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浅析

2018-03-01梁冬琳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36期
关键词:互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梁冬琳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的大潮中,教育日渐成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先驱。民族地区教育与区域经济关系十分密切,两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文章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深入调查当地地域特色和经济状况,结合当地教育发展现状,分析教育事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不协调现象,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并为我国其他民族地区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

关键词:民族地区;教育;经济;互动发展;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

引言

当今,在教育和经济两者之间,我国民族地区呈现出的大体现状是:民族地区把教育筛选出来的高级专门人才送进了城市,而淘汰下来的众多人力资源则留在了落后的本土区域,由此在落后的民族地区就形成了教育与经济之间的马太效应,经济也就无法提升。因此,需要探索出一条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互动协调发展的正确路径。本文所选取的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的整体教育水平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并且存在着教育的重视程度、各级各类教育规模以及现存师资队伍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象。

一、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经济发展现状

(一)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所处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现状

都安瑶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盆地过渡的斜坡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全国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都安瑶族自治县幅员面积4088平方公里,辖6个镇13个乡。截至2016年末都安瑶族自治县常住人口53.62万人,壮族占全县人口73.98%,瑶族占21.64%,汉族占2.55%,苗、毛南、仫佬、回、水等民族占1.83%,属于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县。

民族地区经济受历史、自然等因素的制约,整体经济发展与全国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不仅速度迟缓而且差距在进一步扩大。近年来,都安瑶族自治县的经济呈现稳步增长的势头。截至2016年,都安瑤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444404万元,比2005年的137730万元增长约3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784万元,比2005年的7954万元增加约2倍;工业总产值231332万元,比2005年的20467万元增加了1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23元,是2005年4696元的4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561元,是2005年1535元的6倍。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与广西其他县份相比,都安瑶族自治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呈现相对落后的状态。多年来,与广西其他一百多个县域相比较,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地区生产总值排名一直靠后。

(二)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区域特色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历史悠久,地貌景观绮丽雄奇,民俗风情淳朴浓郁,自然资源丰富,有着明显的区域特色。其一,都安瑶族自治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都安是中国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其地貌景观绮丽雄奇,千姿百态,岩溶景观在全国遐迩闻名。同时拥有三岛湾国际度假区、八仙公园、匹夫关、翠屏山、响泉夜月等著名旅游景点。其二,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著名地方产品,包括野生山葡萄酒、旱藕粉丝、竹编藤织、五彩石工艺品等,均属畅销国内外的本地特产,拥有中国都安山羊之乡、中国竹藤草芒编织工艺品之乡和中国野生山葡萄红酒基地多种称誉。其三,都安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动植物和水能等资源蕴藏量丰富,素有“石山王国”之称。这些区域特色都是都安瑶族自治县广阔发展前景的基础,若能依托本土优势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以此形成一批独具文化与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必将为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教育发展现状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素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尽管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困难,但却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也在逐年加大。截至2016年末,都安瑶族自治县拥有普通中学28所,小学247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40344人,小学在校学生达到61586人,在与广西其余一百多个县域相比较其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都排在前列。在当地政府以及广大群众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下,都安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取得了不凡的成效。都安瑶族自治县先后创办了都安高中、都安瑶族中学、都安二中、都安三中、都安五中等五所高中,现有在校高中生13932人,每万人在校高中生达206人,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自2005年来,13年间县内高中的大学上线率一直在95%以上,都安高中自办学以来更是连续每年都有学生考入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被誉为“都安现象”,这在全区县级高中中首屈一指。

三、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中存在的不协调现象

(一)经济产业结构与教育结构关系不协调

一个区域所需求的劳动力结构会随着其所拥有的经济产业结构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育部门根据当地经济产业结构所需要的劳动力结构来设置教育结构,由此构建良性的劳动力市场,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在城镇化进程中,都安瑶族自治县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拥有一批具备一定教育程度和技能的劳动人口就显得尤为重要。都安是一个多山,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很薄弱的贫困县,因此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但是都安存在教育重知识轻能力、追求升学率,职业技术教育基础薄弱、发展缓慢等问题。都安县职教中心学校是都安瑶族自治县唯一一所集中职全日制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成人职业技能培训为一体的公办中职学校,但是,这个贫困落后的大石山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却异常困难,每年学校都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收效甚微。石山王国里世代住着的少数民族同胞“重普高,轻职教”观念根深蒂固,“走出大山,跳出农门”、“都高中,考大学,争门楣”是山里小孩从孩童时期就被灌输的思想观念,因此每年开学季县里的普通高中是争破门槛,而中职学校却门庭冷落。为了更快地推进都安经济的发展水平,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迫在眉睫。

(二)教育供给不足与人力资本流失

都安瑶族自治县是新时期国定的贫困县,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土”之称,交通不便,相对贫穷落后,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教育的供给显然不足,人力资本容易外流。存在师资匮乏,人力资本流动性大等问题。都安当地教师的待遇与广西其他非民族县域相比并没有特殊的优越条件,由于都安自身存在的特殊地理环境,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流动性较强的资本,不仅没有大量流入,反倒有很大一部分高层次的人才流出去。从调查数据看,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才流失呈现出以下两个基本特点:其一,青年人才流失多;其二,优秀人才流失多。而人才流失原因大致来自这些方面:一是都安当地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二是薪酬待遇难以提高和兑现;三是都安当地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

