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3-02李丹
李丹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慢性胃溃疡治疗, 期间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 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并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 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慢性胃溃疡;应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5.08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c ulcer.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c ul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 for chronic gastric ulcer,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argeted nursing.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as 94.0% than 72.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efore nursing,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and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score (P>0.05). After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HAMA and HAMD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shows remarkable application effect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c ulcer, an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and improve their negativ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Key words】 Targeted nursing; Chronic gastric ulcer; Application effect
慢性胃潰疡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研究指出, 引起慢性胃溃疡的主要原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饮食不节、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饮酒、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1]。慢性胃溃疡疾病具有病程较长、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临床特征[2]。临床研究指出, 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心理状况均是影响慢性胃溃疡治愈的重要因素[3]。因此, 对于慢性胃溃疡的治愈不仅仅要给予积极地临床治疗, 更需要配合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作者对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 旨在探究慢性胃溃疡的有效护理干预,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26例, 女24例;年龄32~64岁, 平均年龄(46.5±5.8)岁;病程2~8年, 平均病程(4.2±1.5)年;其中胃溃疡2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7例、复合型溃疡13例。
对照组中男28例, 女22例;年龄30~66岁, 平均年龄(47.4±6.2)岁;病程2~7年, 平均病程(4.0±1.6)年;其中胃溃疡2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6例、复合型溃疡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传统三联疗法进行治疗, 在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 2. 1 针对性心理护理 慢性胃溃疡的病程较长, 因此患者在长期遭受病痛折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首先对入院的患者实施心理状况评估, 准确的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判断。据此制定符合患者具体情况及需求的心理护理方案, 采取一对一的方案, 对患者实施全程心理护理[4, 5]。与此同时, 积极地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 以此来消除患者的担心和顾虑, 促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缓解, 使患者更加信任护理人员, 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同时也能够促使患者更加配合临床工作。endprint
1. 2. 2 针对性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针对不同文化背景、接受能力的患者采取一对一讲解、讲座、视频播放、发放资料等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 向患者介绍慢性胃溃疡疾病知识介绍。在疾病知识介绍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注意首先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交流, 通过交流来掌握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以及疾病知识的薄弱之处。根据对患者的了解, 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从而使患者对慢性胃溃疡疾病具有整体、系统化的认识, 促使患者能够以科学、客观的态度认识胃溃疡。
1. 2. 3 针对性用药指导 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 向患者介绍用药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 叮嘱患者持续规范用药,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处理。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对于氢氧化铝、乐得胃等降胃酸药物, 告知患者要在每日三餐后1 h和睡前服用, 片剂药物需嚼碎服用, 而乳剂药物在服用前要充分地混合均匀, 且避免与奶制品、酸性食物和饮料同时服用, 避免影响药效[6]。并告知患者以上降酸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食欲不振、软弱无力。对于胃黏膜保护药物, 例如硫糖铝, 告知患者该药物在酸性环境中的作用较强, 该药物需在三餐前1 h服用, 同时不可用抗酸药物同时服用, 并告知患者这类药物最易引起的不良反应是便秘、皮疹等。
1. 2. 4 针对性饮食护理 告知患者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治愈疾病具有积极地帮助, 指导患者健康饮食, 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进食, 避免大量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的食物, 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生冷较硬的食物, 禁止饮用咖啡、浓茶, 并戒烟限酒[7]。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判定标准[8]:治愈:患者治疗后, 经胃镜检查提示其溃疡面已经完全愈合, 没有出现任何慢性胃溃疡症状;好转:患者治疗后, 经胃镜检查提示其溃疡面有明显缩小, 且其慢性胃溃疡症状也有显著减轻;无效:患者治疗后, 经胃镜检查提示其溃疡面没有明显缩小, 且病情出现进一步加重。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②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以HAMA和HAMD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估, 分数越高则代表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越严重, 反之则代表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较轻[9]。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针对性护理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 包含多种护理干预措施, 针对患者的身心需求给予护理干预,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10]。本次研究选取10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 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并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 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杨瑛, 郑阿娟.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11):62.
[2] 吴文文, 曹卫乐. 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慢性胃溃疡126例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16):2547-2548.
[3] 杨红玉, 钟珠, 古娜玉, 等.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17, 23(5):78-79.
[4] 郑莉. 慢性胃溃疡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3):324-325.
[5] 张文静. 慢性胃溃疡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分析. 中外医疗, 2015, 34(27):129-131.
[6] 王虹. 慢性胃溃疡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效果观察. 中外医疗, 2014, 33(33):167-169.
[7] 黃玲, 黄丽霞, 邱小雅. 慢性胃溃疡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分析.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10):81-82.
[8] 杜春瑾, 张继霞. 基于基础生活照料的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 2017, 23(3):84-86.
[9] 吴艳艳. 针对性护理用于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33):83-85.
[10] 王婷婷, 朱俞霏, 崔珍. 35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及体会.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 2(8):127.
[收稿日期:2017-11-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