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体育旅游研究综述

2018-02-28李凯娜朱亚成金媛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资源旅游体育

李凯娜,朱亚成,金媛媛,谢 军

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1]联合发布《“一带一路”体育旅游发展行动方案》,旨在通过体育旅游全方位的交流互动,促进“一带一路”区域内的政策沟通、产业互通和民心相通,使体育旅游成为“一带一路”区域内开放合作的亮点。根据世界体育旅游组织[2]公布的信息显示:全球体育旅游市场规模每年以15%的速度在增长。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体育旅游仅占旅游行业的5%,而发达国家占20%,旅游产业总值达到4万亿元。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体育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体育旅游是休闲体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全球体育旅游市场飞速发展的当下,国内一线城市成为体育旅游消费的主导力量,一大批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体育特色旅游小镇应运而生,为体育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在2016年12月22日颁布《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随着一系列相关文件的出台,把体育旅游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991年刘杰在《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了第一篇体育旅游相关论文,至此国内开始了体育旅游的研究和探讨。截至2017年5月31日,有关体育旅游文献有5386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其中期刊有3132篇,会议有238篇,硕博论文268篇,报纸有357篇,其他1391篇(包括外文文献、年鉴、百科、专利等),剔除广告信息2篇,而中文类核心期刊只有386篇,占总文献的0.72%,本研究根据“二八定律”, 运用中国知网(CNKI),利用高级检索,在文献来源中输入体育科学、体育学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等16家中文核心期刊,选取发表在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的相关论文作为综述重点,其中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参考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2014年第七版》。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是国内享有盛誉且知名度相对较高的刊物,上面刊载的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国内理论界的前沿和经典,因而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1 体育旅游研究

1.1 体育旅游资源

体育旅游资源即相对稳定的地理环境,经过历史的沉淀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使其有强烈的旅行动机,并能用来开展体育活动,多数人认为有价值的各种自然、人文等都可以称为体育旅游资源。本研究从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现状、体育旅游人文资源、各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

1.1.1 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

资源是否能合理开发对体育旅游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而能否选择新颖的视角也是论文成功的一大要素。肖秀显,陈华胜[3](2015)基于大众视角对体育旅游开发的要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开发的重要条件是经济条件、场馆设施和信息来源。邓凤莲,于素梅[4](2008)将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和人文资源,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政府支持、社会大环境的支持、人才支持等条件为优势资源,劣势有社会大众对体育旅游理解能力差,投入资金不多、法律法规不完善、重观赏轻参与、缺乏宏观调控和统筹发展等,充分把握优劣势,能为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少走弯路。在体育旅游资源的划分中,学者经常把体育旅游资源划分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优劣势的分析,这已然成为一种传统的研究方法。

1.1.2 资源的现状

资源现状的分析应根据当地特色因地制宜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为本地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指导意见。袁芳[5](2007)对在校大学生利用问卷等形式对洛阳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进研究,从洛阳市的地理、资源现状为依据,得出结论:参加体育旅游的人在性别比例有差距,男性居多,影响洛阳市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因素主要有旅游者、旅游业及市场三大方面,并指出政府应加强引导,体育旅游企业应遵守行业道德,该研究利用问卷进行体育旅游现状研究,视角比较新颖,得出的结论有数据支持,但是问卷所能反应的问题也比较片面。

1.1.3 人文资源

邓凤莲[6](2014)把体育旅游资源的指标划分出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55个,并对企业进行文化内涵的挖掘,能提高体育旅游整体的产业形象,而且体育旅游人文资源的开发也是为了满足顾客追求异地文化内涵的要求,得出建议:体育旅游的专门人才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加强专门人才的培养,融资渠道多元化、树立品牌意识提高竞争力,邓凤莲以新型的视角从人文方向切入主题,给体育旅游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而且划分的视角比较严谨,算得上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宋狄雷[7](2005)对浙西南民族生态体育旅游的人文资源进行研究,从人文地理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环境、资源环境、设施环境、社会环境等几方面分析,该研究指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有体育旅游人文资源和生态旅游开发的意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才能不断的促进经济的发展。该研究在分析环境方面还是值得借鉴的。

