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梅,在梅花谢了的时候

2018-03-01徐南铁

广州文艺 2018年2期
关键词:香雪梅树梅花

岭南的梅花,正月十五就已经谢了。或许梅知道春节假期过完,人们不再有暇殷勤探望,它不必在眼光和镜头的追逐中秀丽影了。

偏偏我在这个时候想去探访梅的。

广州著名的赏梅去处是萝岗,据说从宋代开始,萝岗的农民就开始大面积种植青梅,至今已有八百年历史。乾隆年间的番禺县志记述萝岗梅景:“上村下村皆梅”“岭南岭北尽梅”。20世纪60年代,广州评“羊城八景”。萝岗的梅花以“萝岗香雪”为名,成为“八景”之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将梅花形容为带有香气的雪,不但充盈诗意,还满溢视觉、味觉的诱惑。有资料说,到萝岗赏梅的人有过一天16万的纪录。有好些国家元首也曾来此一近芳泽。

可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慕名去萝岗寻找这一片香雪,却失望而归。

萝岗有很大一片已有年头的梅林,是人们赏梅的主要去处。在萝岗镇上,随便拉住大人孩子问路,听说你来看梅花,大多指引你走向那里。但是那块地方留给我的,却是深深的迷茫和遗憾。

记得当时刚刚立春,来到这块梅花盘踞多年的传统领地,只见两道山梁如巨大的双臂伸展,怀中一片葱茏。我以为春风已老,梅花谢尽,香雪全消,剩下的全是绿叶。走近才知道,那些根本就不是梅树,而是橙树。橙树个头比梅树略小,但是叶片更厚大更茂密。一棵棵橙树趾高气扬地列成方阵,在春风中不断地延伸,神气地向我这种不合时宜的寻梅者炫耀自己的风采。

跟一位正给橙树培土的老农闲聊了几句。他告诉我,这一片原先确实都是梅树。因为橙树的经济效益高于梅树数倍,大多数人家都伐梅种橙,所以梅树日益减少,橙树迅速蔚为大观。

曾经听说过,萝岗甜橙是岭南名果,其中的“暗柳橙”更是全国十大柑桔良种之一,经济效益自然可以傲视那些小而酸的青梅。老农说,一个人种橙的年收入可达四千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对于每月还只拿三百元工资的我来说,完全没有开口为梅树争一席地的底气。

返程之际总算遇见梅树,零星散布在橙树林的边缘。这些刀斧下余生的“君子”,孤独无奈地望着奔涌的橙树绿浪,徒然回味旧时代的盛荣。

回来查资料,当年萝岗的六万亩果园中,柑橙已经占了三分之一,而梅树只剩七百亩,只比百分之一略多一点。

大潮涌来,花神无奈,只能任由人世间操纵,徒然看着梅花香消雪殒。

花开花落,近30年光阴过去,如今萝岗花事如何?

早就看过有关报道,说梅花又回来了,“萝岗香雪”已堂皇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过我相信,不是时代重拾了对“疏影横斜”的留恋,不是社会再次兴起关于“暗香浮动” 的喜爱。如今对梅的再度青睐,是因为深植于经济算计的社会价值观念有了新的衡量和选择。

近年大兴旅游业,各地竞相挖掘旅游资源。新建的景点四处开花,追攀古人更是不惜牵强附会,甚至无中生有。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兼有自然、人文、历史元素的“萝岗香雪”理所当然要从人们的记忆深处浮起。它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它的带动效应,又岂是种一片柑橘能够比拟?于是重新登台亮相,做一张旅游业的高大上名片,就成为梅花理所当然的宿命。

2005年,广州开始着手恢复“萝岗香雪”景观,将那一大片已经果实累累的橙树林辟为香雪公园。那些橙树也像当年的梅树一样,被毫不顾惜地抛弃。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梅树犹如一个被放逐的落魄贵族高调归来,重新拥有了自己被褫夺的庄园。

去萝岗之前的那个晚上,我到网上查询梅的确切消息,满眼是假日花盛之时的赞语。人们纷纷歌颂梅花的美丽,竞相晒自己与梅花的合影。当然也看到有这样的描绘:“梅花虽多人更多,还有很多小贩推车卖吃的,很拥挤”。有人则抱怨:“说是去看梅花,其实是去挤人和吃东西。”有的帖甚至用上了“水泄不通”这样的形容词。

拥挤早已是旅游的常态,因而我从不敢在节假日去旅游胜地,包括不敢迎着幽香去探访梅花。但这种拥挤却是旅游业的狂欢,所有的景致都在纷纷纭纭中摩擦出经济收益的光芒。2017年的元旦前三天,广州地铁线延长到萝岗,“香雪站”开通。时间节点选择在梅花开放的时节,在方便市民赏花的同时,也助长着对梅花林里水泄不通的另一种渴望。

