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综合竞争力研究
2018-02-28邹炳彦靳小雨
邹炳彦,靳小雨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作为国家培养的体育专业高级人才,是我国推动全民健身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就业质量对实现我国体育事业创新发展战略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1]总体来说,2010年以前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基本呈现出供不应求态势,但是随着研究生教育不断扩招和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力,而研究生自身的择业观、心态、就业信息不畅等原因,导致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供大于需矛盾愈加明显,如何提高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综合竞争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选题以山东省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点的部分高校为研究样本,从研究生自身、高校、政府三方面出发,通过分析研究,找出其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性建议,以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综合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聊城大学、山东体育学院等5所高校的在读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鲁东大学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搜集大量有关研究生就业现状、择业观、培养体系、就业指导及政策、研究生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有关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前沿态势,为该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针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综合竞争力研究的需要,设计了研究生就业综合竞争力(学生)调查问卷和(专家)调查问卷,以5所高校的专家和在读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发放专家问卷15份,回收问卷15份,回收率为100%;发放学生问卷240份,回收问卷225份,回收率为93.75%。通过对问卷进行检验表明其结果是有效的,同时对问卷进行整理,并对结果进行归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生自身素质对就业综合竞争力的影响
2.1.1 英语和计算机水平分析
CET-4、CET-6作为全国性的英语测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研究生的英语实力;学校四级作为学生毕业所必有的考核方式,能够反映出该生最基础的英语能力。[2]因此,将CET-4、CET-6、学校四级作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英语水平调查的标准。由图1计算可知,225人中,通过了CET-4、CET-6等级考试的占调查总人数的71.6%;但同时仍有17.8%的学生没有通过任何等级考试,也就是说这部分研究生的英语水平仍处于最基础的阶段。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体育事业也在蓬勃发展,英语作为最常用的交流工具,必会成为衡量该专业研究生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要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综合竞争力,能够将英语在体育实践中活学活用,仍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学习。
图1 研究生英语水平调查表
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细胞,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社会活动方式甚至家庭生活方式。[3]如今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学习、工作和生活手段的信息时代,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不仅是每个人的基本素质,更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就业的重要技能,所以计算机水平是衡量体育教育训练硕士研究生技能水平的重要标准。图2计算可知,被调查的225名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中有高达31.6%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研究生并没有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反映出部分研究生对计算机水平这一衡量指标的重视程度较弱,计算机水平有待提高。
图2 研究生计算机水平调查表
2.1.2 专业技术水平分析
作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技术和专业理论水平是衡量该研究生就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在对其调查中可以发现(见图3),目前在校的大部分研究生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水平不太满意,只有少部分该专业研究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水平较高。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该专业的研究生要特别加强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技能和理论学习及应用,为自己在今后激烈的就业竞争过程中增加制胜的筹码。
图3 研究生专业技术水平调查表
2.1.3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择业观分析
择业观在研究生就业中的作用:①从其形式来看,由对职业的信念和理想等要素所构成;②从其内容来讲,择业观反映了研究生作为主体在择业过程中的需要、利益,以及实现自己利益和需要的能力、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主观特征;③从其功能来看,择业观起着评价标准的作用,是研究生心目中用于衡量职业好坏、权衡择业得失的天平和尺子。[4]在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城市意向调查中(见图4)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希望有一个较好的就业环境,故选择选择就业环境较好的城市;在就业工资期望值的调查中(见图5)发现,每月1000-2000元的工资区间选择人数则为0,而选择工资区间为每月3000-4000元的研究生高达69%。作为求职者,其择业观的最终体现就是职业的选择,由于社会上的职业种类众多,人们对职业的选择也呈多样化需求,由此可知,作为高层次人才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在面临职业选择时,一般也都会倾向于经济收入较高、地域较好的职业。
图4 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就业城市意向统计图
图5 研究生就业工资期望统计图
2.1.4 对就业形势的了解程度分析
掌握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最新的就业信息,是就业前期的必要准备,对就业信息的了解直接影响着就业时的择业决策,是选择就业范围的重要依据。[5]作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应当及时获取最新的就业信息,对时下的就业形势有比较理性的认识,如果做好充足的就业前期准备,就会比较积极、正确的看待就业问题并且充分认识就业环境、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进行理性的就业和职业发展规划。这样,在严峻的就业过程中就会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就业机遇也会更胜一筹。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了解程度进行调查(见图6)发现,情况不容乐观,非常了解当前就业形势的研究生只有2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8.9%,仅有48.4%的该专业研究生比较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能及时了解最新的就业信息。
图6 研究生就业信息了解程度统计表
2.2 学校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综合竞争力的影响
