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于生”:追求有质感的语文教学
2018-03-02
本刊记者
记者:周老师,您从事语文教学20年,所追求的“有质感的语文教学”究竟有着怎样的内涵?
周跃东: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真正发生。学习是什么?是一种经历。语文学习的经历是什么呢?就是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理解、运用语言,发展思维,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这些目的的路径有千万条,“教无定法”。从教师的角度去理解,能否有效创设“学习场”,能否提供宏大的语境,是否能够运用适切的教学方式,都会影响这种经历的状态;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则是这种学习的经历是否真实,是否让学习真正发生,是否能主动去建构知识、提升素养。杜威说:“教育就是要让儿童更好地生长,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目的。”换言之,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受到人文熏陶,提升素养,发展生命。
可见,语文学习的前提是儿童,如果忽视“人”的存在,纵然课堂如何精彩,也是不完整的,也不是真正意义上有质量的课堂。只有当课堂成为学生的学堂,“让学于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样的课堂才是有质量的,才是有品质和有品位的。说到底,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就是我所说的“有质感的语文教学”。
记者:“让学于生”并不是一个时髦新鲜的词语,学为中心、以学定教、先学后教,都是生本课堂的生动实践。周老师,您谈到的语文教学中的“让学于生”,是出于怎样的思考?
周跃东:实际上,我只是把“让学于生”作为我语文教学实践的一种理念和追求。如果我们去梳理一下,就能找到实践这一教学理念的依据。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一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以书本、教师、集体课堂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论,改变了传统的“静听”和“注入”的做法,提出以儿童真实需求为主,进而开展生动的教学活动让儿童获得直接经验。佐藤正夫也说:“唯有当学生成为自我活动的主体时,真正的学习过程才能形成,从而学生才能掌握教学的内容。”再来看《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再者,“让学于生”也是在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学习语文的根本规律是反复实践运用。通过实践来认识,通过训练来形成,通过反复来提升。而文本的人文意蕴需要自我感悟,联系自己、联系他人、联系社会、联系课文,从中理解人文,彼此交流,沟通思想,互通情感,加深理解内涵。同时,“让学于生”还是传统教学的精华,孔子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学生先动脑,不提示、不暗示、不揭示。另外,语文教学重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模糊多元”,这就意味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让学生先学,调整教师的站位,是语文教学的应然选择。
记者:您刚才说到了教师的站位,你认为在“让学于生”的课堂生态中,教师应该成为怎样的角色?
周跃东: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如果从学生“学”的角度去阐述,我的理解是:一是教师应该成为学习兴趣的激发者。让学生想学、乐学是学习的心理基础,这一点显而易见。二是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路径的设计者。这种设计必须要遵循这样一些原则:学习的过程首先是开放的,要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成为一个“学习场”,而不是让学生沿着教师预设和掌控的学习进程,去完成学习任务。其次是自主的,在每一个学习环节中,要为学生创设“学境”,在学会的过程中,達到“会学”。另外,学习的路径应该是动态的。实际上教师教学路径的设计,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可能,把学习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教师的角色就是一名“舵手”,不管学习的小舟遇上多大的风浪,运筹帷幄、把握方向才是教师要做的。三是教师要成为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比如,在学生认知的困顿处、情感的感悟处、思维的停滞处、语言的深刻处、内涵的挖掘处等这些学习的节点上,成为学生的助手。四是要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者。教师的任务不是引领学生从学习的一个点到达另一个点,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像丛林探险一样,去解决前所未有的挑战,从而提高学生应对学习困难的能力,提升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这也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意义所在。
总之,教师的角色,就是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变设计“教”为设计“学”,变“教的课堂”为“学的学堂”,把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更多地让给学生,使“学”成为课堂的核心和灵魂。
记者:定准了教师的位置,您是从哪些维度来实践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学堂的?
周跃东:让学生学什么?这是“让学于生”理念引领下的语文课堂的核心问题。张化万老师说过:“‘让学于生的课堂一般采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的模块教学,做到学大于教。”可见,在语文课堂中,首先是质疑。学贵有疑,真实的问题就是学生经验与认知的真实反映,也是最为真实的语文学习起点。有问题,才有习得,才有提升,学习的过程才会有意义。如今的语文课堂,学生不敢问、假提问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所以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提问题,还要让学生提真问题。真问题从哪里来?一是学生前置性学习中产生的问题;二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问题;三是在课堂学习的结束阶段,随着学习的深入应运而生的问题。随着学习过程的展开,学生的问题会不断出现,在“让学于生”的课堂上,学生拥有课堂全程的提问权。他们的提问并不是局限于学习的开始,教师要在每一个学习的时间节点,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提问的时间,让学生学会全程提问。
当然,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发现问题是极其重要的。同时,“让学于生”的课堂上,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学会自己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和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教师“教”的核心要义。比如我执教《草船借箭》,在出示诸葛亮和周瑜的对话后,让学生给这段人物的语言描写打分,有的学生打80分,有的打60分。这是学生质疑的一种特别的方式,反映的就是学生对人物对话描写的第一印象。这种一问一答单调的描写,学生认为并不精彩,但是随着深入探究,以及教师非连续性文本资料的提供,学生逐渐体会到对话描写的精彩。endprint
“让学于生”的第二个维度就是学习方法。一是自读自悟的方法。“教育虽然着重在‘教字,最终目的却在受教育者‘自求得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课堂应让学生多读,反复地读,多种形式地读,边读边思考,让学生在读中自明其意。二是学会合作碰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只有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一种常态,才能使“让学于生”真正落实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共学、互学中增加课堂的对话维度,激活每一位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共同提高,从而培养其独立、主动的学习能力。三是自主实践。打通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理解、内化语文知识,提高学习的能力,是“让学于生”的一条有效途径。
第三个维度就是养成习惯。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学习便会事半功倍。当然,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不断引领,反复练习,不断渗透。比如从低段开始,要逐步培养“自读画找”的习惯,而中段就要让学生养成“梳理提取信息”的习惯,高段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会“概括批注”。这里所举的三个不同学段的学习习惯,它们之间肯定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由易到难渐进的过程。教师就是要在不同的学段有意识地加以引导。
记者:教与学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尽管“让学于生”的语文课堂要力求“学大于教”,但是也不能忽视教师“教”的存在。那么,在“让学于生”的课堂中,您又是如何体现教师有效的教呢?
