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生态文化品牌构建模式研究
2018-03-02路培刘贺明
路培+刘贺明
摘要:利用京津冀生态文化协同发展的契机,立足突出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以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从多元化视角提出衡水生态文化品牌建设的重点、模式和目标,为构建衡水生态文化品牌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生态文化;构建;多元化;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7)09-0083-02
衡水有水路通達、风水衡存之义。衡水地处环京津、环渤海、沿京九铁路重要位置,生态环境优美,位于主城区的衡水湖是国家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也是华北单体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被誉为“京津冀最美湿地”和东亚“蓝宝石”。立足突出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2016年衡水市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更加注重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协调规划、产业布局与城市建设协调推进、历史文化与现代风格协调融合、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协调配合,更加突出衡水市在京津冀城市群中的重要支点作用。
1 衡水生态文化发展背景
2017年,衡水市以建设京津冀重要节点城市为目标,协调推进多规合一,编制全市生态环保规划,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最大限度地留出生态空间;启动城市水系循环规划,让城区长达42 km的水系“活”起来;统一编制覆盖全市域的村镇总体规划,强化城乡规划衔接和管控。同时,以举办河北省首届园林博览会为契机,大力实施城市管理整治,重点谋划滏阳河文化带规划建设、园博园建设与城市发展研讨会、“一湖三城”城市规划调整等6项重大活动。
建立横向与纵向部门协调运作整合机制,比如农业局水产部门、农业委员会、文化旅游局、体育局在民间文艺、渔民风俗节庆等项目上加强协作,而区域内的横向区位整合则以不同时期所形成的纵向文化资源为整合内容,以主题、联盟为纽带,统筹安排时段、线路、客流、活动项目和形式,形成“集聚互补、融合联动、合理定位,错位发展”战略思路。
2 衡水生态文化品牌构建规划
构建衡水生态文化产业“河湖共生”开发模式,旨在突破瓶颈制约,以水资源、农特产品、特色生态环境等生态资源为纽带,促进管辖区域内南片区和北片区的文化资源整合。以南片区的冀州古城为中心,发挥滏阳河沿岸和衡水湖的生态优势,以及北部的交通优势,扩大其在区域联动中的功能。
经过筛选论证,确立创意旅游(民俗、演艺、实景等)、生态创意农业为全局重点,形成南北交汇、河湖联动的生态特色板块。具体包括:一是古城历史文化感受区,以冀州为重点;二是侯店毛笔文化体验区;三是古运河历史文化展示区,对滏阳河等河段进行生态整理、遗址展示,打造水上文化长廊;四是衡水湖生态旅游示范区。
3 衡水多元化生态文化发展模式
采用文化创意与经济社会产业要素的融合模式,构造生态、文化、旅游等结合的多元化战略。
3.1 发展支持型——乡村旅游、休闲农业
发展以农耕、民俗、乡土文化等为特色的生态创意农业,发挥民俗演艺歌舞、原生态休闲等资源优势,形成服务能力强的产业集聚区。因地制宜发展创意农庄,销售稻米、大闸蟹等特色产品。
3.2 资源复合利用型——衡水湖渔文化生态创意园
衡水湖沿岸区域交通便利,客源(宁、沪、苏南小三角)消费能力强,可通过政府主导、外引内联等方式,筹建衡水湖生态渔文化创意产业园。依托大湖、园博园等核心资源,打造美丽清纯衡水湖品牌。沿东湖大道两侧打造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旅游,发展渔文化、水文化及生态养生,构建“温泉养生、寻道访古、生态风光”的衡水湖度假区。
发挥金鱼文化、毛笔文化、鼻烟壶等品牌集聚辐射效应,促进城区外围生态观光、体验休闲与城区内文化旅游、演艺娱乐、特色餐饮娱乐相互支撑、互为联动,打造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品牌,促进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与文化旅游、休闲观光产业紧密结合,形成集吃住行食娱购一体的大文化、大旅游、大交通体系。
3.3 替代融合型——传统文化旅游集聚发展和升级改造
董子文化园位于衡水城市南部、滏阳河岸边,邻靠衡水市博物馆。规划范围包含衡水博物馆、衡水大剧院、衡水图书馆及周边可开发建设用地。应将衡水董子文化园与博物馆配合起来考虑,建设一系列以董子文化为中心包含衡水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公园,全面展示衡水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让观光客对衡水历史文化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刻的了解,有利于放大董仲舒的名人效应,扩大衡水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
目前,衡水还没有较为完善的品牌旅游线路,仅靠衡水湖发展旅游产业,无法使游客长时间逗留。因此,有必要增设有文化内涵的景点,并将全市可圈点点的景点连接起来,形成有一定主题的旅游线路。例如构建“大儒故里三日游”线路,董子文化园可作为三日游的起点,使游客对衡水的历史文化有完整了解后,再到该线路的各个节点观光。这样既可让旅游者得到知识滋养,又宣传了衡水历史文化,填补衡水旅游接待建设的空白。