网上看不到梅的近况描绘,没有听到一声关于梅花凋谢的感叹。我却由这种话语的缺失断言:梅花定然已经衰败。游人只注目于绚丽浪漫,不会关心花之后那些沉实的果。花一衰败,人就星散,无人再有兴趣来说三道四了。

但我还是到萝岗看梅去了。

香雪公园占地80公顷,遍植梅树。不但有青梅,還有花梅,包括桃红宫粉、江南朱砂、美人梅、绿萼垂枝等品种。7000株梅树,每株就是一个带香气的彩色浪花。花开时节洪波涌起,可以想见那花海的蔚为大观。

不过此刻梅花确是谢了,连树下也不见一瓣落英。地上只有细绒般的浅草,铺开一抹抹淡淡的鹅黄。枝头景象全面置换成“腮边红褪青梅小”,一捧捧绿叶簇拥着一粒粒小小青梅。

我的眼光从枝头滑落,投向梅树的枝干。

梅树的精彩在树枝。它没有独领风骚的主干,几乎是刚冒出地面就开始分叉,似乎每棵树都要争先着手上层空间的结构和展示。但是梅树的自我设计意识太强,枝条各呈个性,这就形成了旁枝逸出、曲欹疏朗的梅树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力度,历来受到中国文人推崇。流风所及,社会甚至出现了刻意压抑、修整梅枝的普遍现象:“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龚自珍是用这样的事例影射、诟病时政,但是社会关于梅树的审美情趣却由此可见一斑。

站在梅树林一眼望去,无数梅树的枝条构成错综蔓延的透视空间。一根根颜色深沉的枝条曲折有致,远近交加,展开了一幅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那些在阳光衬托下的梅枝,似也有西方炭笔画的风采。

这样的体会和感受,若是早十天八天来,在拥挤的人群、嘈杂的声浪中大约是无法拾取的吧?它们属于在宁静和舒缓中才能打捞到的享受,像喝一杯好茶需要独自慢慢品咂。endprint

避开人潮,才可能在春日的阳光里惬意漫步或驻足,才可能放纵所有的感知器官,感受春景,感受自己。尽管放弃了似锦繁花给予的感官快意,但比起在花树下拥挤不堪,我还是愿意冷冷清清地在花瓣落尽的梅树林中徜徉,仔细体验心灵的漫游。

我也有过为看花而陷入人潮的经历,恰恰也是因为梅花。

那一年春天到南京,正是国际梅花节的最后一天,朋友坚持要陪我去赶节日的一个尾声。

是周六,天气晴朗,游人如织。好些市民全家出动来欣赏梅花,一波波欢声笑语在树间滚动,非常热闹。但确实也很是嘈杂拥挤,一路走去,不时需要给人让道。梅树密集的地方人更密集,说是摩肩接踵并不为过。

公园里的园圃与平岗满是梅树,可惜它们无力为梅花节的门面坚持这最后一天。大多数梅花已经在和暖春风的反复抚弄中败了,残花坠落一地。有的树依然留有勉力攀附在枝上的花朵,但是徐娘已老,花容发黑,花瓣没有了青春张力,无奈地露出一副憔悴模样。好在游客们并不嫌弃,他们的热情眼光并不停留在花上,全部集中交付给了手机。那些最新款式的手机绕过了光圈、速度和景深之类技术问题,任凭所有的人纵情享受摄影的快乐。只要有花,无论容颜如何,总见到有人伫立树下高举起自拍杆,自然流泻或努力挤出灿烂的笑容。与此同时,还有人盯着这树下的位置,站在一边候补。也许爱热闹是人的天性,尽管人们对拥挤有不绝的抱怨,却还是舍不下热闹的诱惑。

我没挤来挤去凑趣,不只因为残花似无欣赏意味可言,更是担心梅有感知,不免会自惭形秽,不愿意以如此面目示人。我实在难以相信,孤高洁净如冰雪的梅花,会甘愿在游人的镜头里留下这样一种尴尬的“倩影”。

置身于这说不清是快乐还是忧郁的梅花节末章,我不得不怀疑,我们与梅花之间淡化甚或遗失了一种精神层面的审美沟通。千百年来形成的关于梅花的解读,已经散落风尘?

在文化的长期审视光照中,很多花木有了相对应的文化定位,形成了不同的拟人化寄寓。比如以繁茂的桃李代表学生,用清竣的菊花象征隐逸精神。牡丹被喻为花之富贵者,“世人多爱”。周敦颐则“独爱莲”,他认为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正符合自己的人生理想。

寒风中绽放的梅花给人看到的是凛冽傲气和坚贞品性,因而成为笑傲尘寰、不畏强权的精神寄托。在百花凋零的“苦寒”之中,梅花的“寂寞开无主”反衬着“香如故”的可贵。因而“不须檀板共金樽”的孤芳自赏精神也成为梅花的标签,宣示和表彰着不媚权贵、不羡浮华、独善其身的操守。

