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年最忆是温情

2018-03-02周跃东蒋国林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自由

周跃东+蒋国林

一、聚焦课题,感知整体

师: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有一位作家,她被鲁迅称为——(课件出示:萧红——“当今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这个“当今”指上世纪30年代。这个当今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写了一本书,叫作——

生:《呼兰河传》。

师:都知道,但我还是要补充一句。(课件出示:《呼兰河传》——“回忆式文学的巅峰之作”)有人把它称作是“回忆式文学的巅峰之作”,什么叫巅峰之作?

生:写得最好的。

师:最好的,最上面的,对不对?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选自这本《呼兰河传》的第三章。编者把它编在了教材里,然后给它取了个题目——

(师指板书,生读:祖父的园子。)

师:在这本书当中,它仅仅是一段话。但编到了教材里后,我们的编者给它加了个名字叫《祖父的园子》。有的教材里面题目不一样,比如说,江苏的教材叫《我和祖父的园子》。我在想,编者可以给它取题目,我们也能给它取取题目。我的要求很简单,只要半个题目就可以了。(课件出示: 的园子)下面请大家再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如果要你来给它取题目,你打算取什么?

(生浏览课文并陆陆续续举起手来)

师:有同学还在思考,来,你先说说看。

生:自由的园子。

师:为什么?

生:因为整篇文章第1~3自然段写的是昆虫和树,第4~15自然段写“我”在园子里,第16~17自然段写的是园子里的一切,“我”睡着了是第18~20自然段。所以呢,我觉得整篇文章都在写她的这一份快乐和自由。

师:你一开始说“自由”,后来说“快乐”和“自由”,其实快乐和自由是有关系的,是吧?自由了才——

生:快乐。

师:我把这一个词写到黑板上。我觉得你们特别的棒,才读课文就知道这篇文章里面主要是写什么的。(板书:自由)

师:其实,给文章取题目,有很多种方法。比如说,我们可以按照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按照它主要写什么内容给它取题目。刚才这位同學说的“自由”,文章里面有这个词,对不对?在哪里呀?把它圈一圈好吗?

(生找圈“自由”)

师:抓住一段文字当中的关键的词语,甚至是句子,也能给课文取题目。明白了吗?

(生点头)

师:好,抓关键词句,刚才抓住了“自由”,你们有没有意见?

生:没有。

师:感觉这篇文章从头到尾好像都跟自由有关系,是吧?好像还有不同意见。

生:我有点意见,因为课文里有一些不是写自由的,一开始是在写园子里的东西是怎么样的,这和自由没有关系。

师:我知道你的意思,就是前面写的这一些好像跟自由没有什么关系,就是写了里面的一些动物。作者是怎样写这些动物的?

生:主要写了这些动物的外形和动作。

生:我对他的话有意见,因为这里作者写了很多动物,像蜜蜂、蝴蝶、青蛙、蚂蚱,还有白云一类的,它们都是自由悠闲的代表,所以可以看出作者小时候的自由。

师:还是觉得“自由”这个词能够把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做一个概括的,对吧?

生:第17自然段,她说要怎样就怎样,都是自由的。说明这些小动物都是自由的。

师:看来这句话很重要。我们就可以抓住这句话,抓住这个词,来给文章取个题目,对不对?既然这个词很重要,那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词。

【评析:阅读是对话的过程。周老师尊重文本但不拘泥于文本,他从编者取题的意图入手,让学生尝试“我的意图”,“让学于生”。在初读的基础上,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为文章取题,使其成为整体感知的一个抓手,也为更深入了解“编者意图”制造冲突,为体会编者取题为《祖父的园子》的奥妙埋下伏笔。】

二、聚焦表达,体会自由

师:你能不能用课文当中的一句话说说什么是自由?

生: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你们太厉害了!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注意啊,这是课文当中的一句对自由的描述,读的时候想想要怎么读。

(生读)

师:哎,我觉得读得有点自由了,我们再来一次好不好?

(生读)

师:你们有没有过这种自由的状态啊?