1.1.4 各地区的资源研究

李光、李艳翎[8](2015)对冰雪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了研究以中南地区为例,研究发现两地距离、产品、市场、路线、服务及客源都是影响游客认知的重要因素,给出的建议是从游前、游程和重游3个阶段为切入点来提升游客的认知。王宇、刘楷操[9](2014)以江苏水文化为例进行体育旅游研究,首先对水文化的概念进行划定,应用实地考察等方法,得出规划整体发展,充分挖掘水文化内涵,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利用青奥会这种大型赛事能促进对江苏经济的发展。董雨薇、朱亚成[10]等学者对“一带一路”背景下金鸡谷丹霞地貌体育旅游开发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纵观体育旅游资源,大多数都是千篇一律,其中也不缺几篇好的论文,遵循的套路都是一致的,一般都会分析优劣势机遇与挑战,俗称SWOT。资源开发也多数都是自然和人文一起开发,自然资源包括区位,交通等,人文资源包括民俗体育活动和历史文化活动等,采取的措施更是如出一辙,缺乏创新。邓凤莲的文章以人文的视角制定出人文评价指标和体系,无论从研究角度还是研究过程都比较严谨和创新程度颇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中的一些评价指标应该更新,例如高科技的使用,VR虚拟技术的运用能更好的吸引游客参加体育旅游活动,产生强烈的参与动机。

1.2 体育旅游产业

体育事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形成了体育旅游产业,体育旅游产业是从游山玩水的观光旅游中逐渐脱离出来的一种特色旅游行业,是两种学科交叉渗透而产生的一个分支。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能更好的带动经济的发展。本研究将从如何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如何开发体育旅游产业、以及对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体育旅游产业模式的研究等几方面进行综述。

1.2.1 发展体育旅游产业

王辉[11](2011)对青奥会举办城市南京如何发展体育旅游产业进行研究,主要是借鉴奥亚会举办城市如何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的增长的关键是游客在旅行地停留的时间,对城市的知名度、产业发展的规模、软硬件设施都有大幅度的提升。还能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信息业、交通业、旅馆业、制造业、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等。举办大型的体育活动还能拓展游客的市场。得出结论:大型体育赛事本身就是一个优质的体育旅游品牌,具有很大的优势。对举办地的城市形象塑造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宣传推广。举办地的不同收益也有很大的区别,体育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健身休闲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种健身方式,客源市场也在一步步拓展。邵凯,杨娜[12](2009)对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进行了研究。文中指出后奥运时期是经济增长的低谷,主要对体育旅游自身发展的动力进行了研究,体育旅游有巨大的市场带来了经济的支持,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发展体育旅游的物质基础,而体育旅游的基本保障就是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体育旅游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大众体育参与的热情和对健康的追求。

宛霞,邵凯[13](2010)对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困境进行研究,指出制约体育旅游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规划问题,制约体育旅游产业的基础性因素为开发问题,制约体育旅游的前提性因素为定位困境。制约体育旅游发展的瓶颈为销售困境,制约体育旅游发展的直接因素为宣传问题,制约体育旅游发展的外在表现为购买问题,把握这些困境才能使体育旅游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奚天明[14](2009)对假日经济影响体育旅游及制度选择进行了研究,本研究指出,假日经济的本质是一种消费现象,是消费集中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指出应创新休假制度,开发体育旅游应依据社会的需要,尽可能多的申办大型体育比赛并做好组织工作。重视市场研究,加强宣传倡导,加强用人的考核机制标准。高林洲[15](2006)对长江三角洲体育旅游产业进行研究,该研究首先对长江三角洲的宏观背景、区域优势、丰富的资源、正在建设长江三角洲体育圈等优势进行分析,有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体育与旅游结合不完全,运作水平不高。并给出一系列对策,国家和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整体规划,协调合理开发资源,提升体育旅游,如规划市场,注重综合人才的培养,筹集资金渠道的多样性及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加大宣传力度,拓展体育旅游客源市场。朱玲,惠蜀,张国力[16](2006)对四川省体育旅游产业进行了研究,其对四川省良好的发展体育旅游提出了基本对策,加强体育与旅游的关联度,如将体育项目加入到旅游规划当中,注重开发景区的综合功能。创新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如资源租赁使用的规范条例,减少管理环节。扩大景区的对外开放,提高体育旅游的投入。提高人民参与水平,如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加强大型体育比赛与各地景区的衔接。在高校设置相关专业,培养专门人才。建立四川省旅游开发的主导性项目并形成品牌,如依托四川的资源,建设国内一流的登山基地、冰雪项目基地、漂流市场及建成汽车拉力赛及民族体育风情游等特色项目。