梅花是国人喜爱的花。在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梅花一直被赋予丰富内涵而受崇尚。“岁寒三友”中有它,象征着坚定、从容的人格境界。“四君子”中也有它,标榜着高尚气节和清雅风度。今天我们在传统的中国画四条屏中,依然常常见到梅作为主角之一,以卓然风姿牵连着中华文明的漫长时光。北宋诗人林和靖钟情和依恋梅花,甚至以“梅妻鹤子”自况,昭示自己布衣闲适而不甘流俗的清高姿态。

可是,以无数个春秋酿造、提炼而成的这份文化醇厚,如今似乎并没有伴随梅花进入大多数赏花人的视野。我们在关于梅的节日里,看到的是物理的彩色,闻到的是化学的香味。

我们有一句流行一时的口号,曾经挂在许多地方官员的嘴边,叫做“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各种各样的民俗、特产、掌故和野史传说,都被搜检出来作为文化引子,赋予引爆投资热潮的任务,借以推动GDP的增长。花卉自然更是少不了作为“当家花旦”,毫无例外地被拉出来参与“搭台”的工作。

当赏花成为一个节庆活动,而终极目的却又不是为了赏花的时候,花的任务就只剩下跟着起哄。在这种舞台上亮相的所有花卉,无论雅俗贵贱,艳俗清纯,都在娱乐化的洪流中洗去各自的文化色彩,共同沦为欢乐场景的吹鼓手。在好看、欢腾和热闹的统一要求下,不同的面目一起以喜庆和喧闹的形式完成了自我消解。桃花的灼灼和梅花的冷艳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也似乎没有了区别的意义。

我当然明白,赏花应是一种轻松的心理活动,不是非沾染些思考的色彩不可,更没有必要为文化阐释的厚重所累。如今我们所处的,不就是直观、直露的社会吗?象征、隐喻、含蓄、比兴,已在日常交往中渐渐失去魅力,让位给了大肆的铺陈和直接的表达。我担心的只是,当人们不再关心文化所给予的附加值,这些花朵象征的人文品格是不是会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淡化以至消失。

从萝岗回来不几天,应邀去参加一次书法界的雅集。

活动安排在一个傍着公园的会所。我去得稍早,就在公园里漫步,又有了一次亲近春花的机会。

过年的热烈气氛还没有消散。公园里那些费了不少财力不少工夫的节日装扮没有撤去,依然夺人眼球。梅花自然是没有的,本要两个月后开放的郁金香,在花工的精心安排下开得正艳。花丛中还擎起几支巨大的郁金香造型,与真花一起用红黄两色张扬着喜感。花径的每一级台阶都刷成大红或紫红。两旁开着花的灌木,枝头系上许多小小的红灯笼,增添了色彩的浓重。那些童话般四处点缀的风车、小屋和倾斜的“陶罐”,满溢的都是暖色调。草地上奔跑着好些巨大的玻璃钢“小鸡”,一色鲜亮的明黄,还系一条鲜红的围巾。让我惊异的是,与三角梅的火红花带蜿蜒并行的黄色树丛带,是街边见惯的冬青樹修剪出来的。在这温煦的合唱中,绿色声部似乎不受待见,因而也设法改成了黄色盛装。

虽然正月还没有过完,早春的太阳已经把天地和花草都捂热了。放眼望去,整个公园的色彩统一在鲜艳和欢快之中。我突然觉得视觉有些疲倦。我知道,公园一心要迎候和欢娱孩子,而孩子需要抢眼的色彩,需要夸张的造型,需要喧闹的刺激。但是,他们成长着的生命不需要点别的什么昭示?比如安详、恬静,比如高贵、矜持、闲适和礼让……

社会流行的审美情趣不停地向孩子们灌注,不断堆积、加厚我们的集体无意识。只有热烈,没有静雅;只有鲜艳,没有素淡;只有繁复,没有简洁;只有夸饰和放纵,没有节制和收敛;只是推崇、追求火一样的灿烂蓬勃和激昂,却摒弃儒雅,摒弃温良恭俭让。这种在数十年流光中淬炼而成的心态,也许还将继续对我们的人生境界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那天雅集结束时,会所的一个工作人员拉着我,希望我给她写一幅字。

笔墨纸砚都是现成的,我问她想写什么。她说孩子今年高考,鼓励一下吧,就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给她写了,心里却一直在问——

你的孩子真懂得梅花吗?

他知道“苦寒”是什么感受,知道“香如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操吗?

责任编辑:刘妍

作者简介:

徐南铁,研究员、教授、编审,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学院院长。创作涉及散文、报告文学、诗歌、影视、书法、文学评论等。有多种作品与著述。endprint

猜你喜欢

香雪梅树梅花
煮梅
台儿沟的姑娘们——评女性视角在《哦,香雪》中的运用
青春的觉醒和生机——《哦,香雪》自主读写
病梅记
紧贴人物读小说
野生杨梅树低干嫁接换种技术
秋天的童话
梅花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