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错了!”
2018-03-02朱文文
朱文文
一节语文课上,当我讲到“同字框”的字有哪些时,一个掷地有声的声音从教室后面传来,“老师,‘周字的部首也是同字框。你批错了”!听罢,我疑惑地问:“是吗?”他似乎更加坚定地说:“是的,我查过字典的!”课后,我查了一下《新华字典》,果然是我错了。在教学中,老师难免会出现一些口误或犯点小错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
其实,这种现象在课堂上屡见不鲜,起初,我碰到这种情况,碍于老师的“面子”,选择回避甚至直接驳回学生的提问。现在回头思考,这种做法简直就是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面对如此好问的学生,怎么能置之不理呢?作为老师,错了就应该跟学生说声“对不起”,表扬那个纠错的学生,细心可嘉,勇气可嘉,探寻真知的精神可嘉。这样不是更能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热情吗?而老师的尊严也绝不会损毁,反而使学生从你身上学到诚实、谦逊、勇于认错的美德。
教学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是难免的,关键在于教师在处理教学失误时是否机智或得当。面对课堂教学的失误(尤其这失误是由学生发现并指出的),我们如果面红耳赤,不知所措,慌乱尴尬;或者含糊遮掩,支吾以对,草草敷衍;甚至强词夺理,极力诡辩,都会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极大地损伤师者的形象。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认识、利用和处理教学失误呢?
1. 尽可能地及时发现失误。一般而言,课堂教学中的失误大多数都是由教师自己发现的,学生能发现并指出的毕竟很少,一是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二是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指出老师失误的勇气。这就要求老师既要充当学生的“指导者”,又要充当失误的“发现者”。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详细周密地备课和反思,预设课堂中的问题,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失误,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2. 正确对待失误。面对失误,无论采用怎样的纠正方法还是补救技巧,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抱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可为了所谓的“面子” “尊严”而对自己的失误进行掩饰。只要能正视失误,巧妙应对,就能把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就能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反思精神以及正确面对失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才是素质教育的价值所在。
3. 巧妙应对、处理失误。其实,有时候老师在课堂上也会在教学重点处设置一些“失误”,以提醒學生注意。如有一节语文课上,我在写“短”字时,故意把“矢字旁”写成了“失”。不出我所料,细心的学生马上发现了我的错误,立即指出。我顺势引导:“小朋友写的时候千万要注意:‘矢字旁可不能出头。”教师故意犯一次错,引发了学生深入的思考,调动参与性,何乐而不为?
在失误可以引起学生对问题的争辩、好奇甚至重新设计的情况下,不妨就将错就错,为学生营造反思、创新的思维空间。
有一次课上,我将“拔”字写成了“拨”字,学生马上发现了。我立即意识到这是两个极易混淆的汉字,有不少学生也容易写错,这是个强化学生记忆的良机。于是,我放下老师的姿态,虚心地向学生“请教”:“这两个字这么相像,怎么区分呢?赶快帮老师想想办法!”学生们马上议论,并纷纷为我支招:“‘拔字比‘拨字少一竖。” “‘拔字就是把‘拨字上的一竖给拔掉了!”听到学生如此精彩的记忆方法,我高兴地对学生说:“你们真棒,帮了老师大忙。相信老师以后再也不会写错这个字了!”学生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那两个字也会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教学中的失误竟帮了个大忙,解决了形近字的区分难题。学生发现问题,又自己解决了问题,还帮老师解决了问题,积极性之高,成就感之强,绝对比硬性地要求他们区分这两个字效果好得多。这样的经历使学生印象更深,记得更牢。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古猗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