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随文练笔初探
2018-02-28赵阳春
摘 要:写作是语文教育之根本,而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写作能力的启蒙阶段,对学生前期写作思路培养、后期写作素养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随文练笔无疑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佳训练方式,因而它逐渐引起教育界重视,走进课堂教學之中。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随文练笔
作者简介:赵阳春,宿迁学院附属学校教师。(江苏 宿迁 22380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33-0065-0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写作水平,将学生兴趣融入实践写作中。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从而将自己心绪、思路、情感、内心世界融于笔端,跃然纸上。通过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从小随文练笔习惯,不仅能开拓学生写作思路,还能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同时落实“新课标”的读写教学要求。在当前语文教学中,课堂随文练笔不再是教学“点缀”,而是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亮丽风景线,切切实实地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想要彻底地发挥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随文练笔的功效,更好、更快、更实际的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就得认真探求、学习课堂随文练笔的含义、作用,以及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切合实际且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工作中进行落实。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随文练笔的重要性
1.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随文练笔的含义。语文课堂随文练笔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已定课文、文段、话题的理解、感悟、思考,进行短、快、灵、全、准的练笔写作。
2.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随文练笔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课堂随文练笔是检验学生对课文理解程度的最佳方式。语文课堂随文练笔要求学生对指定课文、文段、话题而进行,其写作要求是建立在给定课文的基础之上。如果对课文、文段不够熟悉,掌握不够准确,理解不够深刻,那么所写出来的练笔写作就会偏题、跑题,所写内容虚而不实、浅入浅出不够深刻,甚至出现难以下笔的尴尬局面。只有对课文或给定文段进行深刻理解,全面掌握,才能写出深刻、具体、充实而不虚华的随文练笔。可见,语文课堂随文练笔是检测学生对该课文是否理解掌握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教师对课堂效果自检测试方法。
(2)课堂随文练笔能培养学生写作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带着练笔目的,通过对文段的阅读,自身的理解,加上教师对课文的行文方法、思路、修辞、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点拨、梳理、讲解,既能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又能让学生理解更加全面,记忆更加深刻。在此基础上进行随文练笔,启发学生写作思路。在明确行文路线的指引下,即便是朴实的语言,也能写出充实、生动的内容,使其充满“血肉”,流露学生内心真切、丰富的动人情感,解决学生行文内容空虚,缺乏逻辑的根本问题。
(3)课堂随文练笔能打破学生无从下笔的尴尬局面。现在的学生写作过程中,往往出现下笔困难、行文脱节、词不达意等尴尬局面。归根结底在于积累不够,知识面窄,练习量少等因素。通过语文课堂随文练笔,既能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知识的积累,又能增加写作练习量。久而久之的练习,一定能提高写作水平,达到行文时思若泉涌。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随文练笔的误区
小学生高年级语文课堂随文练笔是训练学生写作的有效载体,是一项将读写能力融为一体的写作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写作能力及认知能力。但是,在随文练笔时要注意其有效性,随文不是随意,随文练笔要避免进入误区,才能保证写作效果。笔者认为,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随文练笔有以下误区:
1. 简单乏味、空空而谈。教师在设计课堂练笔时,话题往往空洞乏味,随文练笔往往走形式,走教学过程,不引导学生进行题目剖析,不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这样,学生所写内容往往空洞乏味、泛泛而谈,不生动、不具体、不形象、不感人,致使教学质量无法保证,练笔效果无法达到,学生写作水平亦无法提高,这样的随文练笔形同虚设毫无益处。
2. 缺乏感悟、陈词滥调。现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不注重深挖文段含义,不注重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色彩,不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方法,在阅读时浅尝辄止,不加咀嚼,难以在阅读过程中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与文意无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故而很难有所感悟,内心思想无法升华。在练笔时平平而谈,一无特点、二无特色,更有甚者更是陈词滥调,毫无新意可言。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写作情感的培养,就得引导、点拨学生做到懂阅读、会阅读,方能在此过程中有所感、有所悟。如果学生内心毫无感悟,课堂随文练笔时内心世界的表达便无从谈起。
3. 方向单一、禁锢思想。作文的精髓在于行文方向与行文思想,这就像大海之中的行船灯塔;人生路上的人生目标。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在前行道路上为其奋斗。写作也是如此,行文前要有明确的行文方向与思想,并且围绕中心,写作时就能一气呵成。要想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文笔能力,在解决行文方向与思想的同时还应注重随文练笔时的方式方法;在紧扣主题的同时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联想思维。针对同一话题,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从不同的方向进行剖析,就能得出不同的行文方向与写作思想。针对同一话题,让学生的思维围绕话题进行辐射式思考延伸,冲破常规思维束缚,避免造成学生思维定式,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培养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独到“眼力”。这样的课堂随文练笔不仅能展现出“百花争艳、各不相同”练笔魅力,亦能训练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能“独具一格、各领风骚”;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开展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随文练笔的有效教学方法
1. 转换主体、唤醒学生写作意愿。不同的主体角色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在课堂开展随文练笔教学时要注意转换学生地位,将“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从“要我写”转变到“我要写”,要将学生引导到学习、阅读、写作的主体位置上来,把随文练笔教学培养成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积极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将“苦学”变成“乐学”;另一方面,在课文学习时,教师要讲得深刻、生动、易懂,并对课文中的“美言好句”、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加以变换举例应用,并教会学生如何将其运用到写作之中。还要消除学生对写作“脑中无货”、无从下笔的恐惧心理,循序渐进、浅入深出地加以指导,从而唤醒学生的写作意愿。
2. 敞开大门、打开思路,不可画地为牢。在语文课堂随文练笔过程中,教师往往强调相应的练笔方法与表现形式,这无疑在开展随文练笔时给学生戴上了枷锁,无异于画地为牢。显然不是学生想要的练笔方法与表现形式,如果学生在行文时顾忌练笔方式与表现形式,那么内心思想、感情就难以尽情地表达与抒发,就好比戴着手铐的舞蹈,难以尽情展示。因此,在进行随文练笔时要敞开大门,解放思想,打开思路,淡化形式与方法,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与其自由对话,吐露心声。
3. 培养思维、瞄准时机,便可水到渠成。开展练笔之前,教师要进行点拨、引导。根据话题从不同角度展开发散思考,就像思考“红砖”的作用一样,红砖不仅可以砌墙、修房供建筑范围内使用;还可以垫桌脚、定螺钉、研成粉末做颜料、写大字时当镇纸、做举重道具、当几何教学道具等,从多方面、多角度打开学生思路,待学生到达不吐不快之际,便可抓住时机进行练笔,就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总之,开展行之有效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随文练笔,做到随文而非随意。教师应当从随文练笔的作用、目的出发,避免走入误区,开展切合实际而有效的教学工作,为提升学生随文练笔的水平而积极探究。由此,既能贯彻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又能为学生的写作浚其“泉源”。
参考文献:
[1] 向小莉.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7,(92):40.
[2] 周千煜.鉴机识变 趁热打铁——例谈小学语文随文练笔的高效落点[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7,(8).
责任编辑 范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