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后血糖变化及相关因素探讨

2018-02-27洪芙蓉吴云婷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22期
关键词:放疗相关因素胰腺癌

洪芙蓉 吴云婷

[摘要] 目的 研究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后的血糖变化情况,探讨相关因素。方法 对该院2016年1—12月接收的75例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糖尿病病程进行分组(病程<12个月组、病程为12~24个月组、病程为25~36个月组、病程超过36个月组),对各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程<12个月组、病程为12~24个月组、病程为25~36个月组、病程超过36个月组的胰腺癌患者之间对比性别、首发症状、肿瘤部位等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5例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后的血糖改善率为60.00%,随着病程的延长,血糖改善率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且糖尿病病程<12个月组的血糖改善率(85.71%)最高;糖尿病病程<12个月、12~24个月组的胰腺癌患者血糖改善率同肿瘤标志物(CA199、CEA)水平下降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他两组则与其无关(P>0.05)。结论 糖尿病病程及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情况是影响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后血糖改善率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 胰腺癌;糖尿病;放疗;血糖;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3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1(b)-0049-02

目前研究发现糖尿病同胰腺癌具有密切关系,胰腺癌患者一般在明确诊断前、确诊时出现糖尿病,部分胰腺癌患者的病情在得到控制后,血糖水平逐年恢复正常[1-2],该文旨在分析影响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后预后效果的相关因素,探讨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择取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75例开展该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该院收治的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75例,根据糖尿病病程进行分组。75例患者共分成4组,病程<12个月组28例,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40~78岁,年龄平均值(57.56±2.41)岁;病程为12~24个月组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41~78岁,年龄平均值(57.60±2.50)岁;病程为25~36个月组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病程超过36个月组12例,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42~79岁,年龄平均值(57.71±2.56)岁。每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放疗方法:所有患者进行采用X射线或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使用真空负压袋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固定,采用螺旋CT获取定位图像,肿瘤靶区(gross tumor volume,GTV)为胰腺原发病灶、后腹膜转移淋巴结,计划靶区(planning tumor volume,PTV)为GTV)外扩10 mm。采用GS—I型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进行治疗,治疗剂量为3~3.5 Gy/次,5次/周,肿瘤边缘总剂量、相应边缘生物剂量分别控制在38.5~45 Gy、52~58 Gy以内。针对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再根据病情进行不同疗程的化疗,化疗方案:第1~14天予以卡培他滨200 mg/m2口服,第1、第8天口服吉西他滨1 000 mg/m2,一个治疗周期为25 d。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观察不同糖尿病病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

(2)观察放疗前、初次随访时各组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变化情况。以美国糖尿病学会标准为参照评估血糖改善率,判定标准:①痊愈标准:治疗后血糖水平降低至6.0 mmol/L以下,无需再服用降糖药物;②好转标准:血糖水平在治疗后明显降低,或者是降糖药物使用量减少;③无效标准:以上标准均未达到。计算痊愈概率和好转概率之和,作为血糖改善率。

(3)肿瘤标志物降低标准以CA199、CEA水平降低为准,分析其与血糖水平的关系。

1.4 统计方法

对数据进行分析时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以[n(%)]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F检验,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不同糖尿病病程的胰腺癌患者性别、首发症状、肿瘤部位等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糖改善率

75例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率为60.00%,其中糖尿病病程<12个月的胰腺癌患者血糖改善率为85.71%,血糖改善率随着病程延长在不断降低,与病程12~24个月的患者相比数据差异较小(χ2=2.834,P=0.092),但高于病程25~36个月、病程<36个月的患者(χ2=9.677、1.603,P=0.002、0.001);病程12~24個月的患者与病程25~36个月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9,P=0.142),同病程<36个月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6,P=0.008);病程25~36个月的患者与病程<36个月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41,P=0.187)。见表2。

2.3 血糖水平变化与肿瘤标志物的关系

糖尿病病程<12个月、12~24个月的胰腺癌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肿瘤标志物CA199、CEA水平持续下降,血糖水平也不断降低,两者之间为正相关关系(r=0.843、0.713,P=0.001、0.001)。糖尿病病程25~36个月、<36个月的胰腺癌患者的血糖改善率同肿瘤标志物CA199、CEA水平的降低无关(r=0.281、0.187,P=1.754、1.896)。

3 讨论

临床相关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患上胰腺癌的风险为1.8,且相对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更高,分析糖尿病导致胰腺癌的机制在于:糖尿病患者葡萄糖代谢相关基因的改变,促使个体对胰腺癌的易感性增加;促胰腺癌相关蛋白表达增加以及高血糖水平的持续存在[3-4]。

糖尿病是胰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5],该次研究显示,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经过放疗后的血糖改善率为60.00%,相对较高,说明胰腺癌患者接受有效治疗,可恢复血糖水平至正常范围内,且糖尿病病程越短,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率便越高。同时糖尿病病程<12个月、12~24个月的胰腺癌患者在经过放疗后,血糖改善率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降低存在相关性,而其他两组则无相关性,这说明尽早诊断糖尿病并采取有效方法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预防胰腺癌的发生,或者是早期发现肿瘤并实施根治性手术,从而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

综上所述,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后的血糖变化同糖尿病病程、肿瘤标志物水平的降低存在相关性,临床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并定期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腹部影像学检查,达到早期发现并诊治胰腺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晶波,金刚,周颖奇,等.糖尿病罹患胰腺癌相关临床特征分析[J].重庆医学,2015(35):4940-4942.

[2] 何相宜,袁耀宗.胰腺癌伴糖尿病患者胰腺癌根治术后糖尿病改善与预后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16):1270-1273.

[3] 李宗倍,王刚,孙备,等.糖尿病与胰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5,21(10):718-720.

[4] 邓倩曦,姜政.糖尿病与胰腺癌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14(36):4895-4899.

[5] 黄爱,沈薇.胰腺癌患者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分析[J].重庆医学,2018,47(8):1064-1067.

(收稿日期:2018-08-15)

猜你喜欢

放疗相关因素胰腺癌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分析
STAT1和MMP-2在胰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早诊早治赶走胰腺癌
中西医结合护理晚期胰腺癌46例