1.2.2 开发体育旅游产业

李萍[17](2014)应用PCA和AHP的层次分析法对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以中外17座大都市为例,一个地区的文化、经济、政治都会对这个地区的体育旅游有影响,我国要借鉴国外的体育旅游,首先要认识体育旅游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制定既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旅游长远规划,延长产业链和加强体育产业建设,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要积极承办大型的体育赛事、培养具有影响力的体育明星,大力发展职业体育俱乐部。

任春香[18](2013)对后亚运时期广州城市体育旅游产业的开发进行了研究,从经济和政策及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市场又分为游客心里健康市场前景和客源市场前景,通过构建中间城市战略和体育旅游公共的休息空间和城市体育旅游产业公共服务的落实,实现后亚运时期广州城市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其他城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提供参考和帮助。王隆华[19](2012)对福建体育旅游产业进行研究,本文总结了福建开展体育旅游的优势条件:政府的重视,经济的腾飞,体育旅游市场逐渐成熟,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并给出以下结论:加强体育与旅游的融合程度,开发旅游功能,利用好政府的主导地位建设重点项目,如生态岛、休闲产业带、国家体育训练基地、生态休闲运动项目、休闲度假岛的建设,加大体育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的建设,加强区域间的资源合作,拓展海峡市场,加大资源的吸引力,进一步扩展体育旅游市场。王隆华的研究紧密联系福建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拓展海峡市场,成为区别其他地区的建议,这些措施为福建更好的发展体育旅游提供了科学参考。姜同仁,钱杰[20](2011)对安徽体育旅游产业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皖南地区民俗体育成为开发重点,“两山一湖”成为开发热点,但是忽略了其他地区自然资源的发展,造成了区域资源开发不均衡的状况。体育旅游健身竞赛板块初具模型,但是对体育旅游的开发不够深入,没有形成相关产业链。结合以上现状给出以下建议:发展生态经济体育旅游项目,大力发展人文资源,大力发展大型体育赛事,完善体育旅游法律法规。黄健[21](2009)对西部体育旅游产业开发进行了研究,主要对“绿色营销”战略进行总结和思考,本研究指出绿色营销即环保,指出实施绿色营销是生态趋向的选择,是西部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的战略,绿色营销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并追求合理的利益。并给出具体措施,加强规划和设计,打造绿色品牌形象。建立健全体育旅游管理制度和模式,开发绿色的体育旅游产品,并制定适宜的价格,打造成绿色产业链,并达到营销标准。

1.2.3 冰雪体育旅游研究

张晓飞[22](2007)指出北方发展冰雪体育旅游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同时也指出产业链布局不合理,旅游的“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配套设施不完善。体育旅游经济管理水平比较低下,服务和质量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听给出建议,如形成完整的冰雪体育产业,加强人才的管理,大力普及和推广冰雪项目,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1.2.4 模式研究

王峰,王永刚[23](2016)对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创新路径进行研究,以互联网+为时代背景,从社会学、哲学、营销学等角度出发,提出以三农为核心,在体育旅游产业方面加强互联网的渗透,加强政府的引导,加强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改善旅游消费环境等建议。王峰等人的研究以互联网为切入点,视角比较新颖,但是措施相比较于前人没有突破性变化。杨明,张王利[24](2008)对民营企业投资体育旅游产业进行了研究,主要从现状、驱动机理等方面进行阐述,该研究指出民营企业投资体育旅游产业现状总体态势发展良好。投资类型和组织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投资景区成为重点,采取多样化形式开发景区。该研究给出对策,树立服务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出台各种政策,建立多方融资通道,加强法律法规管理和监控。

1.3 体育旅游产品

体育旅游产品是体育旅游者从旅游开始到旅游结束整个过程所包含的内容。此产品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产品。本研究将从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综述。

