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8-03-02周跃东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冲突词语文本

周跃东

【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父母的爱”主题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刻画了父子的“了不起”,这是我们解读文本和教学聚焦的重点,也是教学内容选择的一個走向。“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如果我们能深入洞察文本的奇妙之处,进行合理选择和剪裁,对于目标的达成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肯定是这篇文章一个突出的表达特点,但是细细解读这些语言,它们实际上并非此文的最大特色。这些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是建立在人物“冲突”的基础之上的。如文章对三种类型的人物进行大量篇幅的描写,以表明他们不赞成挖掘。而对父亲的描写,只是出现反复的语言“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这种异于常人的思维和冲突对比,更能建构人物的形象。同理,儿子的“让”与特定环境下常人下意识的“不让”也是一种认知的冲突,甚至我们在文本最具特色的地方还能制造冲突,比如“他挖了8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这里是写挖的时间“长”还是“短”?实际上,在常人看来,甚至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也是突出挖掘的时间之长。但是站在父亲的角度,再长的时间都是短的,因为再长的挖掘,只是等待那幸福的一瞬。因此,这才是文本最大的特色。在这种思辨的过程中,父亲的形象会更加高大。

实际上这些“译介”类作品,和其他此类作品在表达上有着很多的共同点,如《中彩那天》《钓鱼的启示》等。虽然它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都传递着相同的人间真情和人生感悟。同时也不能否认,其行事逻辑和行文逻辑,与中国传统有着明显的差异。比如在“认知冲突”中建立起“道德抉择”:《中彩那天》中“还”还是“不还”,《尊严》里“吃”还是“不吃”,《钓鱼的启示》中“放”还是“不放”。其他文本中类似的冲突也比比皆是。由此,文本为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提供了方向,为语言思维的发展提供了依凭,更是实现阅读联结策略的很好载体。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已学过的常用汉字,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语言材料的积累有一定的量,有了初步的生活经验,但体会和感悟较为肤浅;初步具有阅读现代文的能力,能够对文本信息进行简单的提取、推论和概括,并能利用文本信息,联系个人经验多角度对问题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能利用文本信息

完成阅读和生活中遇到的简单任务,具备简单的运用

能力。

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必须打通文本与生活、文本与文本之间的通道,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搭建支架,激活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背景,不断扩大学生的“学习场”,实现文本理解、语言运用和思维提升的协同发展。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废墟、绝望、瓦砾”等词语,初步学会概括文章内容。

2.通过对同类文本、经验与文本、文本内部的联结,抓住认知“冲突”,了解“反复”“对比”等表达方法,学会用比较、想象、写话、质疑、朗读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感悟父亲的“了不起”,感受坚定的信念与爱所创造的生命

奇迹。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1.观看视频(或者图片)。板书“地震”。

面对地震,总会有一些词语萦绕在我们的脑海。

2.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对父子,看看他们在地震中有怎样的表现。(完整板书:地震中的父与子)

3.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想想:文章讲述了发生在这对父子身上的一个怎样的故事?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

4.交流反馈。

依次出示三组词语:

混乱 废墟 瓦砾

绝望 叹息 悲痛

坚定 挖掘 拥抱

发现三组词语的规律:地震场景 人们表现 父子表现

5.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对父子?(了不起)如果我们把父子的“了不起”都读成一

个动词,会是什么?(板书:挖、让)

【设计意图:对地震的经验感知,以及从词语积累的角度,联结生活经验,为地震背景下发生的故事奠定情感和氛围的基调,为学习课文内容和父亲形象的确立打下基础。三组词语的呈现,是对学生初读课文后内容整体把握的检查,是对课文内容的联结和梳理。】

二、走进文本,辨析“挖”与“不挖”

1.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这位父亲只做了一件事,这件事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挖”。

除了这位父亲,文中的其他人是怎样的态度?(不挖)

2.文章选取了三种人物,为什么写这三种人?

同样是父母,专业的救援人员,体会父亲对孩子的爱。

小结:文章选取了三种人,似乎在说服父亲,而此时,父亲又会怎样说服自己呢?

出示句子,指导朗读“无论……总……”

3.深入体会父亲的语言。

面对人们的阻挡,父亲选择了继续“挖”。

出示三句反复的话:“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改成陈述句,比较表达的不同)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怎样的父亲?这位父亲,以至于人们认为他精神失常了。

4.小结:面对灾难,站在不同的角度,便会有不同的选择。文章用了很多的篇幅,反复写“挖”与“不挖”的抉择。在这样的“冲突”中,我们体会到了父亲的“了不起”。

5.揭示同类课文的学习方法。

我们在以前学过的文章中,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比如《中彩那天》《尊严》《钓鱼的启示》等等,如果我们能用心思考这些文章中的矛盾点,就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endprint

【设计意图:在“挖”与“不挖”的思辨中,造成文章“冲突”的联结,这样的比照和辩证,让学生的思考更具张力。同时把父亲的“失常”放置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让学生站在常人的角度思考“不挖”的理由,再站在父亲的角度体验其内心的坚定与信念。通过朗读、辨析、写话等,体会在特定环境中人物语言的特征和内心世界,感受父亲的“了不起”。同时,让学生知道这样的行文方式在我们学过的好多课文中还有,对这一类课文的学习提供可以迁移的模板,即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文中主人公在某种环境下的矛盾和抉择,从而体会人文情感、品质,感受人物形象,产生认同。】

三、学法联结,思辨“长”与“不长”

1.读读第12自然段。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或者有什么疑问?

