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质量问题与有效提升思考
2018-02-28潘世敏
潘世敏
摘 要:在中国广大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普遍不受重视,大多数家长认为,只要孩子不是文盲就可以,学那么多东西没必要。尤其是像初中物理这样的学科,在家长和学生眼中并不是主要的课程,更加遭到家长和学生的不重视。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引发农村学生对初中物理学的兴趣,是值得每一位农村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有效性
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十分严重,大多数父母为了生计,为了更好的生活,选择外出打工。孩子大多数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由于老人家知识水平有限,无法督促孩子学习;老人的体能有限,更是管教不了调皮捣蛋的孩子;在孩子需要正确引导的时候,却找不到“启明灯”,任由孩子释放天性,最终的结果是导致孩子不服管教。在学校,教师对农村学生的这种“天性”更加费心劳神,他们的各科成绩都不理想,像“初中物理”这样的课程更是不受重视,怎样才能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是当前广大农村物理教师亟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一、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给学生再多的学问,也不如培养学生去主动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像物理这种动手动脑、思维逻辑较强的学科,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及特点,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兴趣,再逐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课上学习效率高,课下练习自然得心应手,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物理学科更加自信,更加认可,把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转化成强大的学习动力,在学习上自然会收到最佳效果。
二、课堂有效互动,提升学生参与性
“填鸭式”教学并不适合现在的学生,教师一味地在课堂上讲,学生坐在下面枯燥地听,全程毫无互动,导致上课效率低下。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重“教”改为重“学”[1]。物理课当然少不了课堂实验,课堂现场实验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不要只顾自己做实验,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提出假设,通过实际操作逐一验证假设,然后得出结论,这样的上课效率无疑是最高的。另外,学生上课气氛是否活跃,取决于教师是否充满激情地進行教学,感染到每个学生,带动课上气氛,这是每位教师需要掌握和学习的。
三、提倡物理源于生活
物理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物理学定理也是从生活中总结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从生活走进物理,透过生活看物理。我们周围的生活到处充满着物理知识,这样更容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2]。例如,在讲到“凹凸透镜成像原理”时,教师可以用近视镜和老花镜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学习物理知识。在学习“气化和液化”时,教师可以提出“地上的水经过太阳照射变干,都跑到哪里去了”和“为什么会有雾”这一系列生活化的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课堂上逐步引导学生解决疑惑,从而达到使其掌握物理学知识的目的。
四、提倡物理源于实践
物理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人们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且要完成几个循环才能使知识得以升华、内化和活化,最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这样才实现了知识的价值。现在大多数学校设备及配置均已通过省级和国家级九年义务教育发展均衡验收,实验室设备已相对完善。在农村初中物理课上,学生也可通过实验室自己亲手做实验来验证理论,收获知识。物理学是科学,科学学科更是如此,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就决定了他们学习物理必须从感性认识出发,通过具体的物理科学实验和不断的感性参与物理实验,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从具体的物理现象和变化中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激活学生学习思维,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团结合作、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严谨工作的科学风气,开拓创新的思维品质。学生起初之所以喜欢物理,是因为物理不仅源于生活,源于生产实践,更是因为物理课有有趣的动手实验。让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他们更容易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其他学科在课堂上不容易做到的。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更易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由成功带来的心理上的自信心。
五、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在农村,许多家长还存在着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对孩子的要求也停留在识字阶段,家长对自身通过劳动力来获取报酬的方式已经认可,但是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读书除了获取更好的物质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获取精神食粮,这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得以延续的根本。精神空虚的民族就如同行尸走肉,这样的民族又如何自强不息,屹立于世界呢?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也是我们世世代代不可忘记的。因此,学校方面应主动向家长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定期召开家长会,分析现在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本身,说明哪些优点需要发扬、哪些不足需要改进、哪些方面需要提高,这都是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的。只有家校结合,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这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每个家长,乃至整个社会最希望看到的景象。
六、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每个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对课上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对某一知识点掌握较弱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也可在上课时组织有奖竞答活动,回答正确的学生可获得奖励,并把自己掌握的重难点分享给其他同学,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与此同时,良好的习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班级可利用班会时间对“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展开讨论,大家可互相学习,互相分享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方法。
七、注重教学反思
“经验+反思=成长”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提出的教师公式。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使教师更加敏锐地察觉到教授学生的重难点,可以更清楚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表达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学会不断反思,对每堂课成功之处、不足之处进行自我剖析,成功之处精益求精,不足之处加以改正,矫正其教学方法,端正教学态度,调节教学气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把教学经验和教学反思结合起来,教师的教学品质和教师素质才会得到全面提高。教学反思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是对教师更高的要求。各学校也在定期组织物理学科教师培训工作,大家一起交流教学经验,不断自我反思,提升自己,以把更好的教学质量带给每一位学生。
总而言之,现在农村物理学科的教学环境有待改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待提高,教师也需要在自我反思中不断成长,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善于发现,勇于探索,实事求是地进行。相信在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农村物理学科的学习成果会实现质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张云云.提升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农家参谋,2017(6).
[2]臧石头.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提升难的成因浅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版),201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