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色”扶贫的意外效果

2018-03-03韦薇,黄元荣,何文体

农家之友 2018年2期
关键词:壮乡乌鸡东吴

扶贫之道,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广西一些地方,主打黑色产业扶贫,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

黑猪的引力

广西的南宁市上林县三里镇东吴村和百色市凌云县玉洪瑶族乡乐里村都曾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村集体无经济来源,后来,经过当地政府和帮扶公司、合作社代表的帮助下发展“黑色”养殖,带动了部分村民脱贫走上致富的道路。

一些养殖户认为养地方猪不赚钱。然而,“上林县晨旺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德源却不这么认为,他通过敏锐的市场嗅觉,用高标准和高技术,为位于武鸣的壮乡黑猪种养结合的养猪基地开辟出了一条致富路,而这也为他帮扶东吴村提供了思路。

2017年8月,在广西南宁市举行的重点企业与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工作对接会上,在政府的鼓励下,林德源与南宁燎旺车灯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一拍即合。林德源等人多次驱车深入上林县三里镇东吴村考察,发现这里风景优美,远离市区,政府新修了进村的水泥路,交通方便又不在主干道上,很适合在这里开建一个黑猪养殖场。

最终,两家企业共同出资1500万元,在东吴村板上庄建起了“万头壮乡黑猪繁育养殖基地”。

合作社养殖的是中国八大名猪之一的陆川猪,这是一个优质的地方品种猪。1986年就从事生猪养殖的林德源,看中的就是陆川猪的肉细香嫩、体形紧实、繁殖力强,但是这个品种的黑猪也存在:长得慢、肥膘多的缺点。因此,黑猪需要进行改良。

林德源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开展了壮乡黑猪的选育,测定肌间脂肪含量、系水力、肉色、生长速度等指标,并收集数据,将基因最好的公猪和母猪留下来进行配种。经过近10年的培育,选育出的壮乡黑猪肉的肌间脂肪可以达到5个点以上,壮乡黑猪肉也越来越好吃。

林德源将具有优良基因的种猪带到了“万头壮乡黑猪繁育养殖基地”养殖。养殖场的栏舍全部采用高架床漏缝地板免冲洗节能节水结构,利用微生物发酵饲料喂猪、微生物处理粪污等,让整个养殖场达到节能、零排放的环保要求。

林德源还有一个绝招,那就是“变废为宝”。他将东吴村2000多亩山林转为有机农业,猪粪变为肥料,按照配方需求对瓜果蔬菜进行施肥,将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达到无排放、无污染的效果。

合作社还将对东吴村进行中央整体规划,开展壮乡黑种猪的改良选育、利用微生物技术对土地进行改良、优质经济作物订单生产,将东吴村打造成为一个生态循环型有机农业产业化的新农村。

据介绍,东吴村有105亩集体土地流转用于开建养殖场,另有2000亩山林用于种植蔬菜瓜果,每年租金300元/亩,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来源。此外,通过政府牵头,首期有39家农户通过小额贷款5万元入股,今后,合作社销售黑猪有了盈利,农户们每年也多了一份分红。

东吴村村支书覃雪云介绍,东吴村是深度贫困村,全村有贫困户109户,全村人年均收入2800元。村民的经济作物是水稻、木薯、油茶,但也刚好够吃,要脱贫有一定难度。多年来,经过政府多项扶贫政策,2016年脱贫7户33人,2017年脱贫14户83人。

成立“上林县晨旺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后,计划一共带动50多户入股,并一步步达到全覆盖。“东吴村现在有了希望,外出务工人员都回来了,他们入股可以拿到分红,也可以到养殖场、菜地里打工赚工资,村民的好日子越来越近,会有更多人脱贫、致富。”

乌鸡之计

广西百色市凌云县玉洪瑶族乡乐里村是一个纯汉族聚居的行政村,是2017年脱贫村之一。乐里村属于大石山区,耕地稀少,全村人均耕地0.95亩,人均水田仅0.2亩。为发展村民经济,当地政府整合现有资源,联合凌云县运浩凌云乌鸡养殖合作社代表胡运标一起带动当地群众发展乌鸡养殖,脱贫致富。

“我的鸡是玉洪本地特色的土乌鸡,从前年开始养殖,到现在快3年了。目前存栏的种鸡有400只、鸡苗2000多只,之前出售约3000只,毛收入达到15万元。”凌云县运浩凌云乌鸡养殖合作社的胡运标说道。

胡运标养殖的乌骨鸡是玉洪传统土鸡优良品种之一,具有耐寒、抗病能力强的特点,鸡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为了做好乌鸡养殖产业,他把乌鸡养殖场建在了乐里村拉号屯,这里有草地,绿树成荫,有着非常优越的自然环境,很适合放养乌鸡。

在养殖乌鸡之前,胡运标也是外出务工人员,虽然可以挣到一些钱,但是工作非常艰辛,而且常年在外,家里的事情无人打理。2013年,胡运标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返乡创业。自己张罗建设养殖场,购置设备,铺设水、电、路,事事亲力亲为。胡运标进村入户购买了500余羽当地纯种土乌鸡苗进行试养,通过不断摸索,终于达到了今天的规模和效益。

“我以前走出去外面闯,现在又走回来,就是要做出一番成绩,带领乡亲们脱贫摘帽。”胡运标憨笑着说。为了扩大规模,带动更多群众致富,他在2016年申请成立了凌云县运浩凌云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组织贫困户创建凌云乌鸡养殖示范屯,有10余户贫困户加入该合作社,并投入鸡苗6000羽饲养,年出栏乌鸡10000多羽,新增产值100万元以上。合作社的乌鸡和鸡蛋销量一路走好,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质量、规模有了,如何打响品牌,如何走出去开拓市场成了摆在胡运标面前的难题。该乡党委、政府了解到合作社的实际困难后,经多方面联系,推荐运浩凌云乌鸡养殖合作社参加凌云县2016年“党旗领航·电商扶贫”“我为家乡代言”活动,并获“最有故事代言人”奖,乐里乌鸡知名度大大提升。

随着品牌的打响、知名度的提升,胡运标更多的是想到还没脱贫的贫困户们,于是他苦口婆心地动员该村没有移民搬迁的30余户贫困户加入到合作社。合作社将孵化出的鸡苗进行全面免疫,养殖到七八两后免费发放给贫困户,贫困户按照合作社的统一技术要求实施生态养殖,统一销售。目前,合作社发放给贫困户的鸡苗共10000羽,预计年新增纯收入60余万元。

为切实加强玉洪乐里村乌骨鸡的保护和发展,实现乌鸡养殖助力脱贫,玉洪瑶族乡乡党委、政府和人大安排了资金,提供技术,保障销路,引导广大群众以乐里村为核心,建立保护种场,确保乐里乌骨鸡品种遗传性稳定。

猜你喜欢

壮乡乌鸡东吴
壮乡美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新潮萌宠
——乌鸡
幸福吉祥伴壮乡
新加坡流行遛乌鸡
壮乡三月春光美
梦飞壮乡
浅论“太伯奔吴”的历史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
诸葛亮治蜀思想研究
乌鸡白凤丸的“神奇真相”:不仅是妇科圣药,更是痛风良药
乌鸡高效益饲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