护理人员难以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认识。在护理过程中缺乏主观能动性。这种培养现状不仅使护理工作质量下降,风险加大,更限制了护理人员的全面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就必须提高他们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平,培养以患者为中心的系统思维。在具体护理工作中,高水平的护理操作要求护理人员能够根据不同的病情独立做出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能够观察并及时有效反馈患者病情的进展情况,协助医生调整治疗计划。这些都离不开护理人员对患者疾病过程变化等病理学相关知识的系统理解和灵活应用。因此,学好病理学是提高护理人员专业基础知识水平的重要条件,也是他们全面认识和掌握患者病情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键环节。建设病理学信息化教学平台能让病理学课程学习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帮助护理人员适应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护理职业素养的高要求。
1.2 病理学教学内在改革的要求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疾病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科学,是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在中职护理专业教育体系中,病理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本应地位显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到的重视程度却偏低。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三年制中职教育科目繁多,临床护理相关科目教学尚需要加强,作为基础医学的病理学自然难以受到重视;另一方面受到病理学自身理论性强、传统授课形式单一枯燥、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较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学生的畏难情绪明显。病理学没有受到重视导致课时被压缩、课程性质远离核心基础课、考核形式多为考查等。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病理学教学已经很难让学生充分重视病理学学习。因此,急需在现有条件下,改革固有的病理学教学模式,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为使病理学走出教学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这些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课程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有益转变。应用这些新型教学模式不但突破了传统教学条件下师资、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最大限度拓展课程的延续时间;同时也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更高效地利用传统课堂时间进行重难点突破和知识的系统整合,实现有限课时内授课内容的最大量化和最优质化。教学资源信息化、共享化是新型教学改革模式全面推行和实施的基础。因此,建立中职病理学信息化教学平台是新时代条件下病理学学科适应现代化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需要的内在要求。它的实现能为各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资源以及平台支持。
1.3 政策和科学技术的支撑为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提供了可行性
国家为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要求,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以国家和政府之力,在总体层面确定了教育资源信息化的基调,并为各条教育文化战线进行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提供了政策以及项目经费等重要支持。在政策的有益导向下,通过项目主持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获得了长足发展。除政策层面的有利因素外,网络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则为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在图像数字化和大容量存储技术开发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作为教学资源信息化的载体,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的病理学教学资源,让病理学学习突破时空限制。而平台应用微课、慕课等多种教学资源表现形式更能适应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积极性。此外,依靠各种交互技术,平台能够实现病理学学习的内容选择、效果检测、师生间交流互动等多样化、自主化的个性学习。
2 病理学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可供中职学生选择的病理学信息化教学平台较少
目前病理学信息化教学平台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病理论坛,包括华夏病理网、中国病理学网、中华病理技术网等;第二类是网上公开课、慕课等开放教育资源,包括人卫慕课、中国大学MOOC等;最后一类是病理学相关微信公众号,如病理微课程、医学联络官等。第一类平台主要侧重于病理学临床诊断技术,面向的是临床病理医师,不适用于中职病理学教学,因此对该类资源不做详述。后两类平台偏重于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讲授,与中职病理学教学内容基本一致,理论上均可供中职师生利用。由此可见,可供中职学生选择的病理学信息化教学资源较少。
2.2 已有的平台信息化教学资源难以满足中职学生的需求
本校病理学教师和学生使用病理学网上公开课、慕课等开放教育资源和微信公众号发现,网络开放教育资源以及微信公众号各有优、缺点。网络开放教育资源的优点主要体现在系统条理性好,内容覆盖病理学所有章节内容,相对而言资源质量较高,且配有作业辅导反馈等互动环节。缺点是这些网络开放教育资源的授课教材多为大学本科教材,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因此该类资源的病理学知识范围广、难度大,中职师生利用存在较大困难。相对这类网络开放教育资源而言,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比较适合中职学生。一方面由于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较为简单,符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水平;另一方面学生对其移动端的操作模式适应性更强、利用率更高。但是,现有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多为病理学各章节内容简单的文字摘要或者图片堆砌,少部分配有PPT或简短视频,缺乏微课等新型教学资源。此外,平台的互动性不强。学生在这类微信公众号的学习体验较为枯燥,学习效果无法检测,因此学习热情难以持久。通过分析比较现有的病理学信息化教学资源,笔者发现,目前为止尚缺乏适合中职师生应用的病理学信息化教学平台。
3 病理学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路
3.1 建设目标
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一步深入融合建设病理学信息化教学平台。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的病理学教学资源,构建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病理学教学体系。通过该平台体系的开发和应用,有效提升教师队伍信息化教学能力,同时整合、开放和共享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让更多的中职学生可以学习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的提高,为网络条件下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信息化资源支撑[3]。
3.2 建设特色
信息化教学平台内容的选择和编排符合中职病理学科的要求。学习内容在已有文字概述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习惯,以思维导图、微课、慕课以及问卷星题库等多样化的现代信息化技术加以丰富拓展,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平台运行载体以智能手机为主,界面友好、人性化并有即时互动反馈,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方向和动力。
3.3 建设内容
根据中职病理学教学大纲要求,以系统知识为主线,立足于每章节内容,确立以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内容:(1)章节导入部分:选择典型、贴近生活和临床并具有吸引力的案例或微课导入章节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主体内容的学习解决相关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2)章节主体内容:在课程PPT课件的基础上将相关微课、慕课等教学资源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关联整合,应用多样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对知识点进行讲授,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习惯和需要进行自由选择。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自主权,促进自学能力的养成,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3)学习经验交流和效果反馈: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以通过平台关联的微信群得到授课教师的解答,并能与其他学习者进行线上交流;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扫描思维导图中的二维码进入问卷星题库,即时检测该章节内容的自学效果。平台的教师服务端能够对学生的检测结果进行实时收集,通过分析学生的自学情况,授课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上课策略,重点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课外拓展:该平台还开辟了学习成果展示区,将学生制作的典型病理结构图片或微课等加以展示交流,以增强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和成就感。(5)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和探讨:病理学教师能够依托该平台提供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同行进行探讨和经验交流,并根据改革结果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让平台成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教学资源交流地。
4 结语
综上所述,病理学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在信息化技术不断更新的今天,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终身学习等提供了一种新型可靠的途径。通过建设该类开放式、交互式的病理学信息化教学平台,不但能较快完成已有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高效整合,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与浪费,还能为学生提供“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便利和及时的学习反馈,让中职学生的病理学学习突破时空限制。此外,平台建设过程中通过设计和创新开发教学资源,能够不断更新授课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因此,信息化教学平台能为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相信该类平台资源将会在中职病理学教学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