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化林业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2018-02-28黄志韧

林业与生态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大力发展林农康养

黄志韧

安化地处湘中偏北,资水中游,雪峰山脉北段,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全县有林地面积40.27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69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6.15%,森林生态效益总价值385.66亿元。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安化林业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一是森林资源总量大但质量不高,林分结构不合理,林种林相单一,全县普遍以松、杉、竹三类树种为主,林地含金量不高,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产出值低,抗击病虫害、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能力弱,生态价值转化经济价值能力弱。二是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为扩大生态功能区生态优势,需持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而安化尚处于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项目实施对林地使用需求量大。三是经营模式单一。经营者大多以传统经营模式为主,获利周期长,分散经营成本高,产值低,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林业在安化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弱化。

面对这些问题,安化县立足实际,从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为抓好,大力发展林业新业态,着力壮大传统林业产业,全力谋划新时代林业发展新思路。

一是加速发展森林康养及旅游产业。近年来,安化在全域旅游的概念中植入森林康养理念,以芙蓉林场、柘溪林场、林科所、洞市林场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率先试水森林康养产业,得到了各级政府和老百姓的大力支持并逐步形成共识。通过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速推进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森林康养和森林旅游,安化林业产业转型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是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安化县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素有“湘中药库”之称。据调查,全县共有森林药材263科1277种,其中植物药材171科1123种、动物药材91科138种、矿物药材13种,属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品种27种。全县森林药材蕴藏量约40万吨,有厚朴、杜仲、黄姜、茯苓、百合、玉竹、天麻、木瓜、银杏等药材基地2.67万公顷。近两年,安化加速中药材产业发展进程,成立了中药材产业办,引进了上药集团、百瑞集团、成大生物、金浩制药等企业。同时,积极引导更多的林农发展中药材,支持组建中药材生产加工专业合作社,建立各类中药材生产基地,完善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已呈现出良好态势。

三是振兴林油产业。油茶曾是安化主要种植的木本油料,但由于以往基地零散、茶树老化、技术和资金缺乏,导致油茶产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近年来,安化县高度重视油茶发展,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大力新造油茶林、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扶持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户”的油茶产业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油茶产业有了坚实的基础。油茶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期,安化油茶生长环境适宜,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培育安化茶油知名品牌,是实现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正确发展方向之一。

四是力求竹产业转型升级。安化竹资源丰富,拥有竹林面积近约6.6万公顷,立竹达1.5亿株,是全省第二大楠竹资源县,被誉为“中国竹子之乡”。但受交通等因素制约,安化竹业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安化着手扶持优势企业,培育了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柏溪竹业”“山山食品”等公司,竹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起点。目前,全县已科学编制竹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林农科学营林培训力度,培育丰产竹林,引进先进竹产品深加工生产线,继续支持优势企业发展壯大,培育竹制品、竹笋食品品牌,建立网上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提升竹产业综合效益,竹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五是大力发展林下种养经济。2013年6月,安化印发《安化县推进林下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3-2020年)》,鼓励林农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和养殖,大力引导和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林下经济取得可喜发展,涌现出了山山绿色食品、佳美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带领当地林农实现了增产增收,并带领部分贫困户成功脱贫。下一步,全县将进一步破解林农资金、技术、销售、运输等难题,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扩大林下经济规模,完善林下经济产业链条,不断创新安化林业发展的新模式。

六是试水林业碳汇工程。安化森林资源丰富,碳储量大。近年来,全县主动对接国际国内碳汇市场,抢抓碳汇经济先机,优先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和交易,使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化。

猜你喜欢

大力发展林农康养
大力发展艾草种植,铺就百姓致富之路
赤峰市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大力发展种苗产业 助农收获绿色希望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
林业深化改革 林农共享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