余万斌[25](2013)对体验式低碳体育旅游产品进行研究基于ASEB分析,首先分析了体育旅游产品的现状开发过度且重复,没有地域性特色,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经济而忽略环境,造成了环境压力。和谐社会的构建,体育人格的培养、高碳现象的增多,都不得不开发一些符合市场和人们需求的体育旅游产品。并从活动、体验、环境、利益进行合理分析研究。并给出以下措施,改变运营模式,如增加体验参与性与互动式类型的产品,建立核心“产品链”的联合互助机制,倡导低碳环保体育旅游产品的理念,科学且合理的设计体育旅游资源产品的活动项目,建立网络营销,建立示范区,突出产品特色,加强队伍建设,养专门人才,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配置相结合。毕斗斗,谭华[26](2009)在体验经济背景对体育旅游产品进行了体验化设计的研究,我国体育旅游产品存在许多的问题,如缺乏特色与创新且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挖掘,旅行社统一定价,统一标准,未能做到因人群和项目而定。以游山玩水为主要特点,体育旅游体验化产品应充分挖掘产品的内涵(如实现物质复原)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计产品应有创新型,以市场为导向,并加大先进科学技术的投入,并对产品进行保护,体验化设计通俗易懂点就是参与度高,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体验,展现产品原本的样貌,增加刺激性体验,使旅游者感觉到与平时不同的体验。体育旅游在我国却处于萌芽或初级阶段,体育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特色且没有创新,产品观赏性的比赛多于表演类的,长期、稳定、成熟的体育旅游市场尚未形成。

体育旅游产品方面,可以建设一些特色小镇,江苏、浙江两省走在了全国前列,其中江苏省规划在建的体育小镇数量高达8个。据报道,计划于2019年初开门迎客的梅西体验园已在江苏南京联合筹建,这座主题公园将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再现梅西职业生涯中的经典时刻,游客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体验训练课程,届时将成为南京旅游的新名片。

1.4 体育旅游市场

体育旅游市场是随着体育旅游活动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育旅游对经济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中已占有一定的地位。本研究从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和体育旅游市场策略研究进行综述。

1.4.1 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

张永虎[27](2014)对体育旅游市场发展路径进行研究以山东运河文化带为例,在山东运河文化带体育旅游产业没有一套体系且没有突出特点从产品,产品本身没有多大价值即附加值不大,体育旅游产业服务质量不高。针对以上不足,采取了如下措施,如加强景点的内涵,提高景点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并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筹建大型的游乐设施,引进大型的传媒文化公司,积极申办大型体育赛事,吸引大量游客来山东一带参观,体育赛事能宣传山东文化,是山东城市一张靓丽的名片。山东一带加强市政府之间的联系并制定统筹规划,共同开发有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张鲲,张西平,朱恺[28](2003)对我国体育旅游市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旅游在我国有着良好的物质基础条件,人口基数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蕴含的市场潜力巨大。陆亨伯[29](2002)对中学生假期体育旅游市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中学生对体育旅游兴趣颇大,这也受其青春期心理特点有关追求刺激等感受,大部分中学生有富余的零花钱,市场颇具潜力,体育旅游意识淡薄需加强引导。影响学生不能参加体育旅游有各种原因,如来自家庭、学习负担等,要掌握市场规律,深谙营销策略,如抓中学生需求,定价合理,因为中学生的零花钱是有数的,进行网络营销,抓住中学生经常上网这个特点。给学生配置高精尖的专业人才,便于沟通和交流。此研究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安全,安全大于天,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向休闲度假转换的时期,从发达国家的休闲度假类产品结构看,运动类的休闲度假产品占绝对主导地位。因此,国内体育旅游市场还存在较大发展潜力。

1.4.2 体育旅游市场的策略研究

刘少英,徐建波,石红,舒颜开[30](2005)对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符合旅游者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和消费需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新、普及度高且具有适应性,所以对游客的吸引力大,开发西部市场的优势,国家政策的倾向和支持,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民族体育旅游具有高回报率的特点,企业、社会各界人士看准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所以纷纷筹资表示支持。有优势的同时,还要促进民族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即资源的可持续、环境的可持续、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