生:有时候,在出去玩或者旅游的时候,在外面住上一段时间,就觉得特别无忧无虑,只想着接下来要去哪玩,怎么玩。

师:在心情放松的情况下非常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我们来看看,祖父的园子哪些东西是自由的,拿支笔画一画。

(生找画)

师:好,我们来说一说。这位女同学,你来说。

生:我觉得自由的是“我”,还有祖父,还有里面所有的小动物和植物。

师:被你一个人说光了。你的意思就是,一切都是自由的。那你们看看,文章里面有几个段落,写园子里的这些物、人,都写得特别的好。我们读完这篇文章,发现这些段落一下子就跳出来了,就感觉写得特别好,有没有?

生:第17自然段中,说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她这样子写就把那些植物写得像人一样,有了自己的想法。

师:嗯,她说的是这些动物和植物是自由的,对吧?(课件出示: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你们先读读看,这一段读了之后有什么感觉,我们等下来交流交流。

(生读)

生:我感觉这些植物的生长都是自由的,它们都富有endprint

灵性。

师:这是你的感受。

生:这段话并没有用什么好的词语,就是很平常的一段话。

师:嗯,没好词语。那你的意思就是她写得不好了?

(生笑)

生:虽然没有好词语,但表现出很自由,如果你加了很多好词语,也不会觉得很自由。

师:她的目的就是要把自由给写出来,是吧?你看,我们说自由就是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一段,就是围绕这两句话在写的。

生:我认为她写得很自然,不拘束。

师:对呀,孩子们,我觉得你们的感受和我一样。倭瓜愿意爬上架——

生:就爬上架。

师:愿意爬上房——

生:就爬上房。

师:黄瓜愿意开一朵花——

生:就开一朵花。

师:愿意结一个瓜——

生:就结一个瓜。

师:这一段就是按照上面

这种格式来写的。她总是用“愿意……就……”“愿意……就……”,有多少个“愿意……就……”啊?

生:7個。

师:对,有7个。读起来特别有意思,是吧?我们再来试一试。

(师生合作读)

师:连续出现了7个,在不断反复的过程当中,让我们感受到,这些东西都是——

生:自由的。

师:其实,像这一段话,周老师也写了一段,我感觉意思也差不多。(课件出示:倭瓜有的爬上了架,有的爬上了房。黄瓜有的开了花,有的没有开花,有的结了瓜,有的没有结瓜。玉米长得很高很高,好像要长到天上去了。)

生:老师写的这一段和她

写的这一段比起来,就是不悠然,不自由。

师:你的感觉很准确。我感觉我这段写得也挺好的,很简洁,字数还少了。是不是?

生:我觉得还是作者写得好,我觉得老师写的这一段不是很自然的。但是,作者这一段很自然,有一种真实感。

生:我也觉得是作者写得好,因为作者写出了它们有很多选择,悠然自得。老师写的这一段,它们的选择性很少。比如倭瓜,有的只能爬上房,有的只能爬上架。书中写了倭瓜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通过这个“愿意”显得悠然,自由自在,想怎样就怎样。

师:是的,是它们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对吧?“愿意”这个词你觉得特别有意思。好,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园中的这些动物植物都是很自由的。我又在想,园中的这些动植物那么自由,它们为什么能那么自由?

生:因为作者当时的心情是非常好的,她特别快乐。她就是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如果她当时的心情很差,很低落的话,就觉得这些植物没有那种活跃感了。

师:你把我想说的话都说了。这些动物植物自由,归根到底是“我”自由。因为“我”自由,“我”借着这个景来抒这个情。我们难过的时候看什么都是难过的,高兴的时候看什么都——

生:高兴。

师:就是这个道理。课文当中有没有写“我”自由?

生:有。

师:刚才作者用了不断反复的方法写植物。(板书:反复)如何写“我”自由,你们从课文中找找看。

生:第13自然段。

师:这一自然段写得很自由,你们体会到了,是吧?来看这一段。

(师课件出示)

……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丢下黄瓜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蚂蚱不见了。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

师:同样是写自由,对于园中的动物植物她用了反复的写法。读了以后是不是觉得也很自由?但她写得又不一样,你说说看哪里不一样。

生:因为她在这个自然段里写了“我”一个人可以做很多事情,而且没有人来管。

师:是写一个人的,后面都是写好几种植物,对吧?

