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二语习得研究新思路: 跨界与融合——“第七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

2018-03-03中国海洋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吴光亭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3期
关键词:二语汉语学习者

中国海洋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张 涛 江苏师范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吴光亭

中国海洋大学 杨连瑞 陈士法

提 要: “第七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11月在重庆大学隆重召开。本文拟在概述研讨内容的基础上对本次会议作扼要评析,探索中国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方向。

一、 引言

2016年11月11日至13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隆重召开,主题为“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新思路: 跨界与融合”。来自国内外110多所高校的320余名代表对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本文拟在概述主旨发言和专题研讨内容的基础上对本次会议作扼要评析,探索中国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方向。

二、 会议内容简介

1. 主旨发言

广外王初明教授在题为“语言习得‘续论’及其应用”的主旨发言中提出了“续论”,从理据、证据及应用等方面对该理论作了深入阐释。王教授指出,“续论”是对互动促学语言机理研究的深化,典型的“续”发生在对话中,是言语交际中的普遍现象。“续”是对话双方使用语言去补全、拓展和创造说话内容,回应上文,表述下文。他强调,语言是通过“续”学会的,“续”能有效激活促学变量,产生“拉平”效应,提高学习效率。目前,基于“续论”的 “读后续写”、“听后续写”、“读后续译”等教学设计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大量实证研究也证实了“续论”的重要应用价值。《现代外语》2016年第6期刊发了6篇“续论”研究最新成果,为破解外语学习难题提供了包括“读后续写”、“读后续译”等“续作”在内的高效促学手段。“续论”的提出为我国语言习得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和新方法,为进一步提高语言学习和教学效率提供了新途径。

香港中文大学邓慧兰教授长期致力于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研究,作了题为“Should sign language be the first or second language for deaf and hard-of-hearing children?”的发言。她指出,目前学界主要从病理学角度研究听障儿童语言习得,涉及言语感知、发音和交际技能,但很少关注抽象语言知识的习得。邓教授认为,如果某些语言原则在抽象语言知识中具有普遍性,那么听障儿童可以借助手语知识习得口语,反之亦然。基于上述认识,她研究了听障儿童手语和口语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现跨语言迁移具有双向性和模态互动性,能够有效促进听障儿童习得抽象语言知识。该研究对听障儿童语言习得具有重大价值。目前,手语习得研究在国际上发展迅速,但国内研究者对该领域关注较少。邓教授的报告为国内二语习得研究引介了一个有待开发的重要研究领域。

约克大学Emma Marsden博士的大会发言是“Opening up the science: Method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她指出,方法和数据的公开透明是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增强研究的透明度和可复制性。她首先详细介绍了她参与建设的二语习得研究资源库(Instruments for Research into Second Languges Repository,IRSLR)。该库搜集了2 200多种文献资料,包括研究方法和数据,供研究者下载使用。建设该资源库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研究工具的精度和推动研究的可复制性。可见,该研究有利于促进二语习得研究的公开透明与国际合作,开创基于数据共享和团队合作的二语习得研究新局面。

英国剑桥大学袁博平教授做了题为“Interfa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的主旨发言。他重点考察了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非宾格动词与非作格动词”和“疑问词话题化”的过程中对“句法-语义”内部界面以及“句法-语篇”、“句法-语用”外部界面的习得情况。该研究发现,二语学习中的困难主要是由处理界面所需的信息处理量导致的。袁教授指出,随着国外“汉语热”的持续升温,汉语作为二语的习得研究前景广阔。他呼吁国内研究者更多关注该领域,共同推进汉语言与文化的国际传播。

重庆大学李红教授大会发言的题目为“起始年龄、语言学能与英语语法最终水平的关系研究——来自中国学生的证据”。李红教授深入探讨了二语语法学习中的年龄效应和语言学能对语法学习的影响。她发现,在课堂教学环境下,语言学能和动机是预测语法最终水平的关键因素,而非起始年龄。

2. 专题研讨

1) 二语习得学科理论探讨

本次会议组织了理论建构专题研讨。中国海洋大学杨连瑞教授作了题为“二语习得理论建设的认识论思考”的报告。他指出,二语习得理论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造成了不同理论流派难以对话的困局,核心问题是心理认知派与社会文化派的分歧与对立。杨教授从认识论的高度出发,对心理认知派和社会文化派进行系统梳理与评价,指出二语习得理论构建的发展趋势是互补与融合。在题为“‘复杂论’还是 ‘简单论’——二语习得理论的新发展”的报告中,苏州大学贾冠杰教授以二语习得复杂论为例,对比分析了二语习得理论的三大学派,揭示了二语习得理论发展的规律。天津理工大学常海潮教授介绍了动机研究的最新进展——定向动机流的研究现状。中国海洋大学盖飞虹从新沃尔夫主义视角对概念迁移理论作了系统梳理和深入探讨。

2) 互动协同研究

协同效应研究是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热点。协同指学习者使用目标语沟通时相互协调、动态地适应交际对象需求的社会认知过程,是语言习得的关键(Atkinson, 2007; 王初明,2010,2015)。协同效应是互动的内在属性,“续”激活互动,从而产生协同效应,进而带来学习效应[注]此观点来自王初明教授的邮件答疑,在此对王教授的悉心指点表示衷心感谢。。西安交通大学王敏教授研究了协同在汉语二语学习者声调学习中的作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姜林教授考察了范文在“读后续写”教学中的促学效果。西安交通大学的丁敏、重庆文理学院的谢颖等分别介绍了 “读后续写”、“听后续说”和“读后仿写”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浙江大学朱晔整合了应用语言学、教育学和认知语言学中的语境机制观点,提出了“多层语境系统”分析框架,考察了学习者在多层语境系统中的语言学习与运用。

