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彰显思政教育价值的实践思路
2018-03-03胡爱明
胡爱明,杨 芳,周 霞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12)
1 新时代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彰显思政教育价值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高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医学院校不可或缺的医学人文素质课程教育也应有新气象、新作为。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各医学院校基本都开设了人文课程,医院常常举办人文讲座,中国医师协会也在全国各地建设了医学人文技能培训中心,可以说现在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春天。春天努力播种、耕耘,秋天才有收成。我们的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应该做好与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思想准备,树立新的思政观,发挥人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承担育人责任,为健康中国的实现培养又红又专的医药人才。
1.1 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彰显思政教育价值是医教协同育人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医学人文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有两点:一是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二是维护生命健康的基本权利[1-2]。要做到为人民服务,就要尊重病人、关心病人、同情病人,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医学人文核心价值观也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一致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医疗问题一直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医务人员只有坚守医学良心,对病人、对医学事业真挚热爱,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我们要用好医学人文素质课程这个课堂教学主渠道,不失时机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落实好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插到医学人文课堂,融入每一名医学生心中。
1.2 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彰显思政教育价值是培养新时代又红又专医药人才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3]对于时代新人,目前各行各业有不同的理解,如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庞丽峰认为人人都是新时代的实践者;山西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邢云文认为:时代新人应该是引领时代潮流、彰显时代精神、体现时代风貌的人;太原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主任、教授范富认为:时代新人首先应该是社会健康群体。所谓社会健康群体,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医务人员的主阵地,这里的医德就是医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品德、职业精神。人们对健康的需要就是医务人员奋斗的目标,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一部分。因此,医学人文素质课程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医学生,教导他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献身医学,为健康中国建设培养又红又专的医药人才。1.3医学人文素质课程本身蕴含思想政治教育素材
古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学与哲学并没有太大区别,因为每一个医生都应当具备哲学家的一切优秀品质:大公无私、谦虚、高尚、冷静的判断、沉着、果断、具备有用而必要的知识、无邪、不迷信[4]。医学与哲学是不可分的,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因为医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两者都关注现实的人生。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但人们生病的原因、对待生病的态度以及医务人员为病人服务的态度和方式等都受到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道德观、法律观,甚至形势政策观的影响。在古代,很多医学家也是哲学家,如《医学伦理学》的作者托马斯·帕茨瓦尔,既是医生,也是哲学家。《医学与哲学》杂志的创立就是鼓励医务人员学会用正确的思维去分析、研究征服疾病的途径和方法。医学人文思想的精髓是关爱人的生命和健康,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想病人所想,这些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 医学人文素质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2.1 教师要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和态度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最重要途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是育人的基本实现形式,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应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民族情怀、担当精神。对此,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医学人文素质课程教师也不例外,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教师共同育人,发挥人文素质课程的教育作用,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筑牢学生理想信念。
2.2 教师要自觉学习、弄懂党的方针政策及基本理论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从理论功底来说,医学人文素质课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肯定没有思政课教师高,但大学教师读大学期间学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自学能力强,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能力强,又比一般人更关心国家前途,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所了解。当然,教师要给学生半桶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所以要使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彰显思政价值,教师必须自觉学习相关理论,了解中国历史,知道中国现状和未来发展,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弄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适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担当立德树人之责。
2.3 勇于探索、实践,找准结合点
思政教学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工作难度大,医学人文素质课程教师要有“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担当精神,最大限度发挥医学人文素质课程育人主渠道作用,在努力提升自己政治理论水平的同时,认真钻研教材,找准结合点。现以医学伦理学为例,谈谈具体实践。
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道德的一门科学,在讲授此课时,教师可联系现实中的医患矛盾、医闹产生的医方原因,如医生逐利性强、思想道德水平不高、以医谋私等,同时,宣传党的新医改政策目标: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分析患方原因时,可指出医闹是违法行为等。讲授“医学道德的特殊性———全人类性”时,可联系习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学生的大国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在讲解第二章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时,在让学生了解中外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脉络时,给学生介绍“中国古代医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树立文化自信。
在讲授第三章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时,讲“目的论”时辩证分析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思想;讲医学职业目的、美德论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义务时强调新时代医学生应该“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
在讲授第四章医学道德的规范体系时,重点讲解医学道德基本原则“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宣讲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分析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的转变及对医学生的要求;讲“公正”原则时,宣讲党以零容忍态度对待医疗领域中的腐败决心,坚定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信念;讲“权利和义务”时,讲监察委员会的职责是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引导学生在今后的行医中清正廉洁,不以医谋私;讲“医学道德幸福”时,宣传“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鼓励医学生撸起袖子加油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搞好学习,为将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基础。
2.4 课堂严要求,让育人工作落地做实
医学人文素质教师有了在课堂教学中育人的意识,学懂、弄通了基本政治理论,找准了医学人文素质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要在课堂上讲授,保证育人工作落地生根,还必须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创新教学方法。首先是纪律要求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能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法国社会学家爱米尔·涂尔干观察到,纪律提供了一种道德符号,它使得班级这样的小社会的正常运转成为可能。在大学,医学人文素质课程一般是大课,人多,教室大,教师难以管理。课堂上学生说话、睡觉、玩手机、吃东西、听歌、看闲书甚至逃课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保障课堂秩序,教师应要求学生按时上课、认真听讲、手机调为静音;积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把纪律作为课堂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其次,搞好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有很大影响。课堂上教师可采用案例、提问、讨论等方法,让学生思考、分析。再次,现在的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有学生甚至24小时手机不离身。医学人文素质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