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抽象和联系中,发展空间观念
2018-03-02王超园
王超园
摘 要:以《观察的范围》一课为例,通过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从学生的真实需求切入,进行了两次教学实践。结合两次教学实践,综合运用抽象、建模、推理、想象等方法,得出本节课发展空间观念的几个形成点,并为后续的教学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空间观念;抽象;观察的范围
《观察的范围》选自北师大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内容。横向比较不同版本的教材,我们发现,其他版本的教材是没有《观察的范围》这一内容的。为什么北师大版教材要将这一内容编排进去?这看似不用老师教,学生也明白的道理,为什么教材还要放在六年级进行教学呢?
一、缘起,拨动学生内心的疑惑点
教材中给予了相关说明。这种“不像数学”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空间推理”“空间想象力”的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这样解释似乎让人难以理解,直到一次上课后学生的提问,让笔者找到了答案。
【教学片段】
在让学生总结规律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同样是观察点与阻碍点越近,第一幅图中是盲区越来越大,观察范围越来越小,而第二幅图中,怎么是盲区越来越小,观察范围越来越大了呢?这两题似乎矛盾了。
【反思分析】
对于学生的提问,是我没有预设到的。本节课就知识点而言,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那么教学的重难点又应该放在哪儿呢?面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我又该如何解决呢?这些课堂中真实存在的声音,让我不得不思考知识点背后蕴含的思想方法是什么?又该如何去落实。
二、明理,依托思维发展的支撑点
(一)查阅资料,从空间观念中谋出路
本节课既然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下“图形的认识”这一部分的内容,必然要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能力。课标中提到,对于物体的认识,学生要能根据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那么本节课,在学生总结出规律以后,是否可以再进一步研究,抽象出几何图形呢?
(二)重读教材,在抽象与联系中体验
重新研读教材,我们发现,本节课要求学生将眼睛抽象成数学中的“点”,将视线抽象为数学中的“线”。那么由点和线组成的图形,在本节课中就是一个个三角形,如图1和图2。
图1中,由于观察点越高,角1越小,所以对应分BC边越短,相应的盲区也会减少。同理,图2中,由于观察点越近,角2越大,对应的A′B′边越长,相应的盲区会增加。盲区大小的表现形式,其实就是从不同角度看,三角形的角与对应边长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其抽象成数学模型,这就帮助孩子由生活过渡到了数学。史宁中教授曾说“抽象的核心是舍去现实背景,联系的核心是回归现实背景”。除了抽象出模型,还应让学生与生活联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看来也只有抽象思维逐步形成的六年级学生,才有能力用模型来解释生活现象。
三、重构,紧扣空间观念的形成点
针对以上思考,笔者对本节课的教学思路进行重组,整理如下:
【教学片段】
(一)探究观察点高低的变化
课件演示【师】:让我们再来回顾梳理一遍,你们的意思都是连接这两个点,再延长来确定看到和看不到的风景。这两个点,我们给它起个名字,这些老师眼睛所在的点叫观察点,阻挡视线的最高点叫阻碍点,看不到的地方叫盲区,比如这一块看不到的地方是王老师的盲区……看得到的地方叫观察的范围。
【师】我们将三位老师观察的结果放在一起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是的,从上往下看。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盲区越小。【板书】
【师】生活中像这样研究观察范围的问题,可以用更简单的方式来表达。
课件出示,实物隐去,抽象出图形。
【师】请你想象一下,如果观察点继续变高,会发生什么变化?再变高呢?
是啊,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探究观察点远近的变化
【师】生活中不但有“登高望远”,还有“退一步,海阔天空”,请看“行驶中的大巴车”。请你找找这个例子中,观察点在哪里,阻碍点在哪里?
【师】现在请你动手画一画,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从下往上看,观察点越远,观察的范围越大,盲区越小。
(三)路灯下的影子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观察的范围跟观察点的高低和观察点的远近有关。现在请你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下影子中的数学问题。
【反馈】
发现1. 玲玲离路灯越近,影子越短。
发现2. 观察点不变,阻碍点的位置变了。
发现3. 观察点与阻碍点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影子也会发生变化。
思考:如果玲玲继续朝着路灯走,影子会如何变化?什么原因引起了这些变化?
【小结】是啊,观察点的变化和阻碍点的变化都会引起观察范围的变化。
其实啊,玲玲在走的过程当中,这个角也在发生变化。
【延伸】在登高望远和行驶的汽车中,是否也有这样一个变化的角呢?请同学们课后再去研究。
【执教的总结与反思】
在这一节课中,笔者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深入细致地安排了作图的教学,并在此基础上,通過想象图形未来的变化趋势,让学生感悟产生盲区大小背后的真实原因。
(一)登高望远,初建模型。
从前期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观察范围的影响因素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但是经验还没成型,不是每个学生都了解。所以在安排第一环节的教学时,教师在重点解决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了一定的提升,抽象出直角三角形的模型,如图4。
从比较三位老师的观察范围,让学生总结规律与经验并不困难,为了让学生学有所得,教师继续安排了想象延伸环节。“继续登高会如何变化?”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初步感受到,观察范围的大小其实与直角三角形中,角1的大小有关。
(二)退一步海阔天空,丰富表象。
本环节,学生充分交流生活中的有关观察范围的现象,丰富认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性,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的意识。相较于之前的试教,增加了观察角度的变化引起的变化。在学生无法用直角三角形模型来解释原因时,初步的感受即两者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点与阻碍点之间的距离不同。因此,在学生发现规律时,添加上观察的角度更科学合理,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培养。
(三)对比联系,发现本质。
“有趣的影子”题中静止的“杆子”换成女孩玲玲,借助动画让学生充分感知玲玲在路灯下走动,她的影子由长变短,最后由短变长,使学生从中体会观察点与阻碍点的位置变化引起了影子的长短变化。再引导学生分析是什么原因引起影子的长短发生了不同变化。通过动态呈现(如图),让学生感受到神奇的角在作怪,抓住数学的本质。
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回过头去验证之前两个例子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道理,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并让学生想象,玲玲继续往前走,影子会如何变化?角度又会如何变化?直观的演示与适时的想象、推理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空间推理”“空间想象力”的发展。
四、反思,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一)变扶为放,深入研究
我们通过研究已经发现了,观察的范围与直角三角形中的角与边的对应有联系,那么可否以此为切入口,进行深入研究呢?在第一个环节“登高望远”中就帮助学生建立起模型,并用这个模型来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发现即使情境不同、变化的点不同,但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建模,而后发现角度与边之间的关系。
(二)紧贴生活,学以致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要回归到生活。本节课中,生活中的实例还不是很多,应该多让学生举例并说明其中的道理。从使用日常语言到使用几何语言,也是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