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人本主义理念下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2018-02-27魏群芳

求知导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策略思考人本主义班级管理

魏群芳

摘 要:实施教育的以人为本,是新时期所崇尚的教育理念。小学班级管理属于教育的范畴,当应坚持教育管理的以人为本。肩负管理责任的班主任,则应当思考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关键词:人本主义;班级管理;策略思考

一、人本主义理念下班级管理的学生是需要尊重的

不少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小学生也是有自己思想的,这应当是班级管理所不能忽视的。倘若我们忽视这一点,小学生也会不服从我们的管理。如在平时的管理中,对小学生指手画脚的话,学生是难以接受的,如果在具体的管理中,小题大做地对所管理的对象进行训斥,小学生也极有可能对班主任产生逆反心理,致使班级管理不顺利。假设在管理的实务执行中,多从人本角度出发去尊重小学生,让他们感到自己有受到尊重,那么学生就会亲近教师。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时对学生的尊重,不仅仅只针对我们认为比较听话的学生,也应当尊重顽皮的孩子,甚至是相当调皮捣蛋的学生。

二、人本主义理念下班级管理的学生是需要呵护的

班级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小学生在整个班级的具体活动中,在班级的生活学习中,不可能都尽如人意。小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身心健康成长,也还存有诸多的差异,其发展的不平衡是人们有目共睹的。从比较具体的班级管理实践证明,如果学生能够在相当细微的事情上得到我们教师的“点赞”,那小小的学生则会感到无穷的力量。苏联著名教育家曾经要求教师要能够去呵护学生,而且打了这样一个比方,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那样去呵护学生。这样的教育原则对我们也是极具启迪意义的。所以,真正体现人本主义理念的班级管理其学生是应当得到呵护的。因此,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力求教师要做到多呵护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的呵护,当发现一个学生出现点滴闪光点时,教师应毫不吝啬地随即给予鼓励;这里尤其要注意相关问题学生,在他们出现点滴转机时,也同样立马予以毫不吝啬的鼓励。当所有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呵护时,整个班级的学生都会感受到温暖,这样的班级管理就会水到渠成。

三、人本主义理念下班级管理的学生是需要自主的

人们也许会这样去思考,班级管理就是我们班主任去管理学生,学生就是在班主任的指导和指挥下去执行《小学生守则》,去执行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其实,这样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对于班级管理,对于人本理念上的班级管理,学生是被管理者,但学生也应当是班级管理的主动参与者。我们怎样理解这个层面的意思呢?窃以为这应当是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命题。现在的班级管理其中就蕴含文化育人的管理内容,人们在班级多进行相关的班级文化建设,以获取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的效果。但在相关班级文化建设中,人们都带着一定的成人眼光,所建设起来的班级文化都不是学生所感兴趣的。因此,学生不对所建设起来的班级文化产生兴趣,那班级文化就成了聋哑人的耳朵——摆设,其教育作用是不可能发挥的,教育意义也是完全不存在的。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去做,在班级文化建设上利用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人,那班级文化的建设即可实现学生的喜闻乐见。如每学期的开学,我们都让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表达自己的愿景。让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愿景时,给每个学生以表达的机会,由学生去设计自己表达愿景的画图,然后再在画图上简述自己的愿景。学生一个个显得十分卖力,所制作的愿景图案和文字显得比較恰如其分。学生进行愿景意义上的班级文化建设,不仅仅就是班级环境的美化,更是一种激励作用的发挥。我们不时地让学生去回顾自己的愿景,学生便在不断思考实现愿景的行动。

四、结语

对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如果教师思考着、践行着,所获取的管理效果是肯定的,但距高标准和高质量的管理要求还显得比较远,这主要是所进行的思考还不够全面深刻,在今后的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将奋力前行,而获取管理的更多效果亦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卜玉华.我国中小学班级工作的传统与当代变革[J].教育研究,2014(11).

[2]张雪莲.浅谈新的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班级管理[J].陕西教育(理论版),2016(9).

猜你喜欢

策略思考人本主义班级管理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在某互联网公司的运用
学校管理应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对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表达的思考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简评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