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超贤“行动”是我人生的一种态度

2018-03-01何小威

东方电影 2018年2期
关键词:林超贤警匪警匪片

文 / 何小威

他从小痴迷枪械,喜欢“枪和男人间的故事”。他师从在香港影坛独辟蹊径的陈嘉上,却钟情于拍摄了《监狱风云》的林岭东。他执导过的《野兽刑警》《江湖告急》被影迷们一度奉为经典之作。他是香港动作电影的后起之秀,是“新一代香港警匪片”的代言人。他,是林超贤,一名以“警匪片”独步江湖的电影工匠。他说:“每个人拍电影都会很认真,认真到什么地步,就是一种态度。”

想象中的枪火

林超贤曾说:“我小时候很喜欢看电影,男孩子都喜欢枪战、动作武打、警察和匪徒对抗的电影。但那时候岁数小,什么能刺激到我,我就看什么。后来看得多了,自己也慢慢接触到更多类型的电影作品,我发现我还是最喜欢男孩子最爱看的那些电影。我到现在都特别喜欢林岭东,我对他电影中角色压抑后爆发的动作戏尤为钟情,他电影中有一种狠劲。他的警匪动作戏不像那些普通电影,它有一种关于人性扭曲、人到底为了什么坚持这类东西的内涵。”这段话,可以看作是林超贤创作的初心与理念,因为它影响了林超贤此后的电影创作。

进入电影圈后,林超贤遇到了恩师陈嘉上。那时候,准备筹拍动作电影《飞虎雄心》的陈嘉上找到林超贤,希望林超贤帮他收集资料。在采访时,林超贤回忆说:“他(陈嘉上)找我是因为我有很多警察朋友,而且我对飞虎队使用的枪械和战术之类的很有研究,我收集了很多方面的资料,因为我是个发烧友。陈嘉上和我说这个想法的时候,我就开始收集和整理资料。我准备了三年多的时间,才开始拍《飞虎雄心》。”此后,林超贤做了陈嘉上的副导演,参与拍摄了曾红极一时的警匪电影,如《逃学威龙》《霹雳火》《飞虎》《野兽刑警》等。但是,林超贤不想拍太普通的电影,没有新意,便与陈嘉上分道扬镳。他说:“做这一行的目的,是想让警匪电影从我这里开始变得不一样,让它变得更有人情味。”

离开恩师陈嘉上后,林超贤过了一段苦日子。以前,林超贤只负责枪械、动作,注重摄影与技术,觉得拍电影很容易,“我那时的思考方式是纯技术的,我看到别人拍了一个什么,就会想这在技术上不难啊,我弄几下也能弄到位。”但是,当林超贤做了导演后,才发现自己没有办法掌控故事。此后,林超贤就开始恶补自己讲故事的能力,因为他已经清楚地意识到“没有故事是不行的,我不能总去找陈嘉上帮忙”。

1997年,32岁的林超贤拍了第一部电影《G4特工》。该片由李若彤、张智霖等主演,讲述了特警阿羿在执行任务中,无意间发现一公司老板金与韩国激进分子有联系,并计划偷运一批武器抵港,最终将该组织一网打尽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可以看出林超贤对枪战、火爆动作场面的偏爱,也奠定了他此后作品的基调。次年,林超贤与陈嘉上再次合作,联合执导了电影《野兽刑警》。这一次,让林超贤站上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舞台,与师父陈嘉上一起捧得最佳导演奖杯。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林超贤不忘恩师,说:“陈嘉上导演对我有很大的影响,他是比较学院派的,他刚好给了我很多的看法,给了我很多的思想。用他的话说,技术我比他好。之前和他的很多次合作,都是他文我武,我们之间的合作很默契。”

2000年,林超贤拍摄了反类型黑色幽默电影《江湖告急》。在电影中,林超贤开始尝试警匪电影类型的多元化表达,有了新的追求。该片上映后,好评如潮,并提名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等重要奖项。更为重要的是,《江湖告急》的问世,奠定了林超贤在警匪片创作中的地位。随后,林超贤趁热打铁,拍摄了《走投有路》《重装警察》《冲锋陷阵》等影片,逐渐被内地观众所熟悉。

北上探索“红海行动”