3) 汉语习得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李美玲和胡丽伊分别对藏族学生习得结构助词“的”的偏误和藏族学生习得汉语介词偏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教学对策。西北民族大学的杨德明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习得“是……的”句式作了调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刘燕君以汉语模糊表达为切入点考察了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语用理解能力发展变化。东南大学曹燕黎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考察了中高级汉语二语学习者转喻理解的过程、策略和困难,构建了汉语二语学习者转喻理解模型。

4) 个体差异研究

个体差异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年龄、学能、动机、情感、学习策略等个体差异对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北京科技大学薛锦教授采用问卷调查和测评考察了第二语言(英语)的初始接触年龄对二语习得效果的影响。她发现,习得初始年龄与文化意识直接相关,也影响学习策略、认知调控策略和交际策略。太原学院闫旭尝试通过克服被洞悉错觉来降低大学生的演讲焦虑。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常鹏云采用动态系统理论研究了定向动机流对听力习得的影响。

三、 简要评述

各位专家与学者在本次会议上的主旨演讲和专题讨论反映出目前我国二语习得研究有以下突出特点和发展趋势。

1. 兼容并蓄,跨界融合

本次研讨会云集了国内外二语习得、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充分体现了二语习得研究的跨学科性。与会代表们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各抒己见,深入系统地探讨了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例如互动协同、汉语习得、个体差异等。这充分体现了二语习得研究各理论流派之间相互借鉴、日趋融合的发展趋势。在闭幕式上,金利民教授也指出本次大会的主要特征是五大融合,即理论研究与外语教学的融合、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的融合、英语二语习得研究与汉语二语习得研究的融合、二语习得与研究工具的融合、不同视角二语习得研究的融合。因此,“兼容并蓄,跨界融合”是本次研讨会的一个鲜明特点,也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2. 积极探索,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是一个学科健康发展的基石。我国二语习得研究在经历了对西方理论的引介阶段后,逐步进入到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杨连瑞,2009)。近年来,我国二语习得研究一直紧跟国际研究前沿,引进了一批国外先进理论成果,逐步完成了我国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储备和原始积累。同时,我国二语习得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把国外理论与中国二语学习者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构建适合中国二语学习者的理论体系。基于多年对二语习得互动协同理论的潜心钻研以及大量教学实践和实证研究,王初明教授在本次会议上开创性地提出了“续论”。这是我国学者在二语习得理论研究领域取得的一个重大突破。我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外语学习者群体,同时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人数目前已突破1亿,这些客观条件使我国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沃土。此外,我国二语习得研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开拓了具有特色的研究领域。我们相信我国二语习得研究界将会做出更多的理论贡献。

3. 实证研究占主体,心理实验方法逐渐普及

本次会议共收到实证研究论文89篇,占总数的46.84%,其中90%是定量研究,这反映出实证研究已经成二语习得研究的主要范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解决研究问题和提升研究效率的有效工具。问卷调查、访谈等传统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虽仍然被广泛采用,但基于心理、神经科学的Eye-tracking、ERP、MRI以及fMRI等心理实验方法逐渐普及。南京师范大学张辉教授和中国海洋大学陈士法教授运用ERP技术分别研究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过去时、派生词与屈折词的加工机制;华南师范大学王瑞明教授对双语转换的神经机制研究作了梳理;曲阜师范大学周统权教授通过自定步数阅读实验考察两种句式深层结构的差异在加工难度上的反映及其原因。借助这些先进技术手段,研究者有机会通过更严格的实验控制、观察或推测大脑在加工和习得二语时的活动,更好地揭示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心理认知机制。观察、内省、访谈、有声思维等传统研究方法与心理实验方法相结合,相互补充,可以使研究结果更加准确客观,更好地揭示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规律。

4. 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二语习得研究发端于外语教学,理论研究最终要为外语教学服务。正如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简介中所说,委员会“致力于提升我国二语习得研究水平,推动我国外语教育改革和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发展”。我国二语习得研究者们一直贯彻这一宗旨,致力于通过解密“如何学”来更好地推动“如何教”。本次会议共收到“二语习得理论研究与外语教学实践”论文53篇,占总数的29.13%。可见,二语习得理论研究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是本次大会的特点之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初明教授领衔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团队打造了融“理论建构-教学设计-实证研究-教材开发-经验推广”为一体的全方位教学团队合作模式。这说明增强研究开放程度、提高研究合作意识能产生巨大的合力,值得借鉴与推广。

5. 关键领域研究亟待突破

综观本次会议的成果,亮点颇多,令人欣喜,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囿于人类语言习得机制的复杂性和抽象性,二语习得研究的诸多关键领域(石化、关键期、语言损耗等研究)目前均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瓶颈制约,一系列研究难题亟待被突破。但我们坚信,随着语言学、心理学、脑科学、心理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与融合,二语习得中的诸多奥秘会在不远的将来被逐步解开。

四、 结语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在老一辈学者们的不懈努力和精心指导下,我国二语习得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国英汉比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也迎来了首次换届。委员会常务理事会推举北京外国语大学金利民教授为新一任会长,聘请学会创始会长王初明教授担任荣誉会长,以此向他为我国二语习得研究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表示敬意。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也投身到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为该领域研究注入了新活力,带来了新思想、新视角和新方法。

本次大会是我国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一次高规格学术盛会,不仅集中展现了当前我国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成果,也为研究者指明了下一阶段的研究趋势和努力方向,必将对我国二语习得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二语汉语学习者
中国大学EFL班级的二语自我分型特征分析
学汉语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