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的价值意蕴

2018-03-03方世南

关键词:执政党愿景利益

方世南

(1.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2.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江苏 苏州 21512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1]45这一论述具有十分丰富的价值意蕴和重要指导意义,擘画了新时代执政党为人民开创美好未来的价值愿景。

一、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昭示了新时代执政党向人民庄严承诺的价值理念

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和长期执政的执政党,其执政地位来自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其深厚的执政根基在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最重要、最关键的关系,由此影响到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执政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和谐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最重要、最关键所在,由此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党来自人民并代表人民,人民哺育了党并支持、发展了党的事业,人民是党的生命之根、胜利之本、力量之源。党不能把人民当作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恰恰相反,党是人民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不能以加强党的领导的名义,将党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正是因为人民对于执政党具有生死攸关的重大价值,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就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党的十九大报告号召全党“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诠释新时代中国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科学论断,是对新时代执政党与人民关系的科学解读和正确定位,昭示了新时代执政党向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是执政党反映时代潮流、体现执政宗旨和顺应社情民意的一个重要价值理念,是指导执政党始终为人民利益而执政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它的价值理念是其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其执政方略的思想指导和实践遵循,是基于各种利益综合考量而对新时代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特别是对经济基础反映而形成并指导执政实践的思想观念,是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优良政治文化和重要精神支撑。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它的价值理念是关于执政党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目标、价值愿景以及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一系列重大价值问题的根本观念。新时代执政党的价值理念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利益诉求、价值认同和理想追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基础决定思想观念的基本学说,“每一历史时期的观念和思想也可以极其简单地由这一时期的经济的生活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来说明”[2]。新时代执政党的价值理念作为执政党思想观念的上层建筑,来自对经济基础的正确反映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正确地回答了执政党“为谁执政”“依靠谁执政”“如何执好政”“如何长期执政”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助于执政党进一步明确和端正执政的价值目标和根本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最大成就,它第一次科学地说明了历史活动的主体和价值的创造者,将人民主体性和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价值理念工工整整地书写在了历史科学的史册上,将主张少数精英人物创造人类历史的唯心史观从历史科学领域驱逐了出去,唯物史观首次将历史活动的出发点和价值创造的主体看作是现实的和具体的人,即占人口极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他们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3]。恩格斯把唯物史观简要地概括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4]。人民是有着多样性利益要求的利益群体,关注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和现实的人,必须关注其利益诉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5]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对人民主体性原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继承和发展,是执政党自觉地探索和遵循执政规律为人民利益而执政的深刻理念,是作为时代选择、人民选择和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执政党自觉地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精神和深刻反映人民心声的新时代重要的价值理念。

价值理念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价值理念是基于对价值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系统化的思想认识。价值是反映主体与客体之间双向生成性、协调性和互益性关系之契合程度的一个重要范畴,价值是基于各种利益考量并能体现出主体与客体在双向对象性关系之中具有的一定的意义和功能。中国共产党没有丝毫的自身利益,党内绝不容许存在任何利益集团,绝不允许党的任何组织和个人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牟取私利,中国共产党奋斗的一切,始终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谋福祉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就始终秉承的根本价值理念和价值遵循。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的价值理念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必须”“始终”“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地位”这四个关键词的价值色彩格外醒目。“必须”一词作为一种命令式和强调式的语气,表示的是事理上和情理上的一定要,是执政党为人民谋求利益、为人民创造价值的重要前提条件,既从肯定性的角度同时也从否定性的角度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的价值取向,深刻表明做到了“必须”,执政党和人民就会有肯定性的价值实现——党和人民群众在心心相印、脉脉相承中为中国人民、为全人类创造价值和推动历史前进。如果做不到“必须”,执政党和人民只能得到一种否定性的价值,执政党就会被人民所抛弃,无法继续执政,人民也无法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始终”一词表达的是自始至终和有始有终的意思,警示执政党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强调执政党只有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才能始终牢记执政党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的价值追求并付诸于执政实践。“人民利益”是执政党鲜明的价值目标,表明执政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这种利益是一个包括了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在内的利益系统。“至高无上的地位”突出了执政党对人民是创造价值主体的深刻认识,表明了执政党尊重人民主体性和服务人民的一种虔诚态度。人民是执政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是创造价值的价值,可称之为价值之源。只有把人民始终放在执政党的最高位置,做到心中想着人民、凡事为了人民、工作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才能时刻摆正执政党与人民的位置关系,以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的身份诚心诚意地为人民办实事,尽心竭力为人民解难事,坚持不懈地为人民做好事,在执政实践中体现出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诉求。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的价值理念,正确地界定了执政党与人民的关系,充分显示了执政党在价值理念上的执政自觉和理论自觉,表明新时代作为为人民执政掌权的执政党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体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价值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二、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体现了新时代执政党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目标

