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崛起 画里泸溪

2018-02-28陈依妮李书鹏

林业与生态 2018年12期
关键词:泸溪创森泸溪县

陈依妮 李书鹏

盘瓠和辛女的故事,从远古走来,滋养着这里的山水和人民。芳草萋萋的屈望小洲,铭刻着历史深处屈原涉江的记忆。箱子岩和辛女峰上,流淌着沈从文大师饱含浓浓乡愁的文字,亘古不变。历史的宠爱聚焦在这片土地上,这里就是滔滔沅江,九曲武水交汇之处——湘西自治州泸溪县。

近年来,泸溪县借湘西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东风,大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山川秀美、百姓富裕的新家园,在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奏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最强音。

绿韵满城乡

深冬暖阳下,逶迤南来的沅水就像一条蓝色的飘带绕城而过,椭圆形美丽的白沙新城区,在青山绿水间分外夺目。走进泸溪,你就会看到白沙新城区面貌一新的街道流光溢彩,条条道路桂花飘香,街头绿地绿草如茵,绿化广场翠色欲滴。特别是夜幕下的沅江风光带常绿树、槐、柳与各种花草竞相绽放,形成了错落有致、疏密相间的生态景色,让人心旷神怡,正如清代诗人张佳晟在诗句中所描绘和赞美的:“三湾曲抱白沙东,数里青山莫唤风。峭壁雾岚千仞上,嵌空石屋画图中。”

这样的美景在泸溪县随处可见。

2016年以来,泸溪县以创建森林城市为契机,在城镇规划和建设中,坚持把城镇绿化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改善城区生态环境、美化人居环境、创建宜居环境,在绿化树种选择上力求多样化,努力做到一街一景,形成以城区广场公园为景区,沿江绕城防护林为屏障,街道绿化为骨架,住宅小区、单位庭院绿化为基础的城镇绿化格局,打造出了“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现代化城市风貌。

如今,白沙城区内街头绿地、绿化广场及各类公园如同一条项链上的闪亮珍珠,串起了城区的绿色空间,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15%,恣意流淌出属于泸溪人民的生态诗意。

走进浦市镇马王溪村,田野如茵,绿树摇曳,一栋栋小洋楼,或露红墙,或展碧瓦。湖南省人大副主任、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到该村调研时,高度赞誉该村是新农村建设“湘西第一村”。

近年来,马王溪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政策,结合美丽乡村和示范镇建设,大力推进“四旁”以及村口、庭院、公共活动空间等绿化美化,建设了四季有绿、特色鲜明、层次丰富的镇村绿化景观。好风景引来了大量游客,王溪村紧紧围绕打造现代休闲观光林(农)业这个目标,大力开发了七彩花果园、大型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基地示范园,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2万元。

为留住美丽乡村,留住乡愁,自2016年以来,泸溪县林业局全面实施村寨绿化,建设绿色生态村庄,对农村居民聚居区、自然村落、乡村道路、房前屋后实施绿化,并开展珍贵树木进农家活动,大量栽植花木果树和珍贵树木,实现绿化美化。今年正式启动了林业乡村振兴三年计划,通过实施产业提质工程、生态保护工程、生态补偿脱贫工程,推动全县生态改善、产业富民的步伐,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田园风光,为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

三年来,泸溪县总计投入700多万元,建设了52个生态村庄。每个生态村栽植大苗3000~5000株,树种以桂花、樟木、红叶石楠、杜英为主;村旁有空坪的种植草皮、花木、绿篱;村旁山上进行封山育林,签订护林合约,聘请护林员管护。通过生态村庄建设,全县绿色村庄率达98%。马王溪村、新堡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点、生态家园示范村。

绿洒百姓家

“把油茶园建成集养殖、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油茶产业园,市民来园赏花、买油茶、捉山鸡、钓鱼、吃农家饭,光去年就吸引了3万余名游客,今年预计能够达到5万人,经营收入将大幅增加。”8月上旬,见到泸溪县精准扶贫大户陈国富时,他带记者参观他那一望无边的生态油茶基地,创业激情溢于言表。

泸溪县辖区内近三分之二面积是林地,油茶林占全县林地面积的十分之一,有发展油茶产业的独特优势。如今,油茶产业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近几年,泸溪县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现代油茶产业园建设为突破口,推广合作社+发展模式,涌现出了以国富油茶专业合作社、荣泰油茶开发合作社等为代表的油茶开发领军团队。以产业园为核心的精品油茶基地已成规模,辐射带动了周边村寨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油茶产业呈现百花争艳的可喜局面。

