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安:蚕农“ 作茧自富”

2018-03-03蓝必忠,孟月

农家之友 2018年2期
关键词:种桑养蚕小蚕桑蚕

永安乡安乐村地处都安瑶族自治县北部,种桑养蚕是当地村民主要家庭经济来源,用以维持生计,但由于缺乏技术指导以及单家独户经营,力量分散,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上力量薄弱,种桑养蚕仅够温饱,难以致富。

韦克怀是安乐村的能人。他分析了安乐村自然条件和蚕茧市场行情,认识到种桑养蚕是一个脱贫致富的好项目。安乐村村民养蚕没致富的根本原因在于规模小、经营分散。找准问题关键后,韦克怀于2011年组织23户农民成立绿银桑蚕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村民自愿入股,集体经营为原则,统一生产管理,主营小蚕共育、蚕茧收烘、生产物资购销等业务,大力发展种桑养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绿银桑蚕种养专业合作社经营的小蚕共育室,年可共育商品小蚕6000张,不仅能满足全村养蚕需求,还可供应附近板岭乡等养蚕乡镇。小蚕共育统一生产计划,统一技术服务,小蚕来源有渠道,技术需求有保障,村民种桑养蚕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养蚕收入稳定增加。在韦克怀的带领下,安乐村村民的种桑养蚕积性得到了提高。“我从2016年开始养蚕,上半年仅卖蚕茧这一项,就收入了2万多元。”村民黄婉华说。

合作社在组织蚕农开展种桑养蚕的同时,又组织合作社成员以集资入股的方式兴办了鲜茧烤房。绿银桑蚕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为集小蚕共育、鲜茧收烘以及提供蚕房设施建设物资、种桑养蚕物资购销、蚕业技术培训指导于一体的规模化、专业化的合作社组织,实现了有组织、有规模的标准化种桑养蚕生产模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绿银桑蚕种养专业合作社上的示范带动下,2016年合作社成员增加到了216户,桑园面积达3530田,其中贫困户社员43户,占比19.9%;经营收入1611.2万元,纯利润278万元,社员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截至2017年10月底,合作社共育商品小蚕12批次5820张蚕种,收入7566万元员养蚕售茧396万斤,卖蚕茧收入达9108万元。为合作社社员统一四大业务,注册了“绿银”商标,建立了网站和网上商城,拓宽了产品的销售渠道,带动了附近的永安乡、板岭乡、大兴镇,下坳镇、东庙乡等乡镇的蚕桑生产。同时生产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为当地创造了近1000个就业岗位,有效吸引了当地农民参与到蚕桑产业中,辐射带动周边乡镇贫困村农户1200多户发展种桑养蚕增产增收,助推精准扶贫和群众抱团致富。(蓝必忠 孟月)

永安乡永吉村村民黄婉华正在自家的蚕房里查看即将上市出售的蚕茧。

猜你喜欢

种桑养蚕小蚕桑蚕
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问题解析
探究种桑养蚕机械化发展及建议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
夏秋用双限性桑蚕品种“蜀芳×川白”的育成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可爱的小蚕
桑蚕 广西“天虫”占全国半壁江山
关于种桑养蚕技术要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