学生自学第12自然段。

聚焦时间的反复,体会时间的反复。“他挖了8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想象说话,父亲会碰到什么困难?

指导朗读:把这些困难放在这反复拉长的时间数字当中去。(配乐朗读)

辨析:36个小时,你认为是长还是短?

2.体会神态描写,朗读句子。

同学们,此时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站在废墟上的父亲。

出示: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我们看到了一位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的父亲,但是我们相信他是绝对不会倒下的,因为他相信:“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小结:同学们,“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是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在挖与不挖的冲突中,在语言的反复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他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设计意图: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去发现文章的语言现象。也是对第二个板块的深化,通过学习方法的联结,让学生通过发现与质疑,习得和巩固此种语境下的阅读方法。比如反复的写法、侧面描写等,以强化父亲的形象。】

四、课堂延伸,链接“让”与“不让”

爱,会创造奇迹。当见到儿子,儿子和父亲一样,在这样的时刻,做出了不同于常人的选择:这中间到底又能读到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课堂小结: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站在不同角度,结合文中的人物描写,去想想课文中人物当时的境遇,并跟我们的生活相结合,跟我们阅读过的课文相联系,你们会收获更多!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对整堂课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联结,并且延伸到课外,让这样的人文精神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教学策略体现】

本课教学,重在阅读中联结策略的运用。这种联结策略的运用在教学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联结的教学落点

首先需要教师搭建阅读中广阔的思维空间。所以本课在设计的时候,重在思维的激活,挖掘文本中的冲突点,为学生的阅读联结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因为有思辨,就会有联结的触角。在具体的操作中,体现在以下环节:

1.“文中为什么花了大量的笔墨来写人们对父亲的劝阻?而父亲只有反复的三句话?”按理说,文章的主人公是父亲,他才是描写的重点,但是如何让学生在思辨中明白“四两拨千斤”的表达效果呢?这种联结就是一种策略,就是要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人物的内心。因此,通过解读典型人物选择的用意,联系上下文写写父亲内心的独白,以及“?”与“!”的比较等方法,让父亲的形象在学生眼前立起来。

2.设置“冲突”。课标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联系文本深入思考,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手段。文中反复写时间的句子,我们一般认为是体现时间的漫长,但是“这样写到底是说时间长还是短”?果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理解一下子有了质的增量。对于父亲来说,再长的时间,他也不觉得长,这就是父亲的爱与承诺。

二、联结的体现维度

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经验与文本的联结。二是文本与文本的联结,三是文本内部的联结,包括词语与内容、内容与内容、内容与方法。

1.经验与文本:观看录像后,说说积累的表示心情的词语。这是站在一个常人的角度,反馈正常人面对灾难时的情绪。这也是为后面理解人物的情绪、举止等学习做的铺垫。又比如在反复出现时间的句子中,想象父亲可能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也是与学生经验的联结,从而让文本更加丰满,让学生更加深入体会父亲的坚持和责任。

2.文本与文本。在学习和思考了父亲与常人的对比、冲突后,揭示出这一类文章的写作特点,进而迁移学习方法,习得阅读策略。

3.文本内部联结。比如,在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后,让学生发现三组词语的规律,这是让学生建立词语和内容的联结。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掌握文章大意的程度,另一方面也为初步概括文章内容做好了铺垫。

三、联结的策略体现

要实现联结,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要搭建联结的支架,提供媒介,以实现联结的无缝对接,提高联结实现的效率。主要是运用了经验唤起、情景再现、思维换位、朗读感悟、比较对照、矛盾设置、想象补白等策略,以实现学生的文本理解与语言运用的同步发展。

【教学反思】

我们一直在践行语文教学中“以生为本,关注文体,落实语用”的理念,如何實现这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在《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中,通过联结策略,我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用教材教,并且习得和运用语言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一方面,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生活经验和语文积累,体现学生原有语文能力基础上的提升。基于联结策略的语文课堂,不是被动的传授,而是体现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主动建构。比如,在类似文本的联结中,让学生主动建构起同类文本的阅读策略和方法,这是在为学生的全面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联结策略的运用,体现了“用教材教”的理念。“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教材,不仅要让学生习得语文知识,更要习得语文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学习的广度、深度和效度。通过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在习得和运用语言方面,通过联结,学习一篇课文带动一类课文的学习,体现语文教学的迁移性、关联性和整体性。

本课通过抓住文本的语言现象,选择教学内容时集中聚焦两个层面:一是父亲在挖掘的过程中与人们的对话,二是挖掘的时间和父亲的神态。这样内容与目标的匹配度和黏合性较高,可以达到读文悟情得法的境界,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评价方式主要以及时评价为主,侧重于对学生思维的评价。比如,学生认为对于父亲来说,36小时是很短的时间,因为这是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联结的新方向,联结的触角伸向了学生思维的独特的领域,因此对于这样的思维火花,进行了及时的正面引导。所以在阅读理解时,换位思考,逆向思考,学生的学习会呈现出另一片天地。

(作者单位:浙江桐乡市崇德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endprint

猜你喜欢

冲突词语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找词语
冲突管理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全面冲突管理的构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