1.5 体育旅游人才

体育旅游人才是具有一定的体育旅游知识或专门技能,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能力较高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本研究从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方面进行综述。

彭文革[31](2007)对中外高等体育旅游教育专业与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根据国内现状,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分别对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四个国家的四所大学为例,并对4所大学设置的课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国外的大学培养规格多样,专业课程设置交叉融合,特点凸出。这让我们思考,体育旅游学科应呈现动态网络结构,课程的管理体制和课程的设置要有所创新。要抓住历史的机遇,把握大型体育赛事对体育旅游的推动作用。

表1 近年来有关体育旅游政策文件一览表

注:资料来源于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务院等官网,统计时间为2017年7月30日。

霍红,蒲鸿春[32](2004)对西南地区体育旅游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体育旅游从业者后备力量不足,人才缺乏,体育旅游业务素质不高,体育旅游从业者没有特色技能。并指出其培养人才的不足,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没有资金支持,培养方式结构单一且没有完整培养体系,并给出建议,转变且提高人们的重视意识,利用国家政策的优惠条件,实施高级人才培养计划,引进高质量的师资,加强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产学合作及国际合作。突出地方特色,培养有特色的创新的高级人才。完善岗前培训制度,并形成一个体系。杨秀丽,杨松[33](2003)对体育旅游专业人才进行研究,以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为导向,将体育旅游市场分为休闲体育旅游、健身体育旅游、体育观赏旅游、极限竞技体育旅游等四个方面,并指出体育旅游导游的一些基本业务素质,有各种资格证(救生证、登山保护员等),具备人文素养,具备冒险、进取等精神及良好的沟通和人际关系,具备管理学、熟悉法律法规,掌握体育技巧,具备翻译英语和较强的语言功底。社会体育专业增设体育旅游专业方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和各个学科的逐渐融合,而且随着体育旅游研究的深入加快了体育旅游学科的形成。增设新专业是实现产业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体育活动经济性的体现。而且还能传播体育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体育旅游专业的设置能为社会提供专门人才,由此可见,新专业的设立一定要以社会分工为前提,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不会被闲置,造成浪费。

2 相关政策的梳理与解读

从1992年开始,国家政府就开始出台相关文件,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并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这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宏观指导。2014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体育旅游产业能带动经济的发展,全民健身的热潮更好的推动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因为大量人群为体育旅游提供了潜在市场。2016年6月,出台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自从国家政府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群众体育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具有特点的体育赛事也大力开展起来,也设计出多样化的体育旅游产品。群策群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政府的宏观调控,加上市场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了开放并包,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格局,这为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十三五”时期不断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把体育旅游产业延长成体育旅游产业链,能更好的发展体育旅游,促进经济的发展[34-37]。由于我国是举国体制,集中精力办大事,用最优质的资源来支持体育旅游的发展,提高体育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开发更大的体育旅游市场。大力发展冰雪旅游业,也把体育旅游推向了历史的新高度,以政策为导向标,体育旅游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也为2020年的冬奥会奠定了基础和做了充分的准备。

3 展望

3.1 合理开发体育旅游资源

体育旅游在我国现在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但是研究没有新意。在研究体育旅游资源方面从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方面,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人文体育旅游资源、各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等方面进行研究和综述,资源开发方面从不用的视角和模式进行研究,运用田野调查法、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进行研究。采取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也对体育旅游资源有了分类研究。资源的现状方面,研究较少,以单独的篇幅研究较少,有的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在某些文章当中被适当提及。在体育旅游人文资源这方面,利用评价指标和评价量表进行研究,对本地特色的体育旅游资源进行研究,挖掘其人文内涵,并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如人文地理、政策、经济、资源、设施、社会环境等等。也应该转变视角,取应由点轴的布局像网状结构空间开发布局转变,对各地区体育旅游人文资源的研究就比较多了,覆盖我们几乎每个区域,如中南、中原、长三角,有些研究以某个省为研究对象等等,对各地区的研究占据了体育旅游资源的主要部分,因地制宜制定一些有利对策以便更好的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综上所述,应合理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注重环境保护。

