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探究

2018-03-03李天雪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技能型校企基地

李天雪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7)

高职院校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探究

李天雪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7)

校企合作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对高职院校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探究,以期实现工学结合与学校、企业及学生“三赢”,培养综合素质高、技能强的专业人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训基地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合作层次低、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人才培养质量缺乏保障等问题。具体来说是缺乏专业技能的学生要真正参与企业运行,必然要获得企业在人员、岗位、项目、任务、时间、场地等各方面给予的支持,这势必会打乱企业正常生产和运营秩序,此外,可能还需要企业的人力、精力和财力投入,所以很多企业缺乏积极性。因此本文就高职院校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探究,转变思维模式,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教学,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1 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概述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在连接教育与职业、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目的是培养技能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教学和实践资源优势互补,达到校企生三方互惠的目的。校企共建的校内实训基地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以实训基地为载体,模拟企业生产,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实现工学结合,培养技能型人才,提高教学效果[1,2]。

2 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特点

2.1 实训实用性

利用校企共建的校内实训基地开展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校社会效益和企业人才效益,所以企业和学校为培养适应自身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会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进行调整,从而使学生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并使学生所学专业技能和岗位要求一致,有目的性地提高学生工作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2.2 实训有效性

利用校企共建的校内实训基地开展教学,能使学生感受企业的真实氛围,提高工作能力与信息判断能力,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毕业后能快速由学生向职工角色转变。

2.3 实训多样性

利用校企共建的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学校和企业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开发实践项目,随着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能力要求的变化,调整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教学的方式、内容和实践项目,形成多样化的课程体系[3,4]。

3 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作用

3.1 整合校企资源,促进共同发展

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实现学校的教育环境、师资力量和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专业技术人才等资源的有效整合。学校有丰富的教学与学生管理经验、较强的科研能力,但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企业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在技术创新应用的第一线,对职业素质培养最有发言权,但缺少教学与学生管理经验。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共建的校内实训基地这一平台,聘请企业优秀骨干作为师傅,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实现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度和综合能力的双向提高。当前,科技的进步,对实训教学内容和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学校的实训教学环境却难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企业负责仪器及设备的升级和更新,学生可通过实训基地接触最新的专业设备,提高动手能力和毕业后直接上岗能力,达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减少企业培训人才的财力和精力投入。因此,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教学模式有利于学校与企业软硬件资源的整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为企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5]。

3.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有些学生对工学结合缺乏了解,不愿意到企业实践锻炼,导致实践教学计划难以有效实施;部分企业也存有顾虑,不能放手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接受技能训练,导致学生顶岗实习的推行受阻。如果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地点从企业转移到学校,可以让学生和家长安心、企业舒心,学生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专业技能,提高工作能力。

(2)学校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教学水平高,在教学管理、课程设置、考核评价、资源统筹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学生在学校就可以学习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职业素质,为成长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技能型人才打下基础。

(3)利用校企合作共建的校内实训基地开展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积极进取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实训基地学习,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这有利于培养他们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

(4)利用校企合作共建的校内实训基地开展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同学的陪伴与协助及教师的关怀和指导,可增强归属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3.3 促进行业和社会发展

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能使企业和学校、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之间增加交流,共同进步。学校可以了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实际需求,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企业需要学校为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也需要学校专家为企业提供理论指导,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知识培训,创新企业发展思路;学生可利用校企共建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技能。学校进步了,企业发展了,学生就业了,三方共赢,互惠互助,促进了行业发展与社会和谐[6~8]。

4 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构建

4.1 法律保障是构建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

学生、学校、企业三者必须通过法律合同明确各自的责任并保障各自的权利,这些法律法规为构建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教学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中政府主导、学校主办、企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运用合同制来进行管理,明确办学资金来源、支出规定、生均经费等。

4.2 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构建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树立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调整课程设置,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将学生培养成理论知识掌握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构建工学结合教学管理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明确校企双方合作方式、方法及合作内容,完善协调管理办法和措施;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将理论考核评估转变为理论考核和技能技术运用考核综合评估[9]。

4.3 人才培养质量是构建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

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学生是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主体,校企合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利益归宿就是通过学校与企业二者之间的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是重要支撑力量,也是直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并对其技能学习、职业道德培养等产生影响的重要力量。企业应该选派骨干员工指导学生实践锻炼,一个师傅负责一个小班的学生,学生可以与师傅及时交流和沟通,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要与学校教师有效沟通和经常联系,协同对学生进行培养;学校教师应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丰富教学理论,完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制度,同时分析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因素,寻求职业岗位目标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契合点,并对参与企业攻关项目的学生给予一定薪酬,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学生应培养职业意识,思考未来发展方向,提高责任心和判断能力,明确职业方向。

5 小结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为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供了根本保障,也为学校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为企业提供了优秀的技术人员。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为目的,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进而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共建的校内实训基地,实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

[1]郝晓秀,孙诚,尹兴,等.高职教育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200-201.

[2]生素巧,刘玉.建立以社会服务为核心的实训基地教学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1(32):155-156.

[3]常云.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4]刘诣.高职教育的实训教学模式探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5]刘云.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109-110.

[6]吴晓天.公共实训基地的实践与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7]梁燕.我国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1.

[8]李峰.职业教育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

[9]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专题研究,2013(16):24-26.

G420

A

1671-1246(2018)01-0006-02

猜你喜欢

技能型校企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我的基地我的连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校企合作五反思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文化育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