(三)扶贫、扶志与扶智三者处于不协调状态

新中国成立以来,脱贫致富工作一贯被置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到如今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发展关键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更是高度重视扶贫工作。都安瑶族自治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长期以来都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通过创新实施“扶贫+项目”“扶贫+合作社”“扶贫+基地”“扶贫+旅游”“扶贫+金融”“扶贫+车间”等发展模式,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得到了党中央和自治区的一致认可。但当前都安还存在十多万贫困人口,扶贫工作依然任重道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过去救济式扶贫等传统“物质性”形式的扶贫手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贫困地区的实际需要。多年来的扶贫经验表明,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已成为影响脱贫致富事业的根本性因素。都安地区返贫现象反复出现,贫困现状依然无法摆脱,除了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外,一个尤为重要的因素就是都安当地贫困人口多数受教育程度低下,文盲、半文盲人口数量大,大部分农民知识素养低,普遍缺乏从事非农职业的技能。因此,都安瑶族自治县要恰当地调整脱贫战略,由传统的“输血式”扶贫转向探索“造血式”扶贫。

四、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

(一)扩大职业技术教育规模,调整优化教育结构

据实地调查访问15~70岁不同年龄层次人群发现,都安当地民众对职业技术的偏见仍然明显,大部分家长和学生还是存在职业技术院校不如本科院校的观念,有些家庭甚至还不知道有职业院校可以培养人才,以至于有些贫困户在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就放弃学业,选择外出打工或者在家务农。这都源于都安当地民众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知不足。要改变这一现状,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工作。首先,扭转民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观念。应该从国家层面、当地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出发,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介方式加强宣传,提高当地群众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鼓励校企合作,企业为职业技术院校提供就业岗位,学校给企业提供在职培训的机会。其次,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育经费,因此,国家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考虑到职业技术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双师型教师结构这两大块需要额外分项投入费用,所以当地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在分配发放教育经费时需要有所倾斜。另外,当地职业技术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社区建立战略联盟,鼓励社会团体、个人捐款来获得经费支持。最后,都安本地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紧紧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如矿产、水能、动植物、食物、编织工艺以及旅游资源等,突出优势,准确定位,打造独具竞争力的品牌专业,同时运用发展的眼光根据社会需求精准调整专业结构,确保培养出一批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质量技术人才,以此更好地推动都安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优化人才配置模式,提升人才资源开发效能

一个地区要大力发展经济的前提,就是要有一批适应经济建设,拥有经济头脑,精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人才。都安瑶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對落后,经济结构尚处于低效益模式,没有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当地的教育也就没有发展的动力,而教育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程度。人才的活力取决于机制和环境,因此,都安瑶族自治县要树立起“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的思想观念,把人力资源作为基本战略目标。人才配置模式由经济社会体制所决定,一般来说人才市场配置模式是当前的主导形式。都安当地的人才市场机制(特别是竞争机制)还很不完善。因此,当地有关部门应该要严格按照人才市场所需要遵循的规律和要求来完善当地的人才市场运行机制,比如消除户籍限制、身份限制等一些体制性的人才流动障碍;提升人才市场专业化以及信息化水平,完善人才市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治理结构,规范人才市场环境。另外,当地人事部门要因地制宜,运用激励机制做好人才招聘和调配工作,合理引进优秀人才,想方设法做到“用待遇守住人才,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用感情留住人才”。

(三)强化师资力量,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对于贫困地区来说,拥有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该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等多项举措。都安地区自身存在的硬件条件不够,因此,就得改善教师编制,提升教师待遇水平,为教师提供特殊的优越条件,以此让教师能在贫困地区真正实现“下得来、留得住”。与此同时,都安当地政府部门要大力开展城乡教师互动活动,鼓励本土教师不断强化和提升自身知识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通过城乡教师的良性互动使得乡村教师队伍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水平得到不断优化。另一方面,都安当地民众切实改变自身教育观念,树立终身教育的新时代教育观,接受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适龄儿童和青少年,还包括成人在内的所有民众,在越穷的地方,继续教育就越不能忽视,无法拥有一技之长和学习能力的劳动力在新时代终会被淘汰。因此,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把教育、学习贯穿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这是每一个都安人走向脱贫致富道路所必备的品质。

五、结语

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目标、规格以及要求,研究两者的互动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多数与都安瑶族自治县一样处于偏远山区,经济发展落后,人才流动率高。因此,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实现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要求各民族地区立足于自身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脚踏实地地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两大模块互动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胡蝶.扶贫必扶智:教育精准扶贫是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J].改革与开放,2016(21).

[2]林成园,郭正涛.广东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互动协调发展探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01).

[3]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教育统计年鉴(2008~2016).中国知网.

[4]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08~2016)[DB].中国知网.

*课题项目: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课题编号:gxun-chxps20165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互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商贸流通业与产业集群的协调发展机制探析
文化创意与街区营造的互动发展研究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