2.2.1 导师因素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高水平导师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前提。导师在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强将”的角色,不仅要指导研究生学习理论知识,对其科研能力、思想观念、知识层次、工作方式、为人处世等方面也会产生重要影响[6]。因此,导师也是影响该专业研究生就业综合竞争力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对该专业研究生的综合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师生比例有利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完成,保证研究生的质量。但由于近几年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扩招,导致师生比例失衡,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由图7可见,大部分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总人数在1-9名之间。由于导师所带人数较多,导师的精力有限,无法安排足够的时间与学生交流,不能很好的对研究生进行充分的指导与培养,造成研究生科研能力、基础知识、技术能力等方面的不足,降低了就业综合竞争力。
图7 导师指导研究生总数调查
2.2.2 课程设置因素
课程设置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它是跟据培养目标科学编制的教学内容,是该专业研究生课程学习的主要依据,规定了研究生所学的科目、内容和范围。课程设置在为研究生提供必要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保证该专业研究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深度以及研究方法,要能够扩展研究生的知识领域、提高研究生全方面的综合素质。[7]合理、科学的课程设置能够保证研究生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因此,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科学,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该研究的课程设置因素调查主要从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认为目前该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及还需要加强哪些课程的学习两个方面来进行。
图8 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调查
由图8可知,仅有76人认为课程设置合理,占33.8%。目前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一定不足,首先,部分课程内容是本科教学内容的延续,重复内容偏多,不能很好的反应体育学科领最新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其次,对科研方法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关的课程,影响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还需要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合理、科学的设置,充分发挥课程的有效作用,以传授研究生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提高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在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仍需加强哪些学科知识的调查中发现(见图9),体育运动技术课(篮排足等技术)排在第一位;公共课(计算机、英语)居于第二位;教育类课程(心理学、教育学等)和体育理论课(生理、生化、学校体育等)所占比例相同都为20%,排在第三位;而通识类课程(文学、历史、经济等)的人数最少。同时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专家对该问题也有不同的观点,调查结果显示,体育运动技术课、教育类和体育理论课排在前三位。由此可知,在研究生阶段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专业理论课,较重视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缺乏相关的教育类、体育理论课等基础课程,限制了研究生获取知识的广度,影响了研究生的学术深度。在重视理论课学习的同时,缺少相应的实践课程,致使各专业研究生技战术能力偏低,不能满足学校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一专多能”的要求。因此,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应适当提高专业技能课和基础课的比例,以利于培养该专业研究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较深的专业素养,从而加强该专业研究生的自身综合竞争力。
图9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需要加强学习课程情况调查统计图
2.2.3 培养目标因素
学校对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确定,是研究生发展的指向标。恰当定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有利于研究生的自我定位,帮助研究生完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有利于研究生明确发展方向,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能力。[8]但学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影响研究生增强就业竞争力。主要表现在:(1)培养目标单一,自从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以来,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体育师资,主要培养从事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人员。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迅速发展,培养目标独特的专业性虽然保证了人才将来的质量和实用能力,但在就业环境越来越严峻的当前,单一的培养目标,相对狭窄的就业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选择;(2)培养目标不明确,大部分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培养目标仅仅停留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是培养教师的层面上。学生对所学专业培养目标的不了解反映了体育学科培养目标不明确,没有明确的目标很难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2.2.4 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
目前,在体育教育训练学中有关职业信息的课程几乎没有,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主要是靠社会招聘、校园招聘会和导师推荐等获得就业信息,通常获取就业信息比较困难,因此,学校的就业指导就显得比较重要。[9]表1可看出,首先,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认识不到位,忽视了就业指导在研究生就业工作中的比重,致使就业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信息不通畅,易造成岗位空缺和人才浪费;其次,学校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科学性,没有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致使研究生就业意识不足;最后,学校就业指导缺乏专业管理人员,没有有效的就业指导管理措施和就业指导宣传。这说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还存在缺陷和不足,不能发挥其良好指导作用。
表1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满意程度调查
图10可见,研究生认为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讲述求职面试技巧培训排在第一位;搭建实践平台排在第二位;就业信息发布排在第三位;用人单位推荐工作排在第四位;就业政策、形势分析排在第五位;组织校园人才交流会排在第六位。因此,为满足学生需求,使学生做好就业准备,学校应积极开展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在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要指导研究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认识和规划,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对研究生进行针对性的求职面试技巧培训、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分析,增加就业综合竞争力;搭建企业和学校实习交流平台,组织校园人才交流会,促进校、企双向选择,扩宽就业渠道;学校还应完善就业信息发布,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就业中介,做好研究生的就业推荐工作,提高研究生就业综合竞争力。