除了油茶外,泸溪县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鼓励林农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经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带动林农增收致富。累计发展林下种养殖户0.6万,林下经济年产值达1.1亿元,带动林农就业近0.6万人,林农人均创收800元以上。

为进一步发展生态产业,打造“绿色引擎”,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入林,泸溪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林下经济扶持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着力在财政投入、政策倾斜等方面对林业给予大力支持。并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加大造林、林木良种、森林抚育的投入,确保各类补贴资金全覆盖到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为解决林业融资困难,泸溪县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和协调,认真开展调研活动,摸清了13个林业企业的贷款需求,为这些企业积极申请林业扶贫产业贷款1370万元。截止目前,全县共争取入林民营企业投资5家、投资1.5亿元;个体工商投资60余家、投资1.1亿元。

林海氤氲,古木参天。初冬季节,行走在泸溪新寨坪的乡间小道,感受到空气格外清新。从吉首驾车游玩的张朝阳是第二次来新寨坪访古探幽。“这里的树木保护得好,很有探幽的价值,走在里面心情舒畅,而且原生态土家民居很有特色,上次和家人到过,这次又和朋友一起过来‘享受一次。”

瀘溪山水毓秀,森林资源丰富,风景优美,古树名木众多,发展森林旅游、森林休闲、森林养生的生态景观基础良好。节假日、周末,纷至沓来的游客不仅在泸溪乡镇村寨随处可见,更是在以森林体验、森林休闲为主打特色的天桥山风景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今年以来,泸溪县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在推进林业供给侧改革中探索出新思路和新做法。先后开发出森林氧吧洗肺游、森林人家休闲游、森林徒步体验游、潭溪民族风俗游和古树名木群落游、合水油茶文化体验游、武水湿地生态文明体验游等多种形式的森林生态旅游,一批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已引得四方宾客纷至踏来。绿色承载着希望,绿色富美了城乡。

近三年来,仅生态旅游一项,泸溪就迎来了307万人次,生态旅游总收入就达到12.75亿元,城乡绿了,村里美了,百姓富了,泸溪笑了。

绿魂入画廊

建设森林城市,绿色是底色,活动是载体,文化是灵魂。泸溪县委县政府把生态文化深植在创森的每一次实践中,用深厚的生态文化丰富着创森的内涵。

今年义务植树节期间,泸溪众筹图书馆组织46个亲子家庭100余人来到县城南公园进行主题为“种下我家的小树苗”亲子植树活动。活动中,家长们挖穴、搬苗、铲土,小朋友扶苗、培土、浇水,互相协助,干劲十足。活动组织者李涛介绍:“亲子植树活动目的是培养小朋友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通过劳动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为湘西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增色添彩。”

细雨纷飞、绿意盎然。4月26日下午,以“逐梦氧吧城 骑行助创森”为主题的创森宣传活动在武溪镇白沙沅水慢行车道举行。活动中,来自泸溪美利达自行车俱乐部的骑行代表向广大市民发出“做创建森林城市的倡导者做绿色低碳行动的践行者”的倡议,随后,骑行队伍沿着白沙沅水慢行车道进行缓慢骑行,沿途为市民宣传、讲解创建森林城市的相关知识。

此外,泸溪县还积极向省、市各级媒体发表创森稿件、信息文章,通过网络媒体推送创森新闻、公益广告、纪录片、视频等开展创森宣传。在户外广告牌、公交车、的士、站牌、社区(村部)宣传栏,生态文化示范单位和城市公园进行了标识标牌系统建设,全县主干道设立了创森交通标识牌,重点生态功能区设立永久性宣传牌等开展创森标识标语宣传。并组织开展了森林日、湿地日、爱鸟周等各式各样、生动有趣的生态科普文化宣传活动,在增强生态教育的科普性、趣味感和观赏性的同时,让广大市民进一步了解林业科普知识,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

盘瓠故园,画里泸溪,正演绎着一场绿色崛起的大戲,32万泸溪人民,坚信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今迈步从头越”,昂首向前,奔向明天!

猜你喜欢

泸溪创森泸溪县
湖南泸溪县油茶低产林带状更新改造对策
安阳县“创森”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泸溪县杂交水稻新品种展示实验
泸溪11万吨椪柑鲜果求销路
析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
“创森”正当时,扬帆正起航
成武县强力推进创森工作成效显著
新形势下三门县森林城市创建的探讨
以区域教学模式构建整体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湖南省泸溪县为例
生查子 泸溪游(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