生:她中间吃黄瓜,从跑过去摘下来的时候开始到后面,就跟小猴子下山一样,采了什么然后看见别的就去干另外的了。可以看出作者当时是非常快乐的,逍遥自在。

师:这个同学联想得不错啊,就像小猴子下山。但是你看,如果我们把这种自由也学着后面的这种写法来写写看,你会不会用?(课件出示:我愿意 就 ,愿意 就

。)你先自己心里想好一句,根据课文的内容想,等一下我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师:谁来说?

生:我愿意吃黄瓜就吃黄瓜,愿意捉蜻蜓就捉蜻蜓。

师:对了。

生:我愿意采倭瓜花就采倭瓜花,愿意捉蚂蚱就捉蚂蚱。

生:我愿意捉蚂蚱就捉蚂蚱,愿意把蚂蚱腿用线绑起来就将蚂蚱腿用线绑起来。

师:我发现最后一位同学说得非常好。她不但按照周老师的这种句式来说,还有变化,发现了吧?其实后面那段话写的时候也是有变化的。它并不是说“我”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从头到尾就是这样写的。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为什么前面和后面写得不一样?

生:都一样了,读起来就没有那种味道了。

师:嗯,觉得缺少变化。

生:后面是衬托她心情很快乐,而这一段是她更要突出自己当时是非常自由的。

师:有道理。你们听明白了没有?这一段作者是写她自己——

生:玩。

师:玩得快乐。而后面一段是用景抒她的情,情况不一样。那我们来读读这一段,想想这一段又是用什么方法来写的,边读边想。

(生读)

生:我觉得这一段是用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endprint

师:就是事情发展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对不对?有补

充吗?

生:感觉作者写的时候肯定不是在当时的情景下写的。但是作者这样写就会让读者

感觉到好像身处在当时的情

景中。

师:当时的情景中。好,看着文字你能想象到,当时在园子里“我”是怎么玩的,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是吧?周老师做了一个提示,我们来看一下。(课件出示,将文中三个“又”显红。)有一个字是反复出现的。

生:“又”。

师:做了一件事又做了一件事,又做了一件事情,又做了一件事情。老师给它取个名字,我把这种写法叫——(板书:承接),就是后一件事情承着前面一件事情,以后你们还会学到这种句式关系,我们不需要记住它,我们知道它的写法就好。

师:两个段落都是表达自由的,我们再把它们放在一起。

(师课件出示)

……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丢下黄瓜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會追得上?好在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蚂蚱不见了。

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师:我们发现,表达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我们能够找到其中的规律,这种规律能够帮助我们很快地把这段话给记下来。你们觉得哪段话最好记?

(生指)

师:让我们来记一记,背背看。我来给你们带个头,如果背不出来呢,偷偷地看一看。倭瓜愿意爬上架,预备起——

(生背)

【评析:以上两段文字应该是文本在表达“自由”这个主题时最为典型的句子,前者用了“反复”,后者用了“承接”。在比较、仿写、朗读、积累等环节中,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秘妙。】

三、聚焦祖父,感受温情

师:我们现在似乎证明了,这篇文章就是在写这些人和事的自由,对吧?我在想,这篇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不是“自由的园子”,这个编者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你们猜猜看,他可能是怎么想的。

生:这样写就可以给读者一个悬念,让他知道后面要写什么。

师:什么悬念?

生:这是要写祖父的,还是园子的,还是其他什么的。

师:自由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按照刚才我们说的,这似乎完全可以呀。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都是在写自由的,但是在讲“我”很开心很自由的同时,又在衬托祖父的园子是一个非常好玩的

地方。

师:其实,差一点你就能把我们所猜的编者的想法说出

来了。

生:因为我的自由是祖父给予的。

(生鼓掌)

师:你们都表示赞同。这个园中一切的自由,谁给的?

生:祖父。

师:现在你们明白了,这个编课文的人用《祖父的园子》还是很有道理的。那你们从课文中给我找找证据,为什么说是祖父给了这一切的自由?

生:第4自然段,写了她和祖父一起在园子里干活。她说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她每次帮祖父干活的时候其实就是给祖父添乱。但是祖父会觉得她很天真。因为祖父是很爱她的。

师:刚才说到了一点,“我”在园子里干吗?瞎闹是吧?确实是这样,看似好像在帮祖父的忙,其实只是在帮——

生:倒忙。

师:你刚才还说到了,说祖父很爱“我”。是不是?这个我倒要请你们说说看,你能不能找找证据把我说服?