3.2 延长体育旅游产业链

在体育旅游产业方面,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育产业链,在一条道路上任任重而道远,本研究从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开发体育旅游产业、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及体育旅游产业模式方面进行研究,有的研究把体育旅游产业进行分类,有的研究认为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应借鉴大型体育赛事,利用大型赛事还能起到宣传城市的作用,应进行合理的规划、依靠政府、经历的支持、开拓市场、加强宣传倡导,注重人才的培养,形成品牌产品,在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保护环境,部分研究者对冰雪产业进行研究,也是踩着前人的研究套路进行研究没有新意,但是还有人以单独的篇幅来研究,是因为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为冰雪体育产业迎来了春天。在模式研究领域,以互联网为背景,有以经济学视角进行研究,以不同的视角进行研究,有的从企业视角研究,有的从社会学、哲学、营销学视角出发,有的基于SCP视角进行研究,有的以大型体育赛事为研究背景等等,并给出相对应的措施,如要进行改革,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加强人才的培养,加强互联网的渗透,加强设施的建设,改善消费环境,培育精品项目,并对制度进行完善,加强产业间的调控,并采取投资方式多样化,并完善法律法规。

3.3 研发高科技体育旅游产品

对于体育旅游产品研究,主要以开发体育旅游产品为主,先对当前产品的现状进行总结,采用了SWOT、ASEB等方法进行研究,开发产品应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具有当地特色并且高端的产品,加强旅游和体育的融合度并进行开发,保证体育旅游产品的安全性,并对产品的开发过程进行监督,注意开发产品应以绿色低碳环保为理念,产品的类型应增加以互动和体验式的产品,并在体育旅游产品中加入高科技的元素。

3.4 体育旅游市场发展

本研究对体育旅游市场从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和体育旅游市场的策略进行综述,市场有入境体育旅游客源市场、假期体育旅游市场、大学生体育旅游市场。市场发展不起来的原因有,品牌缺少吸引力,产品本身附加值不大,服务质量不高[38-39]。如何开拓体育旅游市场,应科学规划,加强体育旅游的宣传,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大力培养高精尖的体育旅游人才,加强产品的附加值,引进新型的项目,推陈出新,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育旅游市场的开拓,鼓励体育旅游中介服务和旅行社的力量,建立相对独立的体育旅游经营机构。开拓体育旅游市场能推动经济的增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传播文化,提高区域的知名度[40]。对于体育旅游的市场的策略研究,既开发的产品要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对于少数民族等其他有特色的地区,这本身对于游客来说就有吸引力,因为这些地区对于游客来说,比较奇特。策略的方法就是目标定位要准确,促销组合战略,形象策略,将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体育旅游必须以体育健身为目的,在不违背消费者意愿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从传统观光旅游中的误区走出来。我国发展体育旅游市场应依靠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引进的新兴项目,在项目上推陈出新,利用旅游中介进行宣传,增加知名度,逐渐形成独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同时还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消费者的各项权益,尤其要完善保险制度,对产品的安全定时检查,建立一个环境相对安全的体育旅游市场。

3.5 培养高精尖的体育旅游人才

在体育旅游人才方面主要讲的是在高校的培养方案里面,首先从业者的思想要跟上,借鉴国外的课程模式和培养模式及考核模式,完善岗前培训制度,包括各种资格证。面临的问题有以下,现在体育旅游从业者后备人才不足,人才缺乏,素质不高,没有特色技能,理念落后,没有资金支持等。在冰雪方面可喜的是,首都体育学院在2017年秋季学期新增80个名额用于冰雪运动方向招生,在体育教育、休闲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运动康复及新闻学等方向招生,并采取“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双培计划”采取3+1模式,即前三年在合作院校学习,第四年在首都体育学院学习,合作院校为中国传媒大学或北京体育大学。“外培计划”采取1+2+1的方式,即第一年和第四年在首都体育学院学习,第二年和第三年在境外合作学校学习,合作学校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或美国伊萨卡学院。

4 结语

本研究尝试性对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上的体育旅游文献进行了综述和展望,关于体育旅游的划分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专家学者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在后续的研究中笔者将对体育旅游文献进行更为细致的的划分,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体育旅游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如采用文献计量学等相关视角。随着体育旅游相关政策和文件的出台,尤其是《“一带一路”体育旅游发展行动方案》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体育旅游研究的热潮。今后对于体育旅游的研究会越来越多,尤其在体育旅游产品智能化模块和开发具有特色的新型体育旅游资源和冰雪体育旅游领域。

[1] 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一带一路”体育旅游发展行动方案[Z].2017-07-07.

