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研究

2018-03-02邵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5期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冠心病

邵红

【摘要】 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冠心病患者, 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药物选择阿托伐他汀, 观察组治疗药物选择瑞舒伐他汀。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治疗前后左心射血分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57/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714, 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TC为(2.1±1.2)mmol/L, TG为(1.3±0.3)mmol/L, LDL-C为(1.9±0.2)mmol/L,HDL-C为(1.8±0.3)mmol/L;对照组患者TC为(3.8±1.6)mmol/L, TG为(1.9±0.6)mmol/L, LDL-C为(1.3±0.4)mmol/L, HDL-C为(1.1±0.2)mmol/L, 两组患者的TC、TG、LDL-C、HDL-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841、6.9282、10.3923、15.0384,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射血分数分别为(49.16±4.05)%和(61.16±3.33)%,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射血分数分别为(49.20±4.16)%和(53.87±3.18)%。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心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34, 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t=12.2637, 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选择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降脂水平良好。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冠心病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5.057

冠心病在临床心脑血管疾病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 主要引发因素为冠状动脉狭窄、心肌收缩功能降低等, 病情发展速度较快, 同时可引发心肌梗死等一系列并发症, 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1]。曾有文献报道他汀类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症状表现, 本次研究则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现将研究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 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0例。对照组中男32例, 女28例, 年龄51~75岁, 平均年龄(62.2±4.3)岁。观察组中男34例, 女26例, 年龄53~78岁, 平均年龄(64.4±4.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 其中包含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抗血小板药物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對照组患者治疗药物选择阿托伐他汀, 1次/d, 10 mg/次。观察组治疗药物选择瑞舒伐他汀, 1次/d, 10 mg/次。两组患者持续用药时间均为3个月。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TC、TG、LDL-C、HDL-C和治疗前后左心射血分数。

1. 4 疗效评定标准[2] 显效:心绞痛症状不见, 心绞痛分数≤2级;有效: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 心绞痛分数<1级;无效: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37例(61.67%)患者为显效, 20例(33.33%)患者为有效, 3例(5.00%)患者为无效, 总有效率为95.00%(57/60)。对照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30例(50.00%)患者为显效, 18例(30.00%)患者为有效, 12例(20.00%)患者为无效, 总有效率为80.00%(48/6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714, P<0.05)。

2. 2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TC为(2.1±1.2)mmol/L, TG为(1.3±0.3)mmol/L, LDL-C为(1.9±0.2)mmol/L, HDL-C为(1.8±0.3)mmol/L;对照组患者TC为(3.8±1.6)mmol/L, TG为(1.9±0.6)mmol/L, LDL-C为(1.3±0.4)mmol/L, HDL-C为(1.1±0.2)mmol/L, 两组患者的TC、TG、LDL-C、HDL-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841、6.9282、10.3923、15.0384, P<0.05)。

2. 3 两组左心射血分数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射血分数分别为(49.16±4.05)%和(61.16±3.33)%,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射血分数分别为(49.20±4.16)%和(53.87±3.18)%。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心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34, 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t=12.2637, P<0.05)。

3 讨论

冠心病主要病理特征为脂质代谢异常, 心脏血管出现粥样硬化性变化。本病患者其病情发展速度较快, 具有较高的猝死率。而临床研究后发现引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含血脂异常、肥胖、吸烟以及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等[3]。

他汀类药物对于血脂调节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并且可以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 对内皮功能予以改善, 对人体中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进行抑制, 将细胞中的胆固醇合成予以有效减少, 将受体活性以及数量予以增加, 进而将胆固醇水平降低[4, 5]。而临床中常用的主要药物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药物的肝选择性较强, 同时无较高的亲油性, 对患者机体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吸收以及分解代谢具有促进作用, 同时可对低密度脂蛋白肝合成起到抑制效果, 从而实现降低血脂水平的目的[6, 7]。瑞舒伐他汀药物在服用后其主要作用位置在肝脏, 可将人体胆固醇水平的靶器官进行有效降低, 具有显著的调血脂效果, 此外其生物利用率较高, 血清半衰期时间较长, 效果更佳明显。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相比, 虽然可以对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进行抑制, 并调节低密度脂蛋白摄取和代谢, 但临床应用无显著的效果。然而在同等条件之下采用瑞舒伐他汀,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 说明瑞舒伐他汀效果更佳显著。

综上所述, 冠心病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其治疗效果好于阿托伐他汀, 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 安全可靠, 可将其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卢志怡.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肪因子Vaspin的影响. 实用医学杂志, 2015, 47(2):415-417.

[2] 陈懿, 徐世鄂.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作用和安全性比较. 中国老年学, 2014, 34(9):2389-2390.

[3] 赵洪君.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病人降脂效果的对比研究.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14(6):622-624.

[4] 靳春琳, 王利俊, 韩清华. 国产瑞舒伐他汀与国产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的对比研究.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0(3):291-293.

[5] 马书红, 陈冬梅. 瑞舒伐他汀钙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对比研究.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15):3043.

[6] 周敏, 冯亚新, 刘忠志, 等.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9):151-152

[7] 齐晓东.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 医学信息, 2016, 29(28):138-139.

[收稿日期:2017-1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冠心病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应戒烟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