随着香港电影市场的低迷,林超贤与众多香港电影人一样,搭乘“北上”的火车,前往内地拍戏。2004年,林超贤执导的警匪电影《冲锋陷阵》在内地公映,开启了他的“北上”之旅。然而,“北上”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林超贤陷入了迷茫。或者说,他开始思考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拍摄出大众喜欢的警匪片。回忆起那段时光,林超贤说:“在《证人》之前,我有两年的时间没有拍戏。那两年的时间里,我是在沉淀自己,想静一静,问问自己拍喜剧、拍警匪片、拍爱情片是为了什么,我自己想在电影里告诉观众什么,要和别人分享什么。我那时很低落,觉得自己是因为反叛而拍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我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思考来思考去,最终发现我就是要做警匪动作片。我要在其中表现我对人生的一些看法。所以,我是求真实,而不是为了动作而动作。”

2008年,林超贤携带着《证人》出击,在市场上收获颇丰。此后,《线人》《逆战》《激战》《魔警》等作品,让林超贤成为“港产动作片的旗手”。对此,林超贤表示:“警匪电影比较沉重,创作者如果经常把自己放在阴暗的世界,自然需要光明的、有希望的空间,从苦到乐。我要观众能感受到疼痛,当然看不到你可以想象,但这种想象不会比亲眼看到更痛。”这或许,是林超贤警匪片深得观众之心的关键原因。

2016年,林超贤根据震惊世界的“10.5湄公河跨国大案”,拍摄了电影《湄公河行动》。其实,拍摄主旋律影片,林超贤在心里很早就有一杆秤:“就我个人而言,制片方找到我之后,我应该好好把握的是我自己熟悉的最专业的部分。我最大的任务是把这样的一部优秀的经典影片和当前人的审美结合起来,让影片不单单是一部主旋律电影。在任务之外,我觉得应该有更多的适合孩子的东西,让看完电影的孩子们能感受到一些真的东西,能带着一些感受离开影院。”所以,尽管《湄公河行动》打着“主旋律”的标签,却以“真实”打动了观众,获得了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14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等。就像演员彭于晏所言:“大家都以为林超贤导演很擅长拍警匪动作片,但这部电影不光是动作片,感情线也很细腻,导演对这部戏里每一个角色的情感细节都有表达,在面对兄弟、亲人、爱人时,如何做出抉择,都处理得非常用心,而且真实。”

《湄公河行动》之后,林超贤继续《红海行动》。该片以也门撤侨,保护中国侨民利益为背景,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突击队兵分两路进行救援的故事。首次拍摄军事题材电影,林超贤既激动,又担心。激动的是,他实现了梦想,“我一直期待可以把自己的所学所想融入一部主旋律电影里。这次《红海行动》可以说是我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战争题材大片。我是把它当成我的最后一部电影去拍的,把我想的东西、喜欢的东西都放进去。所以,到时候你们会看到什么样的场面都有。”担心的是,这是一次相较于《湄公河行动》的全面升级,“我每天都为这件事提心吊胆,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

在电影《红海行动》中,林超贤为了让观众看得“过瘾”,很拼命,被戏称为“魔鬼导演”,因为他强调真实新鲜的感觉,而拒绝棚拍,也尽量不使用特效。在采访的时候,林超贤也诉苦说:“我拍电影20年了,从来没有这么苦。”据悉,因为拍摄压力太大,林超贤结束拍摄任务后,直接预约了心理医生。当然,在电影《红海行动》中,林超贤发挥其擅长的枪战戏,并精心挑选了四五十款枪械,消耗了三万余发子弹。片中,无论是十几辆悍马越野车和多辆坦克的沙漠追逐,还是全副武装的硝烟战斗,以及随处可见的炮火,都构成了《红海行动》最佳的视觉看点。就像演员张译所言:“枪炮无情,拍摄中的战火、炮弹都是真的。每次导演喊‘咔’,我都有种捡了一条命的感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恩怨的地方,也有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从来不缺创造江湖世界的一代宗师。在警匪片的江湖,枪火无情、人有真情,从来都是最吸引人的元素。而林超贤就是一个在江湖中,不断创造警匪神话的导演。不搞噱头,认认真真拍戏,将自己喜爱和擅长的故事发挥到极致。他说:“你不坚持自己喜爱的东西,你的作品和别人的有什么分别。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是最重要的。”

猜你喜欢

林超贤警匪警匪片
“警匪”“谍战”齐上演,督查战线谱新篇
后CEPA下警匪合拍片类型策略
《拆弹专家》逆袭五一档,这是香港警匪片复兴的开始么?
从电影《窃听风云》看香港电影新模式
论《湄公河行动》中男性形象的塑造
《解救吾先生》 2015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