[2] 旅游经济.体育旅游投资报告——全球体育旅游市场规模到2020年有望突破4000亿美元[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447904.html.

[3] 肖秀显,陈华.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要素分析--基于大众视角[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34(04):74-79.

[4] 邓凤莲,于素梅,刘笑舫. 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分类和开发支持系统及影响因素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8):1048-1050.

[5] 袁芳.洛阳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与市场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30(S1):694-695.

[6] 邓凤莲.中国体育旅游人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量表研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01):58-63.

[7] 宋狄雷.浙西南民族生态体育旅游的人文资源开发[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04):75-78.

[8] 李光,李艳翎.中南地区冰雪体育旅游资源价值实现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5,51(04):117-124.

[9] 王宇,刘楷操.江苏水文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01):40-44.

[10] 董雨薇,朱亚成,顾晓艳,等.“一带一路”背景下金鸡谷丹霞地貌体育旅游开发的优势与劣势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8):44-45+47.

[11] 王辉.奥亚会举办城市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经验及对青奥会举办城市南京的借鉴[J].体育与科学,2011,32(03):37-42.

[12] 邵凯,杨娜,宛霞.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动力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03):75-77.

[13] 宛霞,邵凯,邢晓晨.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困境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04):15-18.

[14] 奚天明.假日经济对体育旅游的影响及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制度选择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01):77-80.

[15] 高林洲.长江三角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08):1035-1037.

[16] 朱玲,惠蜀,张国力,尤运生,石渝飞,秦勤,李忠鹏.发展壮大四川省体育旅游产业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26(02):18-21.

[17] 李萍.基于PCA和AHP的中外城市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33(01):28-31+36.

[18] 任春香.后亚运时期广州城市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02):33-37.

[19] 王隆华.福建体育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01):84-88.

[20] 姜同仁,钱杰.安徽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06):85-88.

[21] 黄健.西部体育旅游产业开发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04):19-21.

[22] 张晓飞.我国北方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浅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01):28-29+33.

[23] 王峰,王永刚,赵海燕.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创新驱动与路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04):22-26.

[24] 杨明,张王利.民营企业投资体育旅游产业现状、驱动机理及问题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04):17-21.

[25] 余万斌.基于ASEB分析的体验式低碳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2(04):51-53+57.

[26] 毕斗斗,谭华.体验经济背景下的体育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J].体育学刊,2009,16(07):46-49.

[27] 张永虎.山东运河文化带体育旅游市场发展路径探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30(06):39-45.

[28] 张鲲,张西平,朱恺.关于我国开展体育旅游的市场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05):607-609.

[29] 陆亨伯.中学生假期体育旅游市场调研与开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04):459-460.

[30] 刘少英,徐建波,石红,舒颜开.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吸引力及市场运作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02):48-50.

[31] 彭文革.中外高等体育旅游教育专业与课程设置[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04):75-78.

[32] 霍红,蒲鸿春.西南地区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06):26-28.

[33] 杨秀丽,杨松.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对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要求[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22(04):34-35.

[34] 王子朴,朱亚成.“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33(4):390-395.

[35] 朱亚成,王子朴.基于文献计量的全民健身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7,(2):42-46.

[36] 朱亚成,王子朴.近30年我国体育赛事研究概述[J].体育文化导刊,2017,(5):30-35.

[37] 王子朴,朱亚成.“一带一路”背景下体育赛事发展的价值、困境与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7):1-6.

[38] 梁璇.以体育旅游的名义,国人要“出国转转”[N].中国青年报,2014-09-19(08).

[39] 金媛媛,李骁天,李凯娜. 基于企业成长视角的体育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机制的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28(06):488-492.

[40] 朱亚成.SWOT模型下北京市老年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分析[J].贵州体育科技,2015,12(4):19-22.

猜你喜欢

资源旅游体育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旅游
我们的“体育梦”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