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既是新时代执政党的重大价值理念,也是新时代执政党为人民谋幸福的重大价值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1。为了胜利实现这“两个谋”的价值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发出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1]1“两个谋”是一个有机整体,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前提条件,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归根到底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新时代执政党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目标来自对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反映。按照唯物史观,需要是人的本性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人的需要具有合理性、正当性和动态变化性,人们为了创造历史,首先需要解决吃穿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问题,在此基础上解决政治需要、文化需要、社会需要和生态需要等多方面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要必定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的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起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不断发展的。2012年11月15日,新当选的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中外记者时对人民的需要(期盼)作过“七个更”的高度概括:“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6]。时隔五年,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将“七个更”与时俱进地发展到了“八个更”,即人民还有着“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7]的需要。这“八个更”涉及到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社会生活需要、生态生活需要等众多方面的需要,指明了新时代执政党为人民谋幸福必须重点解决的一些具体的价值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新时代执政党为人民谋幸福的重大价值目标,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现的新情况、新要求和新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1从人民“物质文化需要”扩展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从矛盾解决的重点是“落后的社会生产”的问题,到矛盾解决的重点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深刻反映了人民需要的阶段性变化以及人民需要的全面性、多样性、品质性、动态性,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现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趋势、新矛盾,突出地显示了新时代人民既有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也有日益凸显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生态、社会治理等公共产品需要,还有不断增长的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安全、健康等方面的需要。可以说,从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享受需要,从物质需要到政治需要、精神文化需要、社会参与需要、生态环境需要,新时代人民的需要正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多层次化、品质化等诸多新特点、新期盼、新状况。执政党要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出现的新变化,通过着力解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主要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使之达到相对平衡和充分,促进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诉求。

新时代执政党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目标不是一个抽象而玄奥的目标,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和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各个环节,落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制度安排之中,要以人民的获得感、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11-12为此,要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高效益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促进共同富裕等经济建设,实现新时代执政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经济价值目标。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政治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等政治建设,实现新时代执政党为人民谋幸福的政治价值目标。要通过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等文化建设,实现新时代执政党为人民谋幸福的文化价值目标。要通过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着力点、切入点,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社会建设,实现新时代执政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社会价值目标。要通过大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时代执政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生态价值目标。

新时代执政党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目标是通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体现出来的,其评判主体和评判标准都是人民群众。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群众来评判。要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作为检验党的一切工作成效的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1]50这进一步深刻地阐述了新时代执政党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目标以及检验标准。

三、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上的地位,擘画了新时代执政党为人民开创美好未来的价值愿景

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既是新时代执政党的重大价值理念和为人民谋幸福的重大价值目标,也擘画了新时代执政党为人民开创美好未来的宏大价值愿景。价值愿景是价值创造过程中希望实现的一种愿望或期盼到达的一种境况。新时代执政党的价值愿景既是激励自身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地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壮丽篇章的强大精神动力,又是促进人民在理想信仰支配下创造价值的力量源泉。人民有理想信仰,国家有精神力量,民族有发展希望。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的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是与执政党不断地为人民追求价值、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价值愿景密切关联的。执政党只有始终秉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的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才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历史创造者的主体价值,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坚持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牢固地树立和自觉地践行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到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新时代的宏大历史伟业,从而将现阶段的价值目标与未来的价值愿景有机地衔接起来,为理想的价值愿景的实现而持之以恒地努力奋斗。

人民的美好生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与新时代不断地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完善紧密联系着的,也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紧密联系着的,更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紧密联系着的。执政党为人民创造价值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执政党为人民创造价值的价值愿景建立在科学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路线图的基础上。执政党只有将现阶段的价值目标与将来阶段的价值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坚持近期价值与长期价值的有机统一、代内价值与代际价值的有机统一、现实价值与理想价值的有机统一,才能以不断地为人民开创美好未来的价值愿景鼓舞人民、动员人民、激励人民,在将现实与未来连接起来的过程中,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奋斗任务并卓有成效地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社会主义中级阶段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不断迈进,从不断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到昂首阔步地进入世界舞台中央,书写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一个又一个崭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报告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结合党和人民对于现阶段以及未来的价值诉求、价值目标和价值愿景,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按照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历史进程分为两个重要阶段来安排,擘画了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再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新发展蓝图: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2020年到2035年,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是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期。这一气势恢宏同时又将阶段性和连续性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向全党全国人民生动地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宏大价值愿景,向全世界生动地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历程。这个从近期到未来3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构成了一个紧密衔接、逐步递进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一个前后相接、承上启下和继往开来的整体战略安排,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自觉地探索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现代化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程中科学地总结概括出来的,深刻体现了科学性、前瞻性、全面系统性和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新时代执政党为人民开创美好未来的价值愿景作为一种理想图景,要一步一步地转化为人民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切实地感受得到的价值实现,执政党更需要坚持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的价值理念,既内化于心又外化于行。按照打铁还需要自身硬的思想,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以及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胆魄向党自身存在的各种顽瘴痼疾动手术,在纠正“四风”上永不止步,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纪律建设永远在路上;以质量为导向,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当作党的高质量建设工程,坚决反对和纠正一切损害人民利益和脱离群众的行为,把党建设成为始终顺应时代潮流和社情民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6]习近平等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EB/OL].[2018-01-20].http://www.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5/c_113697411.htm.

[7]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1-20].http://www.81.cn/sydbt/2017-07/27/content_7693038.htm.

猜你喜欢

执政党愿景利益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执政党道德形象的塑造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
利益链与新垄断
全力护航交通安全——解读瑞典“零伤亡愿景”
论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同一性和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