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妇科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03-02王靳喻栋平
王靳+喻栋平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妇科急腹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 按急诊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 对照组则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8.3±5.0)min、术中出血量为(30.8±4.8)ml, 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2.5±5.2)min、(66.7±5.0)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0.5±5.0)h、伤口愈合时间为(3.0±1.2)d、住院时间为(4.5±1.5)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2±6.5)h、(9.2±2.8)d、(9.5±2.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8%,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妇科急腹症患者, 临床可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 不仅效果显著, 且安全性较高, 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妇科;急腹症;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5.033
妇科急腹症是由于腹腔内发生急性病理性病变从而导致腹部剧烈疼痛的一种病症[1]。该病发病突然, 病因复杂, 病情发展较快, 如不及时有效的给予治疗, 则会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治疗妇科急腹症传统的方法则是进行开腹手术治疗。近几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优化, 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开始广泛应用。为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妇科急腹症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9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组给予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 现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急诊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40岁, 平均年龄(31.5±3.9)岁;疾病类型包括黄体破裂10例、异位妊娠20例、急性盆腔炎9例、卵巢囊肿蒂扭转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2~40岁, 平均年龄(32.2±3.3)岁;疾病类型包括黄体破裂9例、异位妊娠21例、急性盆腔炎8例、卵巢囊肿蒂扭转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各项检查确诊为妇科急腹症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损伤者;精神障碍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对本次研究拒不配合者。
1. 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协助患者取仰卧位, 头低足高, 并进行气管插管全麻。在患者脐孔下缘处行一处1 cm的弧形切口。建立人工气腹, 腹内压控制在12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然后置入腹腔镜, 全面探查腹部。观察组根据患者病灶部位及病情需要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或患侧输卵管切除、卵巢囊肿蒂扭转根据情况行患侧附件切除或卵巢囊肿剥除术、盆腔炎行盆腔粘连松解、脓肿切除, 引流、黄体破裂行卵巢修补术等。术后进行常规清创、缝合并给予抗感染治疗[2, 3]。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术前给予硬膜麻醉, 在患者下腹部正中间位置行一纵向切口, 然后进行探查。发现病灶后, 手术方式同观察组。
1. 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2.5±5.2)min、术中出血量为(66.7±5.0)ml,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8.3±5.0)min、术中出血量为(30.8±4.8)ml。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0.2±6.5)h、伤口愈合时间为(9.2±2.8)d、住院时间为(9.5±2.5)d,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0.5±5.0)h、伤口愈合时间为(3.0±1.2)d、住院时间为(4.5±1.5)d。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3例, 尿潴留2例, 腹部粘连1例, 发热2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8%;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1例, 发热1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腹症是妇科常见的一种急危疾病, 临床表现为腹部剧烈疼痛, 临床特点为发病急、病情发展快, 如不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 则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当前临床针对妇科急腹症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开腹手术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 虽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但其手术创伤较大, 且因开腹手术需要开腹探查, 腹部暴露的时间相对较长, 感染的风险会相对增加, 同时术中出血量也会增多[4, 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会增高, 如术后高热、伤口感染等。近几年,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各种微创手术也不断的应用于各科室中, 尤其是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应用于妇科急腹症中切口小, 术中出血量较少, 且患者术后麻醉消退后疼痛感会较传统开腹手术明显较小, 同时腹腔暴露面积小, 感染的风险也会相对减少。腹腔镜手术术中操作时, 视野较好, 很大程度上减少对周围组织及血管的损伤,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会随之减少。由于腹腔镜手术不需要开腹探查, 对腹腔造成的损伤较小, 术后患者肠胃恢复速度快, 排气时间缩短, 患者整体恢复良好, 住院时间减少, 同时减少患者家庭承担的医疗费用[6, 7]。
本研究, 以本院收治的9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分为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 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8.3±5.0)min、术中出血量为(30.8±4.8)ml, 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2.5±5.2)min、(66.7±5.0)ml, 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0.5±5.0)h、伤口愈合时间为(3.0±1.2)d、住院时间为(4.5±1.5)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2±6.5)h、(9.2±2.8)d、(9.5±2.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8%,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临床针对妇科急腹症可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 临床效果显著, 且安全性较高, 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许昭君, 徐艳婷.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急腹症效果探讨.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 4(23):136.
[2] 许春灵. 探究妇科急腹症应用腹腔镜治疗的效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 16(86):154.
[3] 彭小艳.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19):48-49.
[4] 吴清萍, 黄守国. 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 海南医学, 2010, 21(24):48-49.
[5] 余海敏, 祝蔚成.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效果比较. 当代医学, 2016, 22(16):28-29.
[6] 韩玉峰. 腹腔镜治疗妇科急腹症临床分析.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 3(1):53-54.
[7] 姜丽艳. 腹腔镜治疗妇科急腹症临床应用分析. 中外医疗, 2016, 35(4):82-83.
[收稿日期:2017-12-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