周跃东:是的,忽视教师“教”的课堂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应厘清教与学相互依存的关系。总体来说,就是课堂教学应当是在学生的基础上动态生成、自主建构的。首先是读懂学生,学会退让。比如,准确把握小学生心智发展的一般水平和认知成长的普遍规律,读懂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和语文学习的规律,读懂当下班级中的学生与其他时空的学生的联系与区别,等等。只有真正读懂学生,我们才能“在适当的时候,在适当的地方,对适当的人作出适当的行为”,实现真正的、有效的“让学于生”。但是读懂了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和盘托出,在语文课堂中,要学会退让,也就是谦让,这是教师读懂学生后采取的一种智慧的教学手段,通过位置的变化、角色的转化、重点的转移,巧妙地把学生请到学习的“前台”。
其次是善听善待,学会点拨。倾听不只是躬身侧耳的“身姿”,重要的是“心姿”,是对儿童的爱;倾听不只是需要耳朵细细地听,更重要的是用心,全身心地关注;倾听不只是从听儿童说话开始到说话结束,而是要从准备和儿童对话开始,就用所有感觉器官感受儿童发出的全部信息。只有这样倾听,才算得上对儿童的尊重,才能在倾听中不仅听清楚学生的话语,还能正确地解读学生话里话外所传递的情感和意义。这样的倾听,才可能有助于我们逐步读懂儿童。
第三是尊重差异,动态生成。“让学于生”的根本宗旨是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学的展开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状态和水平。同时教师要善于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和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以求得每位学生的“目标的差异达成”。比如在表述教学目标时,我们会用到全班学生“背诵全文”等诸如此类的表述。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对于这样的目标达成是有差异的,如果有“让学于生”的意识,那么具体实施过程中是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的。又比如,面对课堂的生成或者旁逸斜出,恰恰是课堂最真实的体现。对于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是简单的否定或者肯定,而是要引导学生“朝着青草更青处漫溯”。
记者: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在“让学于生”理念的引领下,需要哪些转变?
周跃东:“让学于生”理念引领下的语文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转向,甚至是课堂思维模式的一种颠覆。这样的转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以为,一是必须要心中装着儿童,并转化为教学实践中的一种自觉。学习的本质特征是认知的自主重构,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让学于生”是基于对语文教育功能的清晰认识,即获得人文情感的体验,并将语言迁移运用作为教学的重要归宿。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生命活动的自觉主体,不是被动装知识的口袋。要意识到课堂不是表演的剧场而是动态的学习场,课堂教学不完美是铁律。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是点燃火把,是教学生会学。这种“让学于生”的自觉意味着对语文认识的自觉,对学习本质的自觉,对学生地位的自觉,对课堂生态的自觉,对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自觉。
二是要有践行“让学于生”的勇气。改变一种固有的教学观念,需要有颠覆自己熟悉的固有观念的勇气。首先,当我们有了这样的意识,就需要有行动改变和跟进,“让学于生”不是公开课的作秀,也不是日常教学的蜻蜓点水,而是要扎扎实实落实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其次,要改变自己的固有位置,做让学生喜欢、信任、敬爱的朋友,构建师生和谐、平等
的学习场,让学生在敞开、轻松、自由的环境中经历学习的
过程。
三是要提升专业素养,葆有智慧。“让学于生”要做得娴熟高效,的确需要底气和智慧。尤其是在“让学于生”的观念转变之下,要适应这样的教学新常态,语文教师必须得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语文素养,才能面对瞬息万变的课堂,做出有智慧的回应。一方面要正确认识自己,现在我还缺什么,需要什么;另一方面,要能正确认识学生。这种认识需要对某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有整体性认识,还需要对学生有个性化的认识。读懂学生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只有让自己变得强大和有智慧,才能在“让学于生”的课堂里,面对高速、多向、密集的学生情感言语的信息流,面对千变万化的动态生成,胸有成竹,游刃有余,把“让学于生”真正落到實处。
记者:通过对您的采访,我们全面地了解了您所主张的“让学于生”的内涵、理论依据、在学生和教师层面的操作建议,以及达成这种课堂境界对教师的专业要求。愿您在“让学于生”理念的指引下,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积累更为宝贵的经验。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责任编辑 郝 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