生:因为第5~12自然段,“我”在铲地,结果把谷子都铲掉了。这样子会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家里没有粮食,但祖父没有怪“我”犯了那么大的错误,还慢慢地教“我”,说明祖父很爱“我”。

师:我觉得这位同学说得真好。你还想到在当时的年代,民以食为天,粮食,对一家人来说,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作者却把谷穗给——

生:铲掉了。

师:把狗尾巴草给——

生:留下了。

师:祖父有没有骂她?

生:没有。

师:没有骂她,而是怎么样?

生:教她。

师:来,我们来看一看。

(师课件出示)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师:我们来把对话读一读,体会体会祖父对“我”是怎么

样的。

(生读)

师:根据你的理解,你把祖父的这两句话再读一遍。

(生读)

师:你觉得你刚才读的时endprint

候,是怎么样的一种态度?

生:我觉得是带一些幽默的。

师:幽默的。不管怎么样,铲地这一个部分,作者写得非常具体。我们也从中知道了,祖父对于“我”来说,是怎么样的一个祖父?

生:慈祥的祖父。

生:关心,慈爱。

(师板书:爱)

师:同意吗?

(生点头)

【评析:当学生似乎证实了用《自由的园子》作为题目是可行的同时,让他们重新审视课题《祖父的园子》,明白祖父才是作者拥有快乐自由的源泉。通过批注、交流和朗读充分感受祖父的宽容与慈爱,从而明白编者取题的良苦用心,懂得取题不仅要从内容上思考,更应该从情感内涵上提炼。】

四、回扣课题,延伸阅读

师:其实,在萧红的这部《呼兰河传》里,她写到了一句话,我觉得应该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课件出示)

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

师:这里面有一句话,我觉得最要紧。

生: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

师:再小一点范围,哪一个词?

生:最关心。

师:最关心“我”,我们从这里也能看出。现在我要问的是,你对这个题目叫《祖父的园子》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其实里面的自由都是祖父给“我”的。所以里面写的一切的自由其实也表达了“我”对祖父的爱。

师:我们似乎搞清楚了一种关系,园中的东西是自由的,因为“我”是自由的。“我”是自由的,是因为祖父的——

生:爱。

师:同学们,萧红快乐的童年,自由自在的童年,是不是就一直这样延续下去呢?我可以告诉大家,不是的。在《呼兰河传》这本书里边,这是唯一的一篇写得那么自由、快乐的文章。想知道后来萧红怎么样了吗?(课件出示萧红简介:萧红8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性格暴躁。18岁的时候,祖父就去世了,20岁的时候,她离开了自己的家,流浪在外,生活从此陷入了困顿,起码的吃、住也经常没有着落。1941年,在贫病交加中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31岁。《呼兰河传》就诞生于她逝世的前一年。)自己轻轻地读一读。

(生读)

师:现在再来看这个题目,你觉得标题为什么会取为“祖父的园子”?

生:这一切都是祖父给予

的,因为祖父对“我”有很深的感情和爱,这园子也是祖父对“我”充满爱的园子。

师:这仿佛就是作者的一

个精神家园。是不是?你们看看这本《呼兰河传》是什么时候写的。是1940年,那个时候,再回忆着当时祖父的园子的情景,你觉得她还有怎样的目的或

想法?

生:我觉得她在想,现在虽然我生活得很苦,但是我以前的生活非常快乐。

师:这是一种对以前生活

的怀念。(板书:怀念)还有呢?

生:眷恋。

(师板书)

生:向往。

(師板书)

生:憧憬。

(师板书)

师:祖父的园子,其实就是作者心中的一种精神寄托。现实那么的残酷,然而曾经的童年却是那么快乐和自由。现在大家应该明白编者为什么要把它作为文章的题目了吧?它是有道理的。

师:作者不仅在第三章花了大量的篇幅来写祖父,还在书的结尾写道——(课件出示)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这些人、事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师:记在哪里了?

