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闽剧传承与发展思考

2018-03-01陈晓卉

艺术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闽剧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晓卉

摘 要: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闽剧作为这些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融汇了江湖戏、儒林戏和平讲戏的艺术养分,在这些基础上形成了多声腔的地方剧种。作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被人们所传承。本文通过对闽剧的发展进行简述,指出了其在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及价值性,简单介绍了闽剧的艺术特色。重点通过对当今社会闽剧在传承及发展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剖析,以实例提出闽剧在传承及发展中的对策。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闽剧 传承与发展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在其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优秀民间传统艺术。这些民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提升中华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及归属感,意义重大。闽剧历史久远,博大精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遗产,其蕴含的精神价值巨大,文化内涵丰富。

一、闽剧的历史发展概述及艺术特色

1.历史发展概述

闽剧正式形成于清光绪至宣统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在这四百多年中,闽剧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闽剧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作为福建省福州市地方曲目,其融合了明朝末年的儒林戏、清初的平讲戏、江湖戏。儒林戏起自明朝万历年间,在文人墨客所作剧目上演出,外来声腔结合俗曲俚歌所创的“逗腔”为其主要唱调。而平讲戏、江湖戏亦是融合当时当地的民歌、俗曲,使用方言进行演唱。由此可见,结合地方方言、通俗性及民俗性是闽剧的一大特色。

闽剧进入兴盛时期是在辛亥革命后,这一时期闽剧得到极大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及表演者。作品诸如《孟姜女》、《孤儿血》、《百蝶香柴扇》、《王昭君》、《窦氏女哭五更》、《王莲莲拜香》、《劝同胞勿忘国耻》等。艺术大师如郑奕奏、曾元藩、薛良藩、马秋藩等。闽剧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家危亡,民族沦陷,百姓民不聊生。许多优秀的闽剧工作者由此沦落,闽剧艺术以此衰落。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闽剧也因此获得新生。特别是20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支持,闽剧的创作剧目不断涌现,这些剧目主题高,立意深,结构巧,剧情妙。代表作如《天鹅宴》与《丹青魂》等。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鉴于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闽剧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闽剧的艺术特色

闽剧的戏曲音乐丰富,伴奏乐器、打击乐器种类多,地方色彩浓厚,手法运用各不相同,无不根据情节设定。唱腔及曲牌亦有多种,粗犷激越的“江湖调”,通俗平顺的“洋歌”,温文尔雅的“逗腔”,活泼清新的小调,赋予闽剧更为全面的表现空间。曲牌主要有江湖叠、柴排调、阴调等,具有声调高昂、字多腔少、一泄而尽的特点。在角色人物设定上,由最初的生、旦、丑发展丰富到后来的“十二角色”。闽剧亦非常注重布景道具及舞台效果,新时期艺人巧妙地运用绘画、机械、纸扎、魔术、光学折射等手法,在舞台上创造出瞬息变化的戏剧场景,深受当时民众欢迎。

二、闽剧保护、传承及发展发展面临的挑战

1.闽剧的优秀创作人才匮乏,剧目缺乏创新性。

闽剧能够在数百年里得到极大的成熟及发展,离不开优秀的闽剧创作人才。那些优秀的闽剧剧目创作,无不是创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客观反映。八十年代国家建设中,闽剧创作者结合时代发展,怀揣发展祖国文化事业的强烈愿望,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能够根据国内实际情况及百姓喜好创作出良好的剧目,这些剧目人物形象设定、艺术表现上,能够满足百姓心理。而伴随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那些老一辈工作者或因年龄增长无法继续进行创作,而新一代的年轻创作者或者由于兴趣爱好的转移离开闽剧发展舞台,或者因经济期望过高转而去从事其他专业。这就造成闽剧人才的极其匮乏。人才的匮乏使闽剧缺乏年轻活力,剧目还是停留在以往老一辈的传统中,即使创作,往往在人物形象设定上过于单一,内容陈旧,无法跟上时代步伐。新一代的创作家断层,剧目缺乏创新性,无法满足当代民众需求,闽剧在发展中面临严峻挑战。

2.闽剧的专业表演人才后继无人,技艺面临失传。

中国古代技艺的传承往往是通过师徒关系。而闽剧本身专业性较强,分布相对集中,因而在现实文化传承中,依然是以自然传承为主。然而,这种传承一旦存在人员损失风险,这些风险包括传承人自身目标的转变、改行、互挖墙脚带来的人才流失等。近年来,虽然非物质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宣传及推广,但因发展中往往面临资金不足、费用短缺、推广宣传力度不够,使群众缺乏对于闽剧价值的了解。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认为闽剧这一艺术受众面狭小,社会影响力较低,属于“冷门”,在孩子的教育中不愿孩子过多投入。由此更加重了专业性表演人才的缺失。同时,社会对于闽剧的不够重视,也导致闽剧发展后继无人,技艺面临失传。

3.观众群体逐渐减少, 市场萎靡。

闽剧的传播方式及传播渠道较为单一,社会影响力逐渐下降。闽剧的观众群体逐渐减少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及网络文化的兴起,对闽剧的传承及发展产生强烈冲击。伴随着闽剧在青少年中出现的几率逐渐减少,使新一代群体又缺乏对于闽剧这一文化的普遍认同感。特别是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很多青少年往往习惯于普通话,对讲方言、说方言缺乏兴趣,而闽剧的特色又是以地方方言为基础,导致闽剧逐渐脱离青少年视野。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出现,那些原本对闽剧怀有极大热情的老一代前辈逐渐消亡,或者老一辈受众群体找不到观看闽剧的活动场所,闽剧的受众基础更是逐渐减少,这无疑在极大程度上加速了闽剧的衰亡。当今青少年与闽剧的接触减少,闽剧传播方式及传播渠道过于单一,使其社会影响力逐渐下降,市场状况萎靡。

