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降低早产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
2018-03-01鹿翠莲
鹿翠莲,王 丽
(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9)
早产儿因机体脏器未发育完全,皮肤组织嫩薄,屏障功能不佳,在临床诊疗中稍有不当就可能造成医源性皮肤损伤,使感染风险增大[1]。为保证早产儿诊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必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本文主要探析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早产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2016年我院收治的345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排除严重感染、凝血机制障碍、先天心脏病等早产儿。2015年度140例,其中男79例,女61例,胎龄32~35周,平均胎龄(33.4±1.7)周,体重1.24~2.65 kg,平均体重(1.81±0.22)kg;2016年度205例,男112例,女93例,胎龄30~36周,平均胎龄(34.0±1.6)周,体重1.30~2.72 kg,平均体重(1.83±0.19)kg。两组早产儿一般资料(胎龄、体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
2015年开展常规护理管理,严格依照医院、科室制度、流程对患者皮肤护理;2016年度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组建风险管理小组,分析早产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类型及发生原因,再结合临床研究文献、临床经验,制定针对性措施,具体如下。
(1)规范敷贴应用:对早产儿诊疗中应用的敷贴,选用刺激小、透气性强的产品,把敷料妥善置于穿刺点中心位,自穿刺点往周围轻压敷贴,松紧度适中,确保皮肤合适张力。同时,尽量缩短敷贴时间,在撕取时动作轻柔,可先用生理盐水浸湿后撕下。对于PICC敷料如无污染或脱落,每周更换1次。
(2)加强辅助呼吸护理:早产儿进行辅助呼吸时,妥善固定鼻塞位,松紧度合适,并用水胶体敷料妥善保护,每2 h需松解1次,并仔细查看局部情况,做好记录。在应用静脉留置针时,需在针梗、肝素帽下侧垫上无菌小纱布,再妥善固定。对于SpO2探头每2 h更换1次位置,必要情况下增加更换频率。腕带松紧度适宜,及时换体位,以免腕带扣压迫皮肤。每次诊疗和护理操作后,仔细检查暖箱内是否遗落针帽、棉签等异物,以免损伤到早产儿皮肤。
(3)强化输液管理:全面评估早产儿外周血管情况,选取合适血管和针刺点,确保“一枕见血”;在针柄部位根据实际情况垫上小棉球,不得盖住穿刺点;对于输液针柄可应用条形医用胶布交叉固定;如输注特殊药物,必须设明确床头标识,且每15~30 min需查看1次,严格执行“一看二摸三对比”制度[2],如出现渗漏,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在沐浴时应用一次性手套妥善保护留置针;对需长时间输入药液的选择PICC。
(4)加强皮肤护理管理:因早产儿皮肤防护功能弱,在摩擦、牵拉下易损伤。所以,在光疗时需戴上棉质手、足套,在必要情况下应用水胶体敷料覆盖在踝关节、脚后跟等皮肤;在暖箱内四周放置保护垫,以免碰撞早产皮肤损伤;沐浴或擦洗皮肤时,水温要合适,动作轻柔,如存在胎脂或污渍,应用润肤油浸湿后再擦洗,不得强行擦洗。
(5)加强护士技能培训:强化科室护士护理培训,培养风险意识,强化责任心。规范应用各种仪器设备,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好护理中的问题,特别是要掌握新生儿沐浴技巧,以免沐浴中损伤皮肤。
1.3 评估指标
记录两年早产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粘贴伤、压迫伤、药物外渗、皮肤烫伤及摩擦损伤等。
1.4 统计血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通过统计,2016年早产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5%,低于2015年的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015~2016年早产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早产儿因皮肤娇嫩、菲薄,再加上大多数早产儿伴贫血,局部组织血供不足,同时对疼痛反应性较差,往往不会有强烈哭闹表现,在临床诊疗中,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引起医源性皮肤损伤。从本研究结果看,早产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主要有粘贴伤、压迫伤、药物外渗、皮肤烫伤及摩擦损伤。护理风险管理就是基于前瞻性管理对护理中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发挥预防为主、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的效用[3-4]。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提升科室护士的风险意识,增强预见性能力,更为深入的认识医源性皮肤损伤,进而更好应对护理中的问题。同时,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强化事前预防效果,让护理人员主动发现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把隐患消灭于萌芽。本研究中,2016年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早产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降低,从2015年的9.3%降至1.5%。可以看出,在早产儿临床诊疗中实施全面的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保障早产儿安全,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