图10 研究生在就业指导方面的意向调查表
2.3 政府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综合竞争力的影响
2.3.1 就业指导机构的影响
在调查山东省5所拥有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点的高校了解到(图11):高校所在地区有就业指导机构的占68%,高校所在地区没有就业指导机构的占32%。数据显示:一方面部分地区还没有相应的就业指导机构,就业服务体系很不完善,没有建立畅通的就业信息交换平台,致使本地区的研究生对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的了解带有片面性和盲目性,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和压力;另一方面,高校所在地区虽然建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校所在地的就业指导机构基本情况和其作用还没有得到研究生充分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就业指导机构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在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机构的同时应该让研究生充分认识就业指导机构的作用和功能,为顺利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2.3.2 就业市场造成的影响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国家政策的调控,研究生的不断扩招,我国的就业市场由原来的“计划分配”到“市场调控”,我国毕业研究生就业已初步形成了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研究生就业市场还不健全,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研究生就业市场存在着就业方式不公平、不公正、不规范的现象。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下,就业“潜规则”和就业歧视依然存在,招聘单位在毕业院校、相貌、性别等与工作岗位无关的项目上设置多重就业门槛,招聘透明度低,破坏了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正的就业条件。同时,政府部门对就业市场的管理还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从而造成大量人才浪费和流失。
图11 所在地区是否有就业指导机构统计图
其次,就业市场的供求不平衡。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用人单位对研究深的需求量趋近饱和,供大于求的态势和供求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受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个人择业期望等影响,毕业研究生更多倾向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不愿去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经济欠发达地区对研究生的补充和储备意识不够强烈,导致所需高层次人才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从而出现局部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高才低就、人才高消费、人才储备不足等就业市场的供求不平衡,造成教育成果的贬值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3 结论与建议
3.1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在自身实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经调查发现,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英语和计算机等基本技能仍需熟练掌握,要能够在体育实践中活学活用,能够将学习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体育实践相结合;对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作为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研究生更应该熟练掌握,针对自身的专业一定要有足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这是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能够顺利就业的基本前提。同时,到了研究生阶段,该专业研究生考虑问题的视野、视角、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已有很大幅度的提升,所以,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并且及时了解相关就业信息,正确认识就业环境、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进行理性的就业和职业发展规划,提升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就业竞争力。
3.2 学校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学校应该不断加强师资建设,提高导师质量,提升导师内在素质,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良好发展;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改善目前师生比例不协调的现象,最大程度的发挥导师作用,增强研究生的综合竞争力;课程方面,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在保证研究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增加教育类课程,构建研究生完善的知识结构,拓宽研究生知识视野,增强研究生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提高研究生全面综合素质;培养目表方面,应改变单一的培养模式,力求目标的多样性,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全面型、复合型人才。
3.3 政府因素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综合竞争力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政府方面应不断增强就业服务系统的建设,完善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开设相应的指导课程,加强研究生对就业政策和形式了解,提供就业信息发布平台,搭建校企合作,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其次,规范就业市场。政府应不断加强就业市场的公平、公正,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保证就业市场的规范化。
[1] 翟波宇,刘坚,胡好等.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体育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8):29-32.
[2] 田慧,陈杰,王卓君.我国体育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其ESP课程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10):76-82.
[3] 黄凤娟,王金茹,李岩.体育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构成[J].电子测试,2016,12:169-170.
[4] 余卉,张兴博,李艳梅.我国大学生择业观研究综述[J].西部素质教育,2016,2(4):7-8.
[5] 许家烨.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意愿调查分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6,12:57-61.
[6] 韩燕成.全日制专业学位体育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路径之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22(1):75-76.
[7] 王科.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淮阴师范学院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5(2):78-80.
[8] 刘宁.对体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6,1:72-74.
[9] 全晶.对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接轨的初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1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