生:《呼兰河传》。

师:有兴趣可以来读读《呼兰河传》这本书,来了解了解萧红和她的那段记忆。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评析:周老师揭示《呼兰河传》中作者短暂的快乐与自由,与整本书的孤独、伤感、寂寞的氛围和基调形成了鲜明对比和强烈反差,无疑能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总评】

《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作者回忆童年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无拘无束的生活,寄托了对故乡、对祖父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的生活向往。周老师在教学时没有沿着课文内容按部就班,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变设计“教”为设计“学”,变“教师的课堂”为“学生的学堂”,把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更多地让给学生,使“学”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一、导入课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课的开始,周老师没有拘泥于文本,而是为学生铺开了一个宽阔的场面:“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写了一本《呼兰河传》——被人称为“回忆式文学的巅峰之作”。

一部好电影,精彩别致的开头能迅速吸引住观众,让人产生往下看的强烈欲望;一首好歌,只要前奏一响,就可拨动听众心中的琴弦。教学也同样如此,好的课堂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为整堂课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调。

周老师的导入最大特点是“场”的概念,他不是简单地教知识,也不是单纯地训练能力,而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基于建构的原理,将学生带入语言实践“场”。

二、感知整体:于无声处听惊雷

整体感知的一般方法是: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事,读了这篇课文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等等。周老师换了一种方式,更换了一个立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站在与编辑平等的位置展开对话,角色不同责任就不同,学生阅读的视角从仰视变成了俯视,阅读的成果也非常明显:endprint

《童年的园子》——作者在园子里度过了很美好的童年;

《美丽的园子》——园中有那么多的小动物: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等;

《自由的园子》——整篇文章都在写她的一份快乐和自由;

……

感知整体的方式看似很不经意,甚至一开始很多教师都没注意,但学生的表现就像是一个“惊雷”,让我们回味过来:灌输,学生得到的只是知识;训练,学生能获得能力;“让学于生”,学生才会给你惊喜。

三、锚定“自由”:牵一发而动全身

《祖父的园子》课文很长,语言精彩的地方很多。周老师没有一段一段按部就班地教学,而是紧扣了这篇课文给学生印象最深的那个词——自由。当然,周老师没有脱离文本空谈“自由”,而是顺着文本的脉络,按着学生的阅读习惯,引领学生沿着“自由”探索作者表达的秘妙。

什么是自由?——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读出了自由的感觉。

哪些东西是自由的?写得怎么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连续7个“愿意……就……”不断反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语言的表达特点以及效果。

课文是怎么写“我”的“自由”的?周老师结合课文语境引导学生用“我愿意……就……,愿意……就……”说话,语言无痕迁移。

接着,周老师话锋一转,写她“玩”又是用什么办法写的……同样的事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法,找到规律背一背。

周老师在阅读教学的主体部分强调学生的语言实践,如快速浏览、感情朗读、句式迁移、写法比较、熟读成诵……让学生在充分的语言实践中落实语用。

四、回眸“祖父”:不逐东风自荡摇

“这个题目为什么不是《自由的园子》?”周老师的这一招“回马枪”,与感知整体时的“取题目”的设计呼应起来。

经过阅读讨论,学生注意到这篇课文大量的篇幅是在写植物、动物和“我”的自由,觉得《自由的园子》似乎成了理所当然的选择。而祖父这个角色若隐若现,不是很惹人注意。但编者为什么取《祖父的园子》?

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深层思考,经过周老师的引领和点拨,学生领悟到:园中的一切自由都是源于祖父,是祖父的爱和宽容给予了“我”幸福的童年。

适时,周老师拓展了《呼兰河传》里的一段话:“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

一幅温馨的画面呈现在了课堂上,触动了学生最柔软的心灵。

周老师的课堂大气,视野开阔,不拘泥于细枝末节;聚焦,没有眉毛胡子一把抓,关注表达,落实语用;深刻,文本的解读不停留在字面意思,有独到的理解;细腻,对关键词的把握,對祖父情感的拿捏恰到好处。最重要的是课堂设计站

在学生立场,铺设了学习场景,提供了语言实践活动,学生收获了阅读体验。

(作者单位:浙江桐乡市崇德小学/浙江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凤鸣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由
康德《论教育学》自由与规训的关系解读
哈克贝里·费恩:美国价值观的“小代表”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