董子文化园和衡水市大剧院均承担着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宣传衡水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重任。它们以艺术演出的形式,歌颂衡水的古老历史和厚重文化。既可组织衡水演艺团体编排富有衡水地方特色文化的文艺节目,亦可引进外地商业巡演。从目前情况看,董子文化特色区、近代名人区等需要集聚发展和升级改造。
3.4 “原生境”全景开发——印象衡水湖
衡水湖区水体丰美,景观独家,宜发展“印象衡水湖”实景演出。在国家休闲旅游纲颁布实施之际,衡水湖区应顺势而上,打造集休憩、观光、影视展演于一体的全景式旅游文化平台。以衡水湖水文化生态品牌保护开发为目的,结合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中演艺类民俗比较丰富的特点,开展水上实景演出等项目。
4 滏阳河生态文化实验示范区构建思路
在衡水湖等城镇节点的基础上,依托滏阳河生态资源,打造聚合户外考古、温泉养生、影视体验、休闲美食娱乐的文化产业集聚区。endprint
衡水历史文化悠久。《说苑·辨物》有文:“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冀州为九州之首,而冀州的中心即在衡水市,是九州水文化的根源。《淮南子·坠形篇》有云:“正中冀州为中土”,又说冀州之地“当天下之中”,为“天下之中州”,所以又稱“中土”;董仲舒、孔颖达等名贤辈出,“头悬梁”“推敲”等典故启迪后人,宝云塔、安济桥等古迹雄伟壮观,冀派内画、武强年画等非物质文化引人入胜。同时,这里还是革命老区和教育名城,台城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是省级爱国主义和廉政教育基地。
衡水湖属于原生态风景,适宜户外自助游,周边有正在建设的养生游基地。将园博园、董子文化园、滏阳河游览结合起来,构筑“白天观光游乐,中午美食、垂钓、沐浴,晚上演出购物游(城区月光夜游)”全天候、适合不同群体的产品组合。
5 衡水生态文化产业管理方法
制定乡村旅游标准化方案,在卫生、安全、保障等方面做到标准严格、程序规范。加强农业、渔业等技术服务人才储备,通过专业培训将一部分人转型为文创行业的经营人员。加快农村手工艺传承人、手艺技师、传习班学习者的培养。开展地理标志、非遗申报及原产地保护,实施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战略。
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机遇,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充分领会地方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内涵,建设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以知识产权开发和运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智慧主导型战略产业。
参考文献
[1] 傅才武.论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的作用——以湖北省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4):69-76.
[2] 刘娜,高园,王学民,等.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大力推进美丽乡村生态文化建设[J].南方农业,2016,10(21):143-144.
[3] 张昶.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与规划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
[4] 李红.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7(4):91-94.
Abstract: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opportunity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culture in Jingjinyi area, established in the outstanding regional advantages, ecologic dominance and industrial strength, based on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al background,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focus, model and target of building eco-cultural brand in Hengshui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versity,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building eco-cultural brand in Hengshuui city.
Key words: eco-cultural; build; diversification; travel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