三、闽剧传承及发展的对策

1.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紧跟时代步伐,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及创新。

闽剧《陈靖姑》能够在1300多个剧目中保持一份专属的地位,其在传承及发展中的手段可见一斑。现有资料表明,最早的闽剧《陈靖姑》剧目当是1920年由闽班新赛乐首演的《收丹霞》?譹?訛。而在当时,百姓封建鬼神思想还缺乏普遍的认识,而陈靖姑剧目更是抓住这一特点,加入神的灵异传说,使故事更加生动,也更能吸引百姓眼球。在剧目安排的创新上,故事情節循序渐进,如在第一节中,在女神的身世演出中融合吸收了吕洞宾煽风帮助黄小二掷中观音的情节,将一个爱管闲事、爱戏弄人又不服输的吕洞宾的形象深深刻画在观者心里,增加了剧目的趣味性,带给观众轻松、活跃的氛围。在后面的故事情节如除妖、“借尸还魂”中,环环相扣。故事本身寓意丰富,有陈靖姑为民祈雨的自我牺牲精神,在从方方面面勾画出陈靖姑信仰文化的同时,又展现出了闽剧在漫长岁月中的历史发展及演变轨迹,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特征,紧跟当时的时代步伐。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闽剧《陈靖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不论如何,《陈靖姑》的发展及繁荣都得益于其当时作为黄金时代流行剧目的巨大贡献及意义。一个好的剧目应当是能够吸引观众,既要保证其生动性,又要迎合大众口味。当然,闽剧《陈靖姑》的成功,除了故事本身的创新外,还包含艺术表演及商业运营因素的创新。从观众踏入戏院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剧目由仪到戏的转换,意味着趣味性的增加,这也更能体现剧目进入城市市场后的整合。除此之外,随着科技的发展,闽剧《陈靖姑》对于机关布景上的设计更是匠心独运。科技元素的融入,如同好莱坞科幻大片中的“大投入”、“大制作”一样,武术、魔术、杂技兼备,更能增加受众者的热情,使受众者享受到一场丰富的视听盛宴。而在当时,这种丰富性、多样性不是一般剧目都会有的。如今的剧目《陈靖姑》,更是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新一代工作者对于剧目更深一层的理解及感悟。

2.注重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新时代青年对于闽剧的文化认同感及归属感,丰富闽剧的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

传承及发展闽剧,需要新一代年轻的人文载体。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艺术群体。闽剧唱腔是闽剧表达自身艺术形式的基本功。如明代徐谓的《南词序录》在唱腔上就是完全的福州方言,而通过方言所表达的剧目,正是闽剧的生命力及活力所在。若闽剧本身缺乏风格,那再好的艺术家遇到再好的剧目,都无法做到朗朗上口,这也就失去了闽剧传承的意义。在进行闽剧人才的培养中,更应该注重对传承者闽剧特色唱腔基本功的培养。如在人员的选拔上,侧重其声音条件,培养其吐字清晰、运气的均匀及顺畅,培养其婉转的行腔。在对于传统曲牌基调的选择上,注重特色性输出,即要求能够发挥曲牌的独立性,又要求其能够表达出相互情节转换间的思想感情。在处理正剧或悲剧的题材中,应将“逗腔”作为题材的主基调,适当加入对于“ 洋歌” 、“ 江湖”的运用。而在处理喜剧等题材中则应该以“洋歌”为主,辅助以“ 江湖” 、“ 小调”。

对待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每个人应该保持认真、谦虚的态度去学习。在学习中,新时代青少年通过不断认知、感悟,理解中华文化所包含的独特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对于闽剧的文化认同感及归属感。

3.借助互联网,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加强闽剧网站建设,增加闽剧受众。

当今社会处于互联网发展的新时代,其对于文化的宣传及推广意义重大。在闽剧的传承及发展中,需要加强与网络媒体的合作。现今,网络有多重推广渠道,可以通过与网络企业加强合作,如通过当今流行的如微信、微博、QQ等腾讯工具将闽剧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到青少年印象中,加深与青少年接触的机会。传统的闽剧演出往往是通过舞台形式,而今运用网络强大的交互功能,每个人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观看各种演出、活动。这同样也需要闽剧工作者加强剧目创作,建设更多的闽剧专属网站,将更多优秀的剧目傳载到网络这一平台。

除此以外,加强闽剧传承及发展,还可以通过网络新闻报道、网络课程学习等将网络传播融入到民众的生活中,增加闽剧受众。

结语

文化是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闽剧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继承者这一客观载体、离不开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一主体。把握住时代进程,不断地推陈出新,格物致新,方能使闽剧在时代的洪流中不被湮没。

注释:

《闽剧志》(三), 福州市文化局《闽剧志》编辑部 1985年编印, 第89页。

参考文献:

[1]胡铁龙.非物质文化视野下闽剧的发展及其传承探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4(07):1001-1004.

[2]李林.闽剧打击乐艺术特点及其传承探析[J].黄河之声,2016(23):142-144.

[3]小鱼.风华绽放 榕艺传承——陈乃春和他的闽剧人生[J].福建质量管理,2015(04):28-29.

猜你喜欢

闽剧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闽剧新秀
“闽剧王子”陈洪翔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闽剧借地气